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材市場現狀:需求銳減 庫存狂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4月天氣迅速回暖,逐漸呈現小陽春,但國內的鋼市情況卻與如此天氣南轅北轍。原本,終端需求開始集中釋放,應是鋼價上沖的大好時機,但鋼價經歷一段時間的盤整之后,目前卻呈現小幅回調趨勢。…
目前,鋼市面臨著“需求跟不上、庫存狂跌、產量全面過剩”的現狀,也將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制約著鋼價走勢。
需求跟不上,價格下跌怎奈何?
據監測,近期的國內鋼市,可謂三大負面因素齊集,一是成交不佳;二是鋼材期貨市場弱勢震蕩;三是鋼廠產量再創新高。現貨鋼市內商家的持續拉漲熱情被澆滅,大家已把“出貨”放到首要位置。多數地區的鋼價出現了持續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鋼價回落,市場成交并沒有好轉,這對市場的信心產生了較大的打擊。外加臨近月底,商家資金壓力開始趨于明顯,也對鋼價產生了一定的抑制。
雖然3月份隨著國內鋼價由降轉升,重點鋼鐵企業盈利逾20億元,沖淡了前兩月巨虧的影響,但鐵礦石價格也在連續回落5個月后,再度呈現上行趨勢。目前已突破150美元/噸,較低谷時回升近20美元/噸。
分析師認為,國內鋼市短期內將繼續處于調整期,鋼價將弱勢整理。從基本面來看,春節過后,供給減少、成本推升、庫存偏少等等因素,成為鋼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但鋼價上漲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成交的釋放,再加上3月份以來國內粗鋼產量大幅攀升,甚至創出日均產鋼量的歷史新高,而下游需求并未同步跟上,鋼價下跌就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庫存狂跌,如何是好?
據庫存調查統計,截止到2012年4月20日,全國26個主要市場五大鋼材品種(螺紋鋼、線材、熱軋板卷、冷軋板卷和中厚板)社會庫存量為1706.3萬噸,較前一周下降38.7萬噸,庫存連續九周下降,庫存下降繼續加速。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2011年4月22日),總庫存高出105.8萬噸,螺紋鋼和線材總庫存更是比去年同期高出139萬噸,增幅均繼續擴大。
進入4月份,國內鋼材社會庫存下降速度有所加快,連續兩周下降超過30萬噸。但與去年相比,庫存下降幅度仍然偏慢,經過連續九周下降之后,總庫存仍然高達1700萬噸,而去年九周下降之后,鋼材總庫存已經在1530萬噸。
產能進入全面過剩期,“去產能化”能否成趨勢?
今年第一季度,鋼鐵業實現凈利潤為負10.34億元,是新世紀以來的首次全行業虧損,也是全國工業利潤降幅最大的行業。
5年來,我國鋼鐵業產能迅速擴張。2007年我國粗鋼產能不過5.5億噸,如今已經達到9億噸。而根據鋼鐵“十二五”規劃,我國的粗鋼需求量峰值不過7.7億噸至8.2億噸。
專家認為,“去產能化”將成為鋼鐵業的未來趨勢。這包括落后產能淘汰、加快兼并重組和完善行業退出機制等。 在此過程中,要避免非市場力量的干預。
面對現如今的市場行情,每個業內人士都是痛心疾首的,每個人都各抒己見,雖然顯得有些混亂,但是每個人的出發點是不用去懷疑的。鋼企網資訊中心對此認為:就目前來看,4月份支撐價格穩中上行的基礎仍較為薄弱,不足以帶動行業出現大的改善。因為需求沒有明顯釋放,鋼廠粗鋼日產量卻持續攀升,抑制后期鋼市回暖。4月份的鋼市很大程度上是由鋼材供需的匹配程度來決定。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經歷的多了,路也就自然的像是路了。謹此,無他寥表鋼市之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