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鋼價創出年內最大單月跌幅 8月鋼市仍有下行空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7月份以來,螺紋鋼現貨噸價已下跌了300元以上,這是今年年內最大的單月跌幅。目前不少建筑鋼廠家的廠內庫存壓力已近極限,鋼廠之間優惠政策的比拼,正在使鋼市下行的動源從貿易商轉向鋼廠。 …
7月份以來,螺紋鋼現貨噸價已下跌了300元以上,這是今年年內最大的單月跌幅。目前不少建筑鋼廠家的廠內庫存壓力已近極限,鋼廠之間“優惠政策”的比拼,正在使鋼市下行的“動源”從貿易商轉向鋼廠。
據監測,經過6月份“供需僵持、橫盤調整”的市場行情后,7月份以來,國內建筑鋼市出現“恐慌拋貨、加速探底”的走向。這是重重“利空因素”疊加的必然結果,其中包括:需求淡季的成交萎縮;6月粗鋼產量再度回升;鐵礦石等原料價格大幅補跌;資金面偏緊。螺紋鋼噸價7月份單月跌幅已超過300元,創下今年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價位已降至2年半以來的新低水平。
市場人士注意到,最新一波跌勢的“發力源”已從鋼貿商轉向了鋼廠。目前鋼廠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有些鋼廠的廠內庫存量已達到了“容忍度”的上限。7月份以來,華東地區主導的建筑鋼廠率先加強了對經銷商的“銷售鼓勵”,這對現貨價格再現下跌產生了直接影響。
鋼市的庫存方面,目前社會庫存和鋼廠庫存都是“高水位”,由于相對的“水位差”明顯不足,彼此“互排”的難度正在加大。鋼廠想把廠內庫存的壓力“排向”鋼市,而商家在出貨不暢的情況下又難以大量接貨,想暫時把庫存壓力留在廠內。這種“庫存拉鋸”將積累起鋼市的整體風險。據相關監測數據,雖然經過長達18周的減倉周期,但目前鋼市庫存總量較去年同期仍高出136萬噸。而7月上旬,國內重點鋼企廠內鋼材庫存量達1179萬噸,同比增加282萬噸,部分鋼廠的庫存“再下去就堆不下了”。
就在這種情況下,直到7月上中旬,鋼廠的檢修減產還是“比較零星”,離真正出于改善供需關系的產量調整,尚有明顯的距離。不過,隨著7月中下旬現貨鋼價的大幅跳水,部分大型鋼廠被迫開始停產檢修,而唐山部分小廠更是全面加大了檢修減產的力度。業內人士說,如果這種勢頭能夠持續,鋼廠實質性減產的序幕能夠拉開,“將有利于緩解市場的恐慌情緒,促成供需面的實質性改善”。
鋼鐵業的“寒氣”已全面向上游傳導。進口鐵礦石價格終于出現了急速走低的局面,跌幅之大、跌速之急創出“年內之最”。港口高成本的礦石庫存基本無人問津,恐慌心態的加劇讓一些鐵礦石貿易商只能“咬咬牙”低價甩貨,而鋼廠卻仍然不敢輕易補庫,礦市成交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相關機構分析師認為,即將到來的8月份,依舊是一個“高溫多雨”的建筑鋼消費淡季,工地的真實需求可能較為有限。當然不排除一些“抄底”需求會試探性地入市,但難成氣候。到了8月份,市場倒逼因素能否讓鋼廠痛下決心實質性減產,會有一個逐步明朗的判斷,但減產的效應會有一定的時滯性。8月份的建筑鋼市反復震蕩、繼續下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