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鋼貿商微利需要制度性突破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原本不抽煙的何孫輝如今是一天幾包抽個不停,作為蘇州廣業鋼鐵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何孫輝目前的工作是往返于眾多城市的工地去要賬,而鋼鐵貿易這個主業幾乎荒廢。 2012年,資金鏈緊張…
2012年,資金鏈緊張、頻頻要賬,乃至跑路、自殺等字眼與鋼貿商形影不離,今年對于很多鋼貿商來說將是很難渡過的一年。
一方面,鋼鐵業產能過剩,大量鋼材現貨堆積。據統計,2012年我國粗鋼消費量預計為6.7億至6.8億噸,而2012年的鋼產量將達到7.1億至7.2億噸,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大量的鋼材等待銷售。
另一方面,由于國家的宏觀調控,鐵路、公路和基建等行業開工率不足,這直接導致鋼材的需求量減少,市場萎靡。
鋼貿商就在這個夾層中苦苦求生。
由此,改變鋼廠和鋼貿商的微利現狀,首先要控制鋼鐵產量。長久以來,鋼鐵行業因產能過剩為業界所詬病,但是產能過剩這個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所以,政府要厘清困局的根源所在,在審批和上馬新的鋼鐵項目時,一定要審慎處理、嚴格審批,以防更多的鋼鐵產能涌向市場。
另外,行業的發展有其自身的周期性,每個企業都不可能一直順風順水,當整個大環境不利于行業、企業發展時,政府等相關部門需要進行一些制度性的完善或創新。因為鋼鐵行業的回暖需要政府利好政策的大力支持。
比如,政府可以進行金融政策或是金融產品的創新,實施一些為鋼貿商量身打造的財政政策,以保障鋼貿商業務方面的正常運轉,從而增加鋼貿商、乃至鋼廠的自身競爭力;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措施鼓勵鋼廠進行節能減排等實踐,鼓勵鋼貿商多賣鋼和賣好鋼。
還有一點,杜絕工地中建筑商的層層分包也是保障鋼貿商拿到鋼材款的方法之一。往往一些建筑工程層層轉包,幾年后一些建筑商已經破產,鋼貿商根本找不到所謂的建筑商和責任人。
另外,行業困境的解決之道不僅在于政府,鋼貿商亦要自助和自強,比如,積極聯系鋼材的銷售地,積極自籌資金等,這樣才能共渡時艱。
唯以上幾點,“被綁架”的鋼貿商才能走下十字架,“煉鋼的不如養豬的”和“做鋼貿的不如賣白菜的”等口頭禪才能成為歷史,鋼貿商的微利現狀才可能改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貿商跑量受阻 期待宏觀經濟回暖 下一篇:鋼鐵業6月或再現全行業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