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滑筑底跡象顯現 后期鋼價有望趨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9月份宏觀數據有回暖跡象 經濟下滑有望筑底 最近幾天9月份及3季度的各項宏觀數據陸續發布,與此前業內普遍較為悲觀的預期的不同,已經公布的多個經濟數據傳遞出了一個共同的特征——經…
9月份宏觀數據有回暖跡象 經濟下滑有望筑底
最近幾天9月份及3季度的各項宏觀數據陸續發布,與此前業內普遍較為悲觀的預期的不同,已經公布的多個經濟數據傳遞出了一個共同的特征——經濟數據有回暖的跡象,下滑趨筑底有望。如9月份制造業PMI指數自今年5月份以來首度回升;9月份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環比降幅趨緩;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環比擴大等,種種跡象表明國內“穩增長”的政策已經發揮出了一定的效用,四季度經濟形勢也有望呈現謹慎樂觀的形勢。
首先是制造業PMI指數9月份谷底回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本月初公布的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雖然仍稍低于50%的臨界點,但是已經比8月份回升了0.6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5月份以來PMI指數持續回落后的首度回升。其中生產者指數為51.3%,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49.8%,比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尤其是反映制造業外貿情況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到48.8%,比上月回升2.2個百分點。數據表明制造業產品出口訂貨量有所回升,國內投資、消費需求增長企穩。
與此相關的還有工業出產者價格(PPI)和外貿出口增速的變化。據國家統計局公布近日公布的數據,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6%,但是環比降幅降至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1%,但是環比已經上漲0.1%。雖然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仍呈現出同比下降的趨勢,但是環比降幅已經連續兩個月呈現出上升的趨勢。9月13日海關總署公布9月份我國出口總值達到了186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已經創歷史新高;而此前7月份和8月份出口總值分別為1769.4億美元和1779.8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1%和2.7%。雖然9月份的貿易數據由于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比較明顯,并不能完全代表后期的出口形勢,但是已經釋放出外貿趨穩的信號。從上述數據來看在國內投資增加,國內外消費也有趨穩跡象的情況下,國內經濟已經出現筑底趨穩的態勢。
其次央行發布分別于10月12日和10月13日發布的金融數據也同樣展現出經濟下滑筑底的跡象。央行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65萬億元人民幣,比上月多4041億元;其中9月份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232億元,同比多增1539億元,較8月份減少807億元。雖然9月份新增貸款額低于8月份,但是9月份的社會融資規模也明顯高于8月份,說明9月份新增貸款額較低更多可能是企業融資渠道多樣化導致而并非企業融資億元不強;而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加本身也是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的先兆,尤其是中長期信貸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表明基建投資已經開始落實。另外截至9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達到14.8%,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7.3%,均創出年內新高并高于此前市場預期。貨幣和信貸數據是經濟活動的先行指標,貨幣增速攀升以及中長期貸款占比的上升顯示出流動性緊張的狀況有所改善,貨幣政策的調控作用開始顯現,“穩增長”的政策正在發力。
最后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有所表現,而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的作用后期仍將繼續發力。以鐵路投資為例,鐵道部10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9月,國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441.56億元,雖然較2011年同期仍下滑13%,但是降幅較前期已經明顯縮減。而9月份國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26.5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92.7%,環比8月份也增長了52.7%;其中基礎建設投資達到642.7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1%,環比增長也達到了63.8%,數據表明鐵路投資已經開始發力。實際上在發改委批前期集中批復的項目中,主要涉及鐵路、公路及港口航道改造等建設,其中在9月5日批復的25項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投資規模就高達7000億元。另外2012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經過連續上調之后總規模已經達到6300億元的規模,而前9個月的完成的投資額僅僅計劃任務的半數多一點,也就是說4季度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將接近前9個月投資的總和。
