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材價格大跌之后是否能迎來筑底?
來源:中國鋼材現貨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人人都說,市場經濟下,行情大跌之后必能迎來筑底,這話還能否用于鋼市呢?據了解,國內鋼價連續走低了幾個月,大落之后即使迎來了筑底,也是還沒來得及重溫舊情,就又回到了下行通道。而且…
據市場報告顯示,建材市場方面,截止25日收盤,北京市場河鋼二級大螺成交價格為3650元/噸,較前一日跌50元/噸;上海市場中天二級大螺成交價3550-3610元/噸,較前一日跌20元/噸;廣州市場廣鋼二級大螺成交價3880元/噸,與前一日持平。受期螺反彈的影響,這兩日建筑鋼材價格跌勢也開始放緩了,商家心態稍有改觀。
板材市場方面,跌勢依舊延續。25日收盤,熱軋方面,國內重點城市5.5mm普碳熱軋報價在3711元,均價較昨日下跌9元。冷軋方面,國內10個重點中心城市1.0mm冷板的平均價格為4698元,較昨日跌19元,其中沈陽跌30元,武漢跌40元,成都跌120元。從商家的心態來看,板材商家要悲觀一些,因為目前除個別市場跌幅有所收窄,其余的城市都延續了跌勢,鋼廠對板材的出廠價格的調整也均以下調為主,而且幅度較大,這導致了板材市場的“廝殺”較長材更為慘烈。而后期長材與板材價格的走勢是否會從此出現分歧,還有待觀察,但僅從眼下而言,商家對板材市場的預期要悲觀得多。
消息方面,24日,匯豐公布了7月中國制造業PMI初值數據,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升至49.5,創5個月來新高。由于PMI指數長期處于50的榮枯分界線下,這說明我國總需求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為此中央也多次加大政策寬松力度,以支持經濟增長和就業。雖然7月份制造業PMI數據仍然低于榮枯線,但是5個月來的新高值已經讓市場為之一振了。不少專家認為,此次數據的反彈不失為一個積極信號,放松的政策導致出口擴大和國內需求更強勁,看來下半年中國經濟還是有望溫和反彈的。
就在匯豐公布7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初值之后,不少鋼貿商認為,對于剛經歷了大跌的鋼市而言,這似乎是一個轉折點。他們認為,伴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強,經濟回升的態勢有望進一步鞏固,下游需求釋放在即。而目前國內鋼鐵業主要面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需求不濟,一個鋼廠高產。如今在鋼價和庫存的逼迫下,鋼廠減產在即,但是需求方面,估計只有靠國家出臺大規模計劃才有望提振了。
而巧的是,上半年以來由于我國經濟萎縮態勢加劇,中央從4月份起就陸續啟動了較多的的穩增長措施,其中包括兩次降息和一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而且近日,央行又連續五周進行逆回購操作,向市場總計釋放資金5680億元。在這些寬松的政策的下,市場迎來了一定的發展空間,筆者認為,這一次市場釋放的積極信號可能會對商家的心態帶來一定的提振。
縱觀全文,我們知道,當下的鋼價走勢是連連走低的,而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因為商家心態悲觀,才引發了恐慌性降價出貨的現象。隨著PMI數據的回升,商家已經似乎重新感受到了市場的正能量,悲觀心態有所緩和,因此綜合預計,后期國內鋼市跌勢或繼續放緩,甚至不排除會迎來筑底回穩的可能。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價疲軟 鋼企哀嘆“傷不起” 下一篇:中部崛起戰略再發力 中部鋼材需求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