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故事:牟經理的“快字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牟經理賣鋼材,出手快,在鋼貿圈里是公認的,也是出了名的,快字經,就是他的生意經! ÷菁y鋼、線材、圓鋼等建筑鋼材是牟經理所在公司經營的主打產品,年銷售量在50萬噸以上,在上海亦…
牟經理賣鋼材,出手快,在鋼貿圈里是公認的,也是出了名的,“快字經”,就是他的生意經。
螺紋鋼、線材、圓鋼等建筑鋼材是牟經理所在公司經營的主打產品,年銷售量在50萬噸以上,在上海亦算得上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鋼貿企業了,但牟經理卻不以“大”自稱,不稱自己為總經理,在他的名片上仍以“經理”自居。
2011年,鋼材市場風云變幻,反季節行情頻頻出現,“金九銀十”,無“金”無“銀”,建筑鋼材市場持續疲軟、低迷,價格震蕩下行,到年終仍以陰跌之勢,辭舊迎新。不少鋼貿商一年到頭,顆粒無收,甚至賠本。
牟經理還算幸運,雖說盈利不多,但至少沒有虧損,吃掉用掉,扣除成本,還有利潤,在這年頭,賣鋼材能賺錢算很不錯了。而牟經理賺錢的奧秘就在他的“快字經”。
他與同行們一樣,對傳統的“金九銀十”充滿希望,認為傳統旺季里鋼價必漲無疑,良好的預期促使他在8月中下旬備了一批貨,僅螺紋鋼、線材的庫存量就達到3萬噸。
進入“金九”,建筑鋼材市場似乎沒有趨暖的跡象,價格不漲反跌,牟經理感到“不對勁”,該是漲價的時候,為什么不漲呢?他帶著疑問,先后走訪了下游終端用戶以及上游的鋼廠,都說資金相當緊缺,不少房地產開發商資金鏈中斷,工程停工。牟經理感到“苗頭不對”,當即通知銷售部經理,趁目前鋼價仍處高位,把手中的貨盡快銷出去。
銷售部經理得到指令后,馬上將報價下調20元/噸,而這時候,一些鋼貿商還在等待漲價,認為“金九”剛到,行情還沒有起來,“這個老牟也太快了”,一些鋼老板對牟經理的“快字經”似乎有點不敢認同。
牟經理先人一步,降價銷售,一些正準備囤貨博“金九銀十”行情的中間商就在牟經理公司拿貨,幾天時間,牟經理就將3萬噸庫存減少了一半多,已經銷出去的一大半鋼材,牟經理都有盈利,就是沒有預期的那么大。
到了9月中下旬,建筑鋼材市場行情依然不漲反跌,而且沒有止跌的跡象,此時,一批囤貨博行情的鋼貿老板們也都紛紛跌價銷售,但此時已晚,銷售相當困難了。
“當價格處于下跌通道時,更須加大銷售力度,早出貨一天,就少一分損失。”牟經理對他的銷售人員說:“降價出貨,就是虧本也不能捂貨,今天銷不了,明天虧更大。牟經理還給予銷售員的價格浮動權,降價20元/噸~30元/噸,無須請示,對當天銷量最大的經營者予以獎勵。這下,銷售員的銷售勁頭更足了。”
牟經理的銷售步子總比同行快半拍,他所在公司的螺紋鋼銷售價格總比市場價格跌得快,通常低上10元/噸,別看這區區的10元/噸,促銷的效應卻很大,客戶見牟經理的公司價格便宜,都會不約而同的涌向這里來買貨,到了9月底,牟經理公司的建筑鋼材庫存量只剩下兩三噸了,而銷去的鋼材都沒有虧損,只是微利,或者打個平手。
此時,還有不少鋼貿企業擁有大批資源,等待“銀十”的行情反彈,牟經理對自己銷出的鋼材一點也不后悔,即便后市行情反彈,也不眼紅,至少自己沒有虧損,還有盈利。這一顆平常心支撐他大膽實施他的“快字經”。
“銀十”行情并沒有像那些鋼貿商所預期的那樣反彈,相反的是,行情繼續下挫,而且跌勢兇猛,在10月份出現了鋼價暴跌的“黑色一周”,讓那些囤貨待漲的鋼老板驚慌失措,此時,他們才感悟到牟經理的“快人一步”有道理,規避了風險,贏得了商機。
點評
以快制勝贏得商機
牟經理賣鋼材主張“快”,以快制勝,出其不意,“快字經”,這也是他做生意的秘訣。
牟經理的“快字經”操作方法有三:快進快出,慢進快出,快進慢出。其目的:減少存量損失,降低庫存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當然,失誤在所難免,但不出手是最大失誤。賣錯了不后悔,買對了不自喜。謹慎樂觀,冷靜應對。
有道是“賺錢不難,重在速度!”一些鋼貿公司的經營決策者們已意識到速度的重要性,采取多種形式,靈活經營,即便跌價,也以快領先,毫不遲疑。這就需要鋼貿商擁有一顆平常心,要具有抗跌的心理準備,不怕跌,不怕輸,跌得起,輸得起。有時候,跌價就是為了贏得,牟經理的跌價,減少了損失,贏得了市場份額。
時下,鋼材市場行情瞬息萬變,價格跌宕起伏,而且是跌價的時間長,漲價的時間短,鋼貿商的經營必須快,價格該跌則跌,不能猶豫,更不能舍不得跌。你不肯跌,市場逼迫你跌,今天不肯跌,明天跌更大。這是牟經理確定他的營銷“快字經”的依據。因此,他的跌價也總快人半拍。
其實,商場如戰場,“以快打慢”,快魚吃慢魚。搶得先機往往要比追求完美更重要,在機遇面前速度往往要比價格還重要。所以說,在激烈競爭的鋼材市場上,鋼貿企業要贏得商機,規避風險,以快制勝是很重要的經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