宏觀政策可能進入“觀察期” 國內鋼價走勢有望趨穩
總結上述宏觀經濟數據的新變化,我們認為在3季度經濟有望筑底,4季度謹慎樂觀的情況下宏觀政策可能將進入“觀察期”。考慮到刺激政策必不可免的帶有兩面性,相關部門在連續出臺了以“穩增長”為目的的各項加大投資、促進消費、放松貨幣信貸等政策之后為減少政策副作用的影響,繼續出臺此類刺激性政策可能性不大。另外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前期出臺的政策并沒有被市場完全消化,后期這些政策仍會繼續發力來支撐經濟增速繼續完成谷底復蘇的使命,所以我們認為宏觀政策可能將進入“觀察期”,而類似于“降息”或者“降準”之類前期市場曾熱烈討論過的貨幣放松政策可能將不會出現。何況最新發布的9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雖然同比僅上升了1.9%,但并不能表明通脹的危險已經解除。因為4季度油價和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還是很明顯的,相關部門將隨時對通脹壓力的上升保持戒備心態。這將導致后期宏觀政策的出臺可能更加審慎,國內經濟形勢筑底之后可能小幅回升,但是很難在出現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GDP增速維持在7.6-7.8%之間的可能性比較大。
從上面我們對當前及后期經濟形勢的判斷可以預期,國內鋼材市場價格經歷了9月份的谷底回升之后走勢有望趨穩定,大幅度上漲和下跌的抑制因素都比較多。從需求方面來看隨著三季度以來出臺的各種刺激消費和投資的政策逐漸進入到落實階段,尤其是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等將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鋼材的需求量也將出現增加,4季度的需求形勢有望略好于3季度;在加上前期鋼鐵企業減產、限產措施的實施已經降低了國內粗鋼的日產量,下游用戶和經銷商補充庫存的積極性隨著價格的回升也有所增加等,都將有利于后期鋼材市場價格的走勢。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看,鋼材市場價格仍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首先是經濟增速筑底回升并不意味著鋼材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產能過剩的難解之題也不可能在4季度得到更好的答案。其次今年以來增產的鋼材大部分已經轉化為鋼廠庫存,而隨著鋼材價格的回升,鋼鐵企業的去庫存化尚需時日。而進入到冬季以后北方市場將進入又一個周期的季節性需求萎縮階段,建筑鋼材的用量勢必受到影響。綜合上述因素我們認為隨著國內經濟的顯露筑底跡象,后期鋼材市場價格止跌企穩的行情也有望得以延續,后期鋼價將進入謹慎震蕩的區間。
最近幾天9月份及3季度的各項宏觀數據陸續發布,與此前業內普遍較為悲觀的預期的不同,已經公布的多個經濟數據傳遞出了一個共同的特征——經濟數據有回暖的跡象,下滑趨筑底有望。如9月份制造業PMI指數自今年5月份以來首度回升;9月份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環比降幅趨緩;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環比擴大等,種種跡象表明國內“穩增長”的政策已經發揮出了一定的效用,四季度經濟形勢也有望呈現謹慎樂觀的形勢。
首先是制造業PMI指數9月份谷底回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本月初公布的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雖然仍稍低于50%的臨界點,但是已經比8月份回升了0.6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5月份以來PMI指數持續回落后的首度回升。其中生產者指數為51.3%,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49.8%,比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尤其是反映制造業外貿情況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回升到48.8%,比上月回升2.2個百分點。數據表明制造業產品出口訂貨量有所回升,國內投資、消費需求增長企穩。
與此相關的還有工業出產者價格(PPI)和外貿出口增速的變化。據國家統計局公布近日公布的數據,9月份全國工業生產出廠價格同比下降3.6%,但是環比降幅降至0.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1%,但是環比已經上漲0.1%。雖然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仍呈現出同比下降的趨勢,但是環比降幅已經連續兩個月呈現出上升的趨勢。9月13日海關總署公布9月份我國出口總值達到了186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單月出口規模已經創歷史新高;而此前7月份和8月份出口總值分別為1769.4億美元和1779.8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1%和2.7%。雖然9月份的貿易數據由于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比較明顯,并不能完全代表后期的出口形勢,但是已經釋放出外貿趨穩的信號。從上述數據來看在國內投資增加,國內外消費也有趨穩跡象的情況下,國內經濟已經出現筑底趨穩的態勢。
