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眾生相:鋼貿商,今年你虧了嗎?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深滬兩市上市公司三季報公布完畢。本報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493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7.74萬億元,同比增長6%;實現凈利潤1.5萬億元,同比下降2.07%,而去年同比增長則高達18.76%。 …
近日,深滬兩市上市公司三季報公布完畢。本報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493家公司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7.74萬億元,同比增長6%;實現凈利潤1.5萬億元,同比下降2.07%,而去年同比增長則高達18.76%。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食品飲料行業凈利潤增長超50%,成為業績最好的行業;鋼鐵行業整體虧損超30億元;銀行上市公司凈利潤占全部上市公司合計凈利潤的半數以上。
最冷五行業
鋼鐵今年鋼鐵行業可謂是最慘的行業。產能過剩、價格暴跌導致全行業虧損。統計顯示,34家上市公司共計出現31.43億元虧損,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是盈利204.84億元。僅有寶鋼股份、久立特材和金洲管道三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虧損大戶馬鋼股份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31.37億元,每股虧損0.407元。
有色除鋼鐵行業之外,有色金屬行業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統計顯示,84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總和為144.94億元,同比下降52.91%,該行業是三季報業績下降第二的行業。其中中國鋁業成為行業虧損王,該股前三季度凈利潤為-43.35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9.67億元。
信息設備在所有申萬的23個一級行業中,信息設備是業績下滑第三的行業。統計顯示,92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為40.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0億元下降了41.78%。虧損最嚴重的是中興通訊,該股前三季度凈虧損約17億元,而上年同期凈賺10.69億元,凈利潤下降幅度達到256%。
化工數據顯示,該行業的241家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為561.31億元,同比下滑了39.3%。板塊中共有135家上市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中春暉股份下降幅度最大,前三季度凈虧損6780.62萬元,同比下降7387%。
輕工制造申萬輕工制造行業84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合計為51.2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2%。在46家凈利潤下滑的企業中,福建南紙、青山紙業、威華股份、中福實業和*ST冠福的凈利潤下滑幅度都超過100%。
最暖五行業
食品飲料從行業的情況來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0個行業出現業績同比正增長,其中食品飲料是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幅最為顯著的行業。統計顯示,有62家食品飲料類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405億元,同比增長51.69%。
公用事業除食品飲料外,以電力、環保為主的公用事業類公司業績增幅列第二位。89家公用事業類公司有64家企業報喜,所有企業實現凈利潤304.52億元,同比增長43.34%。其中,黔源電力同比凈利潤增長1690%,位居板塊之首。
餐飲旅游該板塊中有23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板塊企業數的85.2%,位居申萬一級行業的首位。統計顯示,餐飲旅游行業三季度凈利潤總和達到了31億元,同比增長29.2%。從具體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號百控股凈利潤同比增長2717%,北京旅游、麗江旅游、東方賓館、三特索道和大連圣亞等公司的凈利潤增幅均超50%。
家用電器統計顯示,申萬家用電器行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為178.66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華意壓縮以316%的增幅位居該板塊之首,同時,澳柯瑪、兆馳股份、ST科龍、深康佳A和同洲電子的凈利潤漲幅均超50%。
金融服務申萬金融服務業中51家企業凈利潤總和達到了8587億元,同比增加13.94%。其中16家上市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8127.66億元,同比增長約17%,占全部上市公司合計凈利潤總額的半數以上。而工商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13%,達到1856億元,稱雄A股。
機構動向
餐飲旅游等三大行業最受機構青睞
從上市公司三季報透露的信息看,雖然基金、QFII等五大機構投資者在三季度“賣多買少”,但以餐飲旅游、生物醫藥為代表的非周期類股票仍得到了機構投資者積極關注,而部分“見底”預期強烈的強周期個股也成為三季度機構布局的重點。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食品飲料行業凈利潤增長超50%,成為業績最好的行業;鋼鐵行業整體虧損超30億元;銀行上市公司凈利潤占全部上市公司合計凈利潤的半數以上。
最冷五行業
鋼鐵今年鋼鐵行業可謂是最慘的行業。產能過剩、價格暴跌導致全行業虧損。統計顯示,34家上市公司共計出現31.43億元虧損,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是盈利204.84億元。僅有寶鋼股份、久立特材和金洲管道三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虧損大戶馬鋼股份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31.37億元,每股虧損0.407元。
有色除鋼鐵行業之外,有色金屬行業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統計顯示,84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總和為144.94億元,同比下降52.91%,該行業是三季報業績下降第二的行業。其中中國鋁業成為行業虧損王,該股前三季度凈利潤為-43.35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9.67億元。
信息設備在所有申萬的23個一級行業中,信息設備是業績下滑第三的行業。統計顯示,92家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為40.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0億元下降了41.78%。虧損最嚴重的是中興通訊,該股前三季度凈虧損約17億元,而上年同期凈賺10.69億元,凈利潤下降幅度達到256%。
化工數據顯示,該行業的241家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為561.31億元,同比下滑了39.3%。板塊中共有135家上市企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中春暉股份下降幅度最大,前三季度凈虧損6780.62萬元,同比下降7387%。
輕工制造申萬輕工制造行業84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合計為51.2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2%。在46家凈利潤下滑的企業中,福建南紙、青山紙業、威華股份、中福實業和*ST冠福的凈利潤下滑幅度都超過100%。
最暖五行業
食品飲料從行業的情況來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0個行業出現業績同比正增長,其中食品飲料是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幅最為顯著的行業。統計顯示,有62家食品飲料類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405億元,同比增長51.69%。
公用事業除食品飲料外,以電力、環保為主的公用事業類公司業績增幅列第二位。89家公用事業類公司有64家企業報喜,所有企業實現凈利潤304.52億元,同比增長43.34%。其中,黔源電力同比凈利潤增長1690%,位居板塊之首。
餐飲旅游該板塊中有23家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板塊企業數的85.2%,位居申萬一級行業的首位。統計顯示,餐飲旅游行業三季度凈利潤總和達到了31億元,同比增長29.2%。從具體上市公司的業績來看,號百控股凈利潤同比增長2717%,北京旅游、麗江旅游、東方賓館、三特索道和大連圣亞等公司的凈利潤增幅均超50%。
家用電器統計顯示,申萬家用電器行業前三季度凈利潤合計為178.66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華意壓縮以316%的增幅位居該板塊之首,同時,澳柯瑪、兆馳股份、ST科龍、深康佳A和同洲電子的凈利潤漲幅均超50%。
金融服務申萬金融服務業中51家企業凈利潤總和達到了8587億元,同比增加13.94%。其中16家上市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8127.66億元,同比增長約17%,占全部上市公司合計凈利潤總額的半數以上。而工商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13%,達到1856億元,稱雄A股。
機構動向
餐飲旅游等三大行業最受機構青睞
從上市公司三季報透露的信息看,雖然基金、QFII等五大機構投資者在三季度“賣多買少”,但以餐飲旅游、生物醫藥為代表的非周期類股票仍得到了機構投資者積極關注,而部分“見底”預期強烈的強周期個股也成為三季度機構布局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