坦然從容應對鋼市行情起伏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來,鋼材市場價格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一些品種價格反彈勢頭強勁,在鋼材流通領域引起較大反響,不少鋼貿商在鋼價漲勢之中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坦然、從容應對。 一些鋼貿老總在接受記者采…
一些鋼貿老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波鋼價上漲行情已在預料之中,只是觸底反彈,不排除后市震蕩回落并伴有起伏,其實如今鋼市行情起伏震蕩已經成為常態,鋼貿商應坦然、從容應對。
有位鋼貿企業總經理對十多年來的鋼市行情變化研究分析后,總結出一個經驗,就是面對行情起伏、價格漲跌要坦然、從容。他談到,在上世紀90年代到2000年,這是鋼貿行業的啟動興起階段,不少鋼貿商下海經營鋼材,實施創業;2000年至2005年,鋼貿行業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這一階段,鋼貿商只要手中有貨就能賺錢,有道是“傻子”也能賣鋼材;2006年到2008年,鋼材市場行情盡管出現起落,但只要善于把握行情走勢,鋼貿商依然能夠取得較高的利潤,雖說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但受國家的4萬億元投資拉動,國內鋼材市場依然平穩運行,且鋼廠能給予鋼貿商一定補貼,所以鋼貿商仍然擁有盈利空間;到了2011年,鋼貿企業真正進入了微利時期,賺錢少,賺錢難,甚至還虧損,于是,迫使鋼貿企業通過轉型謀求出路,而有些鋼貿公司由于轉型不當,企業倒閉甚至還出現了“跑路”事件。
鋼材市場的演變歷程,讓眾多鋼貿企業的決策者們在思考,如何應對市場的變化、行情的跌宕,尤其是進入利微時代,鋼貿商更須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經營模式。
時下,鋼材市場價格步入了震蕩上行通道,對于鋼貿企業來說,須把握行情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經營策略,而不要一味地惜售囤貨,人為地拉價追漲。其實,目前的鋼材市場從總體上來看依然是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價格上漲的動力不足,持久的時間不會太長;何況目前國內粗鋼的產能利用率尚處于相對低位,一旦受鋼價持續上漲刺激,粗鋼產能的釋放速度將明顯加快,后期投放市場的資源有增無減,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凸現,這將抑制鋼價的上漲空間,也不排除鋼價重新震蕩回落的可能。鑒于此,在鋼價處于上行通道時,一些鋼貿公司采取了“見好就銷,落袋為安”的銷售策略,沒有囤貨惜售,去博行情。
在采訪中,有的鋼貿公司老總認為這一波鋼價上漲行情只是觸底反彈,持續了半年之久的疲軟、低迷運行態勢,致使價格一直震蕩下行,已經進入底部,廠家商家的盈利水平大幅縮水,甚至虧本經營,廠商思漲心切,廠家率先提高出廠價格,商家緊緊跟上,帶動現貨市場價格整體上漲。但從供需層面來看,這一波上漲行情并不完全是由需求拉動,目前的鋼材市場需求狀況依然不那么強勁,支撐鋼價上漲的動力有限。所以說,對這波上漲行情要理性看待,坦然、從容面對,人為地一味追漲,“日漲兩次,日漲近百”,反而會加速這波上漲行情的提前結束,甚至再度震蕩下滑,這對鋼貿商顯然不利,也不利于市場的平穩運行。
不少鋼貿企業在理智、理性地對待這輪鋼價上漲的同時,根據當前的價格攀升行情,確定“價格緊跟銷量走,確保鋼市平穩行”的經營理念和銷售策略,銷量上升,報價拉漲;銷量回落,報價松動;不盲目追漲,不囤貨惜售,不人為炒作,不虧待客戶。在漲價的時候,尤其要堅持服務客戶,滿足客戶的需求,如果“價一漲,臉就變”,將失去原有的銷售渠道,丟掉市場占有份額,這是短期行為。
還有的鋼貿公司老總認為,在價格依然“倒掛”的情況下,即使價格進入上升通道,組織資源依然十分謹慎,沒有因鋼價的上漲而大批進貨建倉,而是根據自己現有的庫存結構和市場上資源情況,按需配貨、適當補充,或向鋼廠訂貨,或在市場上收貨,或在期貨市場、電子盤上操作,把規避風險放在首位,同樣顯得較為明智和理性。拿他們的話說就是,“明知‘倒掛’,何必再干虧損的傻事呢。”
有的鋼貿商則始終保持一分清醒,從容面對鋼價的漲跌,他們認為,要看淡漲跌,不盲目摸頂,不輕言底部,不埋怨鋼廠,不忽悠客戶,共同維護鋼材市場的穩定與繁榮。在鋼材營銷上堅持“六個看準”,即看準形勢,不怕不狂;看準庫存,漲跌有度;看準客戶,做大方陣;看準形象,樹立品牌;看準欠款,防范風險;看準效益,盤活資金。
更多的鋼貿商在行情上漲之時,就意識到后市行情的震蕩回落,把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結合起來,在辯證、客觀地認清這一波行情上漲的原因之后,運用“套期保值”工具,在期貨與現貨之間進行風險對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利用電子交易市場、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三市互動的條件,規避市場風險。比如在現貨市場吃進資源,而后在期貨市場運用“套期保值”工具,高位拋出,把利潤鎖定,對沖風險,實現增值。這樣的操作,被這些鋼貿公司老總稱之為“跳出誤區找捷徑,操作不走尋常路。”
坦然、從容應對鋼市變化,理智、理性看待鋼價漲跌,保持一顆平常心,在鋼價大漲之時不忘下跌風險,防患于未然,將勝券握在手中。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貿故事:靠“譜”營銷 下一篇:需求回升放緩 鋼價上漲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