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國內鋼市四季度將繼續以盤整的態勢運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自去年9月以來,國內鋼鐵業一直處于低迷下行區間。由于經濟穩增長的運行基調使得如今鋼鐵行業對政府宏觀經濟調控極其敏感。到底宏觀調控能給鋼市帶來何種影響,能給鋼市操作提供哪些參考…
自去年9月以來,國內鋼鐵業一直處于低迷下行區間。由于經濟“穩增長”的運行基調使得如今鋼鐵行業對政府宏觀經濟調控極其敏感。到底宏觀調控能給鋼市帶來何種影響,能給鋼市操作提供哪些參考信息?筆者對近期出臺的幾項宏觀數據淺談些許想法,希望能給目前迷茫的鋼價走勢提供論據支撐。
QE3效應
9月初美國第三輪貨幣量化寬松政策一推出,鋼市立刻出現暖意,從以往的QE1、QE2推出的歷史規律來看,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出來后,鋼市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行情,QE1推出和運行的時間是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震蕩上漲達5個月,之后又暴跌了2個月左右;QE2推出震蕩上漲12個月,下行時間也達到12個月,由此不難發現,量化寬松政策推出前期能給鋼市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從隨后的時間中也可以看出QE3的隱患很多,首先沖擊的是人民幣匯率,這給人民幣升值帶來了巨大阻力。10月12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再次創下2005年以來的新高6.2654,19年來首次突破6.27關口。人民幣中間價亦創下3個月以來新高6.3264。這勢必影響鋼鐵出口貿易,雖然QE3初期會帶動鋼價上漲,但同時原材料的價格亦會突飛猛進,這對于鋼廠方面的盈利是極為不利的。
PMI回暖
10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了9月份的鋼鐵行業PMI。9月份鋼鐵行業PMI為43.5%,環比回升3.6個百分點,脫離了8月創下的45個月低位,從PMI的反彈表現中不難發現,鋼鐵業整體回暖初現端倪,但是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國家今年穩增長的任務依舊嚴峻,國內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蕭條還在延續,雖然央行逆回購已經放量2萬多億,但適當寬松貨幣政策卻是不得不行。預計年內仍有1-2次的降息或降準,這將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而風險方面則來自于過剩的產能問題,國內鋼鐵業巨大的產能過剩成為了阻礙我國鋼鐵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PMI的回暖有可能激起國內鋼企加快生產步伐,使前期剛有回落的粗鋼產能再次回到高位。
CPI指數繼續回落
10月15日上午9時30分,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CPI增速下降,表明物價逐漸回歸正常水平,國內通貨膨脹預期低于市場預期,呈現筑底收筑之態勢。雖然數據表面當前物價基本被穩住,但也要注意QE3推出后是否會帶來新一輪漲價熱潮,這一點短期內表現暫不明顯,主要是中長期的影響。而CPI的持續走低會給境外熱錢有可趁之機,熱錢涌入會打破物價穩定,繼而拉升物價,這將阻擋宏觀調控的準確性。
淘汰落后產能
一直以來,巨大的產能過剩成為了阻礙我國鋼鐵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近10年間,中國鋼鐵產量增長了4倍多。國家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針來調整鋼鐵行業的產能結構。在“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加快落實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速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提高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并通過提高用鋼標準、環保標準、能耗標準等來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同時,國家也出臺了政策引導地方政府和企業尋找并開發新的支柱性產業,以新的替代產業推動落后的鋼鐵產能自動退出市場。從淘汰落后產能這個方面來講,對于我國的整個鋼鐵行業,今年整體的低迷,或許正是一次行業重新洗牌,產業結構合理化調整的良機,落后產能的淘汰已經進入了實質性推進。但在如此低迷的行情下,何時以何種方式適當的拉一把,不至于讓整個行業推至崩盤的境地,也是國家宏觀調控更應當考慮的問題
