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戰略再發力 中部鋼材需求提速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25日研究部署進一步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并討論通過了《關于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會議明確,在中部地區加強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
加強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全面提升綜合交通運輸能力;支持重點地區發展;扶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大力推進改革創新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在國家區域發展格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國務院早在2006年就做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決策,此后又相繼出臺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等多項政策措施。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指出,中部地區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總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農業基礎仍然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鄉發展不協調、資源環境約束強化、公共服務水平偏低、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等矛盾和問題長期存在。
考慮到中部地區的戰略地位和發展潛力,國務院常委會議強調,要繼續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更加注重轉型發展和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激發中部地區內需潛能,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努力實現中部地區全面崛起。
會議明確了七項重點任務:加強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全面提升綜合交通運輸能力;支持重點地區發展;扶持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大力推進改革創新。
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通北,區位條件歷來比較優越。因此,統籌發展各種運輸方式,全面提升綜合交通運輸能力,強化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地位無疑是重點任務之一。會議指出,要加快長江、淮河干流及重要支流高等級航道和重點內河港口建設,新建和擴建一批支線機場,鼓勵發展通用航空。
對于中部的重點地區,國務院在過去的幾年,已經先后批準在中部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皖江城市帶、中原經濟區、山西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多種類型的改革試驗區,給了中部地區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權利。
根據此次會議部署,未來在支持重點地區發展方面,將加快構建沿隴海、沿京廣、沿京九和沿長江經濟帶,推動晉中南、皖北、贛南、湘南地區開發開放,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帶。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全面加強縣城和中心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強化對農村的生產生活服務功能。
在推進改革創新方面,會議強調,支持武漢、鄭州、長沙等地區加快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穩步推進省直管縣改革試點。加快長江流域開發開放,探索建立沿長江大通關模式,支持具備條件的地方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與此同時,中部地區已經成為承接國內產業轉移的重要區域。
會議還提到,要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有序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李偉表示,未來幾年中部地區應發揮人口密集、地理便利、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適合等優勢,更加注重內需的開拓。同時要牢牢抓住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轉移的機遇,推動國際和東部的資本、技術要素與中部的勞動力、資源要素有機結合,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等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點評:基礎設施、裝備制造等需要大量鋼材的領域有巨大提升空間的中部,在崛起的軌道上再次提速,這有望提高對鋼材的需求。目前,東部沿海經濟發展增速下降,鋼材需求增速隨之下降;而中西部則有望接力東部經濟增長,成為推動全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新引擎,為鋼鐵行業提供新的需求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