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貿易行業仍然是一個有希望的行業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材貿易有地區差和時間差,而鋼鐵行業的剛性需求始終都存在,市場的交易量總是有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從這個角度來說,鋼貿行業肯定還是一個有希望的行業。日前,云南省廣西商會秘書長吳…
據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鋼材市場需求就十分疲軟,鋼材價格一直處于震蕩下跌狀態。據監測數據顯示,Myspic綜合指數已由去年9月份的176跌至目前的149附近,跌幅達15.3%。
與此同時,全國鋼材的社會庫存卻居高不下。據庫存調查統計,截止到2012年6月1日,全國26個主要市場五大鋼材品種(螺紋鋼、線材、熱軋板卷、冷軋板卷和中厚板)社會庫存量為1561.5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2011年6月3日),總庫存高出119萬噸。其中,螺紋鋼和線材總庫存比去年同期高出174.9萬噸,且增幅呈現繼續放大趨勢。
需求不足、社會庫存居高不下,不僅讓鋼廠頭疼,更讓鋼貿商對行業的信心降至谷底。據了解,在鋼鐵行業中,鋼貿商本來就處于弱勢地位,缺乏相關的話語權。以前,鋼廠有肉吃的時候,鋼貿商也跟有著啃些骨頭;如今鋼廠自己都吐血了,鋼貿商的日子將更加難過。
值得一提的是,鋼貿圈近期接連發生的“跑路”、“女老板自殺”、“詐騙”等一連串惡性事件,更是嚴重挑戰著鋼貿行業的信任危機。繼之而來的是,業內開始擔憂鋼貿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少人認為,鋼貿行業最終將退出歷史舞臺。
對此,吳長立并不認同。他指出,“鋼鐵行業剛性需求始終都存在,它可以延續很長的時間,目前我們還看不到它的終點。”因此,他認為,鋼材貿易行業仍然是一個比較有希望的行業。
他直言,前期鋼貿行業容易出問題,主要是由于銀行對鋼貿行業的融資門檻過低,導致市場資金充斥度過高,最終造成鋼貿行業整體利潤下降。“本來能賣1000噸,通過銀行融資后,可以賣3000噸,這樣產生的后果是賣3000噸鋼材的盈利能力不及1000噸,從而導致鋼貿行業同質化競爭十分激烈。”
與此同時,他還表示,銀行對鋼貿行業的貸款進行收縮,有利于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隨著銀行資金的撤走,鋼材市場又會恢復到穩健狀態”。
不過,在吳長立看來,鋼貿行業經過新一輪洗牌之后,必須要走差異化經營策略,“同樣的產品市場僅有少量資金在做的時候,我們做大才有價值;如果某個產品已有大量資金在做,市場上就形成對拼,最終將導致該市場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