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市必須經歷涅槃重生
來源:網絡綜合|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對于現在的鋼市,也許憤怒之后選擇逃離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是筆者的一個朋友的原話。雖然有些偏激但是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一切是被熬人的行情鬧的。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旬…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旬報數據顯示,2012年8月上旬重點大中型企業粗鋼日產量為162.05萬噸,旬環比增長0.82%;全國粗鋼日均產量估算值為196.99萬噸,旬環比增長1.05%。最初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還以為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據出錯了,因為畢竟7月下旬也才194萬噸而已。鋼廠越檢修,粗鋼產量卻越多。
但現在看來理想和現實之間結果相差太大了。除了統計有誤之外,挖空心思也想不明白為何那么多鋼廠檢修減產信息,粗鋼產量反倒比7月下旬增加了。大家都在喊著檢修實際上卻不想減產,因為大家誰也不愿意為對方讓路,這樣就只能大家共同“戰斗到最后”。因此,產能自然很難有效的降低了。
對于已經全線虧損的中國鋼市而言,一般的針石已經不能將其完全治愈了。必須要經歷鳳凰涅槃般的歷程,必須要置于死地而后生。但是鋼市即使是自殺也是痛苦的慢性自殺,而非可以迅速的安樂死。
原因很簡單,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如2008年的政府力量主導的控制產能是不可能再出現的,況且只是治標不治本而已。現在我們期待的只能是市場需求倒逼式的鋼企檢修控制產能,甚至是寄希望由此倒下一批小鋼廠,徹底消失一部分產能。先不說這個目標愿景能否實現,就其過程而言就是一個充滿荊棘調整的漫長之旅。現在的鋼市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鈍刀子割肉的時代,疼多了也就麻木。產能虛胖這個傷疤已經化膿了,只是還沒有破,感覺不到鮮血淋漓的人們因此還在一如既往的瘋狂著。
蘇格拉底在被雅典的議會處死的時候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逃避死亡并不難,要避免墮落才是難的,因它跑得比死要快。我,因為上了年紀,動作較慢,所以就被死亡趕上了;而控告我的人,他們都年輕力壯,富有活力,卻被跑得較快的邪惡、腐敗追上了。”對于眼下的鋼市同樣一個道理,憤怒之后的撤離很簡單,但是對于已經墮落甚至壞死的鋼市,想拯救它卻是很不容易,而曾經的繁榮卻在加速鋼市的“墮落”。
當前,面對鋼材市場的不景氣,多數風鐵企業都把“練內功、挖內潛”放在重要的位置,希望通過降本增效彌補價格下跌,增加盈利。這固然不錯,也是提升競爭力的長遠之計,但當前的主要矛盾是“供大于求”,主要矛盾不解決,就是沒有“治本”,自然難以從根本上扭轉局勢。“硬著頭皮生產”也好,“大家一起扛”也好,在目前的鋼鐵大環境下都算不上是靈丹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