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不濟 銀行系基金難逃股冷債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銀行系基金公司常被認為背靠大樹好乘涼,不過在當前的股市低迷期,銀行系公司的偏股型基金(含指數基金)銷售同樣難逃寒冬。今日一只銀行系指數基金公告成立,首發規模不到5億元。統計數據顯…
銀行系基金公司常被認為背靠大樹好乘涼,不過在當前的股市低迷期,銀行系公司的偏股型基金(含指數基金)銷售同樣難逃寒冬。今日一只銀行系指數基金公告成立,首發規模不到5億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不少銀行系基金公司發行的偏股型產品首發規模也未能超過10億元。
在近期的基金發行方面,較受市場關注的莫過于招商安盈保本的一日售罄與工銀瑞信7天理財銷售規模達近400億元。8月20日,招商安盈保本基金成立,首發規模46億元,該基金在此前發行時間僅有一天,其中招商銀行銷售額突破41億元。8月22日,工銀瑞信7天理財成立,首發規模392億元,為近幾年來首發規模最大的基金產品,其中工商銀行應該功不可沒。不僅招商基金與工銀瑞信,近日成立的建信雙周安心理財發行規模也不可小覷,首發規模高達158億元。
在行業的低迷時期,上述幾家銀行系基金近期的發行規模,讓其他基金公司艷羨不已。不過,銀行系基金并不是萬能的,在股市屢創新低的市場上,偏股型產品的銷售同樣不濟。
今日,農銀匯理基金發布公告,農銀匯理深證100指數增強基金已于昨日成立,首發規模為4.14億元。昨日成立的另外一只基金信達澳銀基金的信達澳銀消費優選股票型基金首發規模為6.53億元,并不比銀行系的農銀匯理差。
事實上,其他幾家大的銀行系基金公司今年發行的偏股型基金規模也并不大。年初成立的工銀瑞信睿智中證500指數分級基金的首發規模為3.41億元,7月底成立的中銀主題策略股票型基金的首發規模為8.95億元;6月份成立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建信全球資源的首發規模也僅為4.98億元。
一位銀行系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經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股市低迷,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市場大環境不好,銀行系偏股基金銷售同樣難有起色。
而另一位業內人士則表示,股市不好,銀行股東可能也并不會像支持固定收益類產品那樣去支持旗下基金公司的偏股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