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告別黃金十年 煤價遭遇狙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路下跌的價格,加上越來越多的庫存,煤炭業的黃金十年正以迅雷之勢離去。7月12日,海運煤炭網公布了7月4日-10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652元/噸…
一路下跌的價格,加上越來越多的庫存,煤炭業的黃金十年正以迅雷之勢離去。
7月12日,海運煤炭網公布了7月4日-10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652元/噸,較前一期再次下降24元/噸,環比跌幅達3.55%,創下了5月份以來的第十次下挫,累計降幅達到135元/噸,和去年同比下跌已多達22%。
最為關鍵的是,這一輪懸崖式下跌還看不到頭。
盡管夏季的持續高溫燒掉了一部分煤炭庫存量,但截至7月8日,環渤海煤炭庫存量仍有2006.5萬噸,下游電廠庫存量也處于高位,主力電廠燃煤可用天數高達28天,較前一周增加2天。
“計劃電”和“市場煤”的煤電頂牛由來已久,但這一次,被動的不再是電力企業。“煤老大”的強勢地位戲劇性地被顛覆了,一直以來讓電企求之若渴的重點電煤合同,瞬間變成了煤企消化不良的山芋。
戲劇性的對抗
風水輪流轉。
“煤電這些年,頗具戲劇性。之前煤炭供不應求,對于重點電煤合同,煤企對政府陽奉陰違,限制發煤;而今,因為經濟形勢低迷和進口煤的沖擊,國內煤炭供過于求,電廠庫存超高,加上市場煤價追低重點合同電煤價格,電廠也只能限制其進場。”河南一家電企負責人李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記者采訪看到,在河南,往年都是電廠派人盯住煤礦,一旦有煤要出就立即搶購;近段時間,煤企反過來盯住了電企的煤場,一旦電廠的煤場有了一點空地,就趕緊設法送煤。盡管如此,流火的7月,卻難以燒掉電廠高達一個月的煤炭庫存量,煤企負責人只能望“煤”興嘆。
鄭煤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告訴記者,按照重點電煤合同,每個月往一個電廠應該發10萬噸煤,但現在每個月只能發出1萬噸。
不過,李先生指出,其實電企也沒有辦法,現在電廠煤炭庫存過高,煤炭實在無法進場,每個月針對省內關系不錯的煤企能履行1/10的煤炭訂單就很不錯了,省外合作關系不是很穩定的煤企訂單都直接取消了。
而在秦皇島,往年搶煤的主要陣地,現在卻成了全國最大的煤炭積壓地。
7月9日,第二屆秦皇島煤炭交易商洽談會舉行。此次洽談會盡管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以及河北省發改委、河北省國資委等多個部門的支持,但前來參加洽談會的企業,卻個個表情凝重。整個洽談會現場簽約寥寥,觀望和悲觀氣氛彌漫全場。
因為在秦皇島各港口,煤炭的庫存量數月高達2000萬噸以上,“黑金”壓港,盡管政府部門不斷在山西、內蒙古等各地調查煤炭生活和銷售情況,但是對于煤炭高庫存以及煤價懸崖式下跌,政府和貿易商們一樣無計可施。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煤炭市場上的各個參與方在今年上半年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會長楊顯峰在洽談會上感嘆煤炭市場的戲劇性變化。
煤價遭遇狙擊
在經濟不景氣大背景的掩護下,煤企還結結實實地遭遇了一場價格狙擊。
記者看到,秦皇島港口的庫存情況呈現出一個驚人的巨大反差:外貿煤庫存量幾乎為零,而內貿煤庫存量卻接近100%。
“進口煤價格遠遠低于國內煤炭,這是上半年國內煤炭嚴重壓港的一個重要原因。”煤炭市場高級分析師李朝林告訴記者。
7月12日,海運煤炭網公布了7月4日-10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652元/噸,較前一期再次下降24元/噸,環比跌幅達3.55%,創下了5月份以來的第十次下挫,累計降幅達到135元/噸,和去年同比下跌已多達22%。
最為關鍵的是,這一輪懸崖式下跌還看不到頭。
盡管夏季的持續高溫燒掉了一部分煤炭庫存量,但截至7月8日,環渤海煤炭庫存量仍有2006.5萬噸,下游電廠庫存量也處于高位,主力電廠燃煤可用天數高達28天,較前一周增加2天。
“計劃電”和“市場煤”的煤電頂牛由來已久,但這一次,被動的不再是電力企業。“煤老大”的強勢地位戲劇性地被顛覆了,一直以來讓電企求之若渴的重點電煤合同,瞬間變成了煤企消化不良的山芋。
戲劇性的對抗
風水輪流轉。
“煤電這些年,頗具戲劇性。之前煤炭供不應求,對于重點電煤合同,煤企對政府陽奉陰違,限制發煤;而今,因為經濟形勢低迷和進口煤的沖擊,國內煤炭供過于求,電廠庫存超高,加上市場煤價追低重點合同電煤價格,電廠也只能限制其進場。”河南一家電企負責人李先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記者采訪看到,在河南,往年都是電廠派人盯住煤礦,一旦有煤要出就立即搶購;近段時間,煤企反過來盯住了電企的煤場,一旦電廠的煤場有了一點空地,就趕緊設法送煤。盡管如此,流火的7月,卻難以燒掉電廠高達一個月的煤炭庫存量,煤企負責人只能望“煤”興嘆。
鄭煤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告訴記者,按照重點電煤合同,每個月往一個電廠應該發10萬噸煤,但現在每個月只能發出1萬噸。
不過,李先生指出,其實電企也沒有辦法,現在電廠煤炭庫存過高,煤炭實在無法進場,每個月針對省內關系不錯的煤企能履行1/10的煤炭訂單就很不錯了,省外合作關系不是很穩定的煤企訂單都直接取消了。
而在秦皇島,往年搶煤的主要陣地,現在卻成了全國最大的煤炭積壓地。
7月9日,第二屆秦皇島煤炭交易商洽談會舉行。此次洽談會盡管得到了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以及河北省發改委、河北省國資委等多個部門的支持,但前來參加洽談會的企業,卻個個表情凝重。整個洽談會現場簽約寥寥,觀望和悲觀氣氛彌漫全場。
因為在秦皇島各港口,煤炭的庫存量數月高達2000萬噸以上,“黑金”壓港,盡管政府部門不斷在山西、內蒙古等各地調查煤炭生活和銷售情況,但是對于煤炭高庫存以及煤價懸崖式下跌,政府和貿易商們一樣無計可施。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煤炭市場上的各個參與方在今年上半年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會長楊顯峰在洽談會上感嘆煤炭市場的戲劇性變化。
煤價遭遇狙擊
在經濟不景氣大背景的掩護下,煤企還結結實實地遭遇了一場價格狙擊。
記者看到,秦皇島港口的庫存情況呈現出一個驚人的巨大反差:外貿煤庫存量幾乎為零,而內貿煤庫存量卻接近100%。
“進口煤價格遠遠低于國內煤炭,這是上半年國內煤炭嚴重壓港的一個重要原因。”煤炭市場高級分析師李朝林告訴記者。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經濟半小時:鋼貿困局 下一篇:從上半年CPI增速破8看近期鋼價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