綜合來看,鋼鐵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必須要進行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部分鋼廠可能就會因此而倒閉,短期使得鋼市顯得更加低迷,但從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來說,這是通往良性運行的必經之路。而QE3推動下的人民幣的升值顯然會給本就偏弱的鋼市以消極的影響。第四季度或將采取更寬松的貨幣政策,穩定經濟增長。因此,在“穩增長”的政策下,鋼市難有大幅下跌,但在基本面及外圍經濟勢力干擾下,國內鋼市在四季度或將繼續以盤整的態勢運行
QE3效應
9月初美國第三輪貨幣量化寬松政策一推出,鋼市立刻出現暖意,從以往的QE1、QE2推出的歷史規律來看,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出來后,鋼市都出現了明顯的上漲行情,QE1推出和運行的時間是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震蕩上漲達5個月,之后又暴跌了2個月左右;QE2推出震蕩上漲12個月,下行時間也達到12個月,由此不難發現,量化寬松政策推出前期能給鋼市注入一劑強心針,但從隨后的時間中也可以看出QE3的隱患很多,首先沖擊的是人民幣匯率,這給人民幣升值帶來了巨大阻力。10月12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再次創下2005年以來的新高6.2654,19年來首次突破6.27關口。人民幣中間價亦創下3個月以來新高6.3264。這勢必影響鋼鐵出口貿易,雖然QE3初期會帶動鋼價上漲,但同時原材料的價格亦會突飛猛進,這對于鋼廠方面的盈利是極為不利的。
PMI回暖
10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了9月份的鋼鐵行業PMI。9月份鋼鐵行業PMI為43.5%,環比回升3.6個百分點,脫離了8月創下的45個月低位,從PMI的反彈表現中不難發現,鋼鐵業整體回暖初現端倪,但是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國家今年穩增長的任務依舊嚴峻,國內經濟尤其是實體經濟蕭條還在延續,雖然央行逆回購已經放量2萬多億,但適當寬松貨幣政策卻是不得不行。預計年內仍有1-2次的降息或降準,這將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而風險方面則來自于過剩的產能問題,國內鋼鐵業巨大的產能過剩成為了阻礙我國鋼鐵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PMI的回暖有可能激起國內鋼企加快生產步伐,使前期剛有回落的粗鋼產能再次回到高位。
CPI指數繼續回落
10月15日上午9時30分,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9%。CPI增速下降,表明物價逐漸回歸正常水平,國內通貨膨脹預期低于市場預期,呈現筑底收筑之態勢。雖然數據表面當前物價基本被穩住,但也要注意QE3推出后是否會帶來新一輪漲價熱潮,這一點短期內表現暫不明顯,主要是中長期的影響。而CPI的持續走低會給境外熱錢有可趁之機,熱錢涌入會打破物價穩定,繼而拉升物價,這將阻擋宏觀調控的準確性。
淘汰落后產能
一直以來,巨大的產能過剩成為了阻礙我國鋼鐵產業發展的一大難題。近10年間,中國鋼鐵產量增長了4倍多。國家也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針來調整鋼鐵行業的產能結構。在“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加快落實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速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提高淘汰落后產能的標準,并通過提高用鋼標準、環保標準、能耗標準等來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同時,國家也出臺了政策引導地方政府和企業尋找并開發新的支柱性產業,以新的替代產業推動落后的鋼鐵產能自動退出市場。從淘汰落后產能這個方面來講,對于我國的整個鋼鐵行業,今年整體的低迷,或許正是一次行業重新洗牌,產業結構合理化調整的良機,落后產能的淘汰已經進入了實質性推進。但在如此低迷的行情下,何時以何種方式適當的拉一把,不至于讓整個行業推至崩盤的境地,也是國家宏觀調控更應當考慮的問題
綜合來看,鋼鐵行業有序健康發展必須要進行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部分鋼廠可能就會因此而倒閉,短期使得鋼市顯得更加低迷,但從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來說,這是通往良性運行的必經之路。而QE3推動下的人民幣的升值顯然會給本就偏弱的鋼市以消極的影響。第四季度或將采取更寬松的貨幣政策,穩定經濟增長。因此,在“穩增長”的政策下,鋼市難有大幅下跌,但在基本面及外圍經濟勢力干擾下,國內鋼市在四季度或將繼續以盤整的態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