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匯豐PMI初值再傳經濟回暖利好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升至49.1,較9月終值47.9高出1.2個百分點,創下三個月來新高。顯示前期政策逐漸顯效,增長企穩,預計四季度經濟將溫和回升。 10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
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升至49.1,較9月終值47.9高出1.2個百分點,創下三個月來新高。顯示前期政策逐漸顯效,增長企穩,預計四季度經濟將溫和回升。
10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繼續回升至三個月高位,且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紛紛創下數月來新高,顯示前期“穩增長”政策開始逐步顯效,中國經濟正逐漸趨穩回升。
匯豐銀行昨日公布數據顯示,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升至49.1,較9月終值47.9高出1.2個百分點,創下三個月來新高。
分項指數中,10月新訂單指數從9月的47.3升至10月的49.7,為六個月高點;新出口訂單由9月的44.9升至47.3,為五個月高點。而通過新訂單減產成品庫存衡量的增長動力指標則回升至一年來高點1.8,結束了之前連續五個月的負增長。
“匯豐中國PMI已經連續12個月處于榮枯分水嶺下方,但受新訂單等因素的推動,該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回升,顯示前期政策逐漸顯效,增長企穩,預計四季度經濟將溫和回升。”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
事實上,國家統計局稍早公布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尤其是9月份投資、出口、消費、工業生產增速等均出現回暖,這些都是經濟趨穩的跡象。
屈宏斌分析認為,結合日前公布的9月份月度經濟數據來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顯示中國制造業活動延續了回暖態勢,新訂單回升,去庫存近尾聲。前期出臺的包括流動性支持、基建投資加速以及財政支出擴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逐漸顯現,國內需求回暖,企業信心回升。
國際大行巴克萊也指出,10月匯豐PMI回升和9月份的其他經濟數據均表明中國經濟活動有望進一步升溫。該行同時還將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調整至7.6%,較前次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
針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屈宏斌表示,前瞻地看,要保持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得以持續,穩增長政策仍需繼續。財政支出力度仍應繼續加大,貨幣政策應致力于保持目前相對寬松的流動性條件。
10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繼續回升至三個月高位,且分項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紛紛創下數月來新高,顯示前期“穩增長”政策開始逐步顯效,中國經濟正逐漸趨穩回升。
匯豐銀行昨日公布數據顯示,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升至49.1,較9月終值47.9高出1.2個百分點,創下三個月來新高。
分項指數中,10月新訂單指數從9月的47.3升至10月的49.7,為六個月高點;新出口訂單由9月的44.9升至47.3,為五個月高點。而通過新訂單減產成品庫存衡量的增長動力指標則回升至一年來高點1.8,結束了之前連續五個月的負增長。
“匯豐中國PMI已經連續12個月處于榮枯分水嶺下方,但受新訂單等因素的推動,該指數已經連續兩個月回升,顯示前期政策逐漸顯效,增長企穩,預計四季度經濟將溫和回升。”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
事實上,國家統計局稍早公布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尤其是9月份投資、出口、消費、工業生產增速等均出現回暖,這些都是經濟趨穩的跡象。
屈宏斌分析認為,結合日前公布的9月份月度經濟數據來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顯示中國制造業活動延續了回暖態勢,新訂單回升,去庫存近尾聲。前期出臺的包括流動性支持、基建投資加速以及財政支出擴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逐漸顯現,國內需求回暖,企業信心回升。
國際大行巴克萊也指出,10月匯豐PMI回升和9月份的其他經濟數據均表明中國經濟活動有望進一步升溫。該行同時還將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調整至7.6%,較前次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
針對未來宏觀經濟政策,屈宏斌表示,前瞻地看,要保持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得以持續,穩增長政策仍需繼續。財政支出力度仍應繼續加大,貨幣政策應致力于保持目前相對寬松的流動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