其次央行發布分別于10月12日和10月13日發布的金融數據也同樣展現出經濟下滑筑底的跡象。央行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65萬億元人民幣,比上月多4041億元;其中9月份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232億元,同比多增1539億元,較8月份減少807億元。雖然9月份新增貸款額低于8月份,但是9月份的社會融資規模也明顯高于8月份,說明9月份新增貸款額較低更多可能是企業融資渠道多樣化導致而并非企業融資億元不強;而9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加本身也是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的先兆,尤其是中長期信貸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表明基建投資已經開始落實。另外截至9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達到14.8%,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7.3%,均創出年內新高并高于此前市場預期。貨幣和信貸數據是經濟活動的先行指標,貨幣增速攀升以及中長期貸款占比的上升顯示出流動性緊張的狀況有所改善,貨幣政策的調控作用開始顯現,“穩增長”的政策正在發力。
最后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有所表現,而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的作用后期仍將繼續發力。以鐵路投資為例,鐵道部10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9月,國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441.56億元,雖然較2011年同期仍下滑13%,但是降幅較前期已經明顯縮減。而9月份國內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26.5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92.7%,環比8月份也增長了52.7%;其中基礎建設投資達到642.7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11%,環比增長也達到了63.8%,數據表明鐵路投資已經開始發力。實際上在發改委批前期集中批復的項目中,主要涉及鐵路、公路及港口航道改造等建設,其中在9月5日批復的25項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投資規模就高達7000億元。另外2012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經過連續上調之后總規模已經達到6300億元的規模,而前9個月的完成的投資額僅僅計劃任務的半數多一點,也就是說4季度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將接近前9個月投資的總和。
宏觀政策可能進入“觀察期” 國內鋼價走勢有望趨穩
總結上述宏觀經濟數據的新變化,我們認為在3季度經濟有望筑底,4季度謹慎樂觀的情況下宏觀政策可能將進入“觀察期”。考慮到刺激政策必不可免的帶有兩面性,相關部門在連續出臺了以“穩增長”為目的的各項加大投資、促進消費、放松貨幣信貸等政策之后為減少政策副作用的影響,繼續出臺此類刺激性政策可能性不大。另外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前期出臺的政策并沒有被市場完全消化,后期這些政策仍會繼續發力來支撐經濟增速繼續完成谷底復蘇的使命,所以我們認為宏觀政策可能將進入“觀察期”,而類似于“降息”或者“降準”之類前期市場曾熱烈討論過的貨幣放松政策可能將不會出現。何況最新發布的9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雖然同比僅上升了1.9%,但并不能表明通脹的危險已經解除。因為4季度油價和食品價格上漲的壓力還是很明顯的,相關部門將隨時對通脹壓力的上升保持戒備心態。這將導致后期宏觀政策的出臺可能更加審慎,國內經濟形勢筑底之后可能小幅回升,但是很難在出現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GDP增速維持在7.6-7.8%之間的可能性比較大。
從上面我們對當前及后期經濟形勢的判斷可以預期,國內鋼材市場價格經歷了9月份的谷底回升之后走勢有望趨穩定,大幅度上漲和下跌的抑制因素都比較多。從需求方面來看隨著三季度以來出臺的各種刺激消費和投資的政策逐漸進入到落實階段,尤其是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等將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鋼材的需求量也將出現增加,4季度的需求形勢有望略好于3季度;在加上前期鋼鐵企業減產、限產措施的實施已經降低了國內粗鋼的日產量,下游用戶和經銷商補充庫存的積極性隨著價格的回升也有所增加等,都將有利于后期鋼材市場價格的走勢。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看,鋼材市場價格仍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首先是經濟增速筑底回升并不意味著鋼材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產能過剩的難解之題也不可能在4季度得到更好的答案。其次今年以來增產的鋼材大部分已經轉化為鋼廠庫存,而隨著鋼材價格的回升,鋼鐵企業的去庫存化尚需時日。而進入到冬季以后北方市場將進入又一個周期的季節性需求萎縮階段,建筑鋼材的用量勢必受到影響。綜合上述因素我們認為隨著國內經濟的顯露筑底跡象,后期鋼材市場價格止跌企穩的行情也有望得以延續,后期鋼價將進入謹慎震蕩的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