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的鋼材市場 明年鋼價仍走低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大環境的轉變,鋼鐵行業積淀已久的產能過剩、流通行業聯保互保以及重復質押等問題迅速浮出水面。緊隨其后的是生產企業虧損連連,為生存而掙扎,貿易企業則大批退市,流通行業加快洗牌,蓄…
隨著大環境的轉變,鋼鐵行業積淀已久的產能過剩、流通行業聯保互保以及重復質押等問題迅速浮出水面。緊隨其后的是生產企業虧損連連,為生存而掙扎,貿易企業則大批退市,流通行業加快洗牌,蓄水池作用隨之削弱。據不完全統計,華東地區尤其是江浙滬一帶約有30%鋼材貿易企業已退出市場。
而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鋼鐵行業實現利潤820億元,同比下降53.4%。與此同時,由于體制等因素,我國鋼鐵產能過剩越控越大,據統計,目前我國粗鋼產能超過9億噸,產量微幅增長。
進入2012年,國內粗鋼產量在預期中快速增長,并在4月份刷新歷史記錄。日產量達到201.9萬噸,之后贏利狀況不斷惡化而下降,直到9月份再度出現反彈。截至9月末,全國粗鋼累計產量為5.42億噸,同比增長1.7%,其中重點企業產量為4.42億噸,同比下降1.5%。很顯然,今年粗鋼產量增量主要來自非重點鋼鐵企業,這與近兩年新增產能集中于中小型鋼廠以及民營鋼廠整體盈利狀況較好密不可分。從當前生產情況來看,粗鋼產量在10月延續回升態勢,年末則將受季節影響小幅下降,全年粗鋼產量預計為7.1億噸,較2011年的6.83億噸增加3.95%。
今年鋼材出口略好于年初預期,1~9月份累計出口量為4094萬噸,同比增長10.2%。鋼材在國際經濟形勢普遍欠理想的背景下,鋼材出口增長10%實屬不易,好于年初預期。預計全年鋼材出口量將突破5000萬噸至5200萬噸,較2011年增加6.3%左右。
鋼材出口增長點主要來自管材以及合金類產品,其中無縫管和焊管前9個月累計出口量分別增長11.8%和11.2%,合金棒線材和型材增幅則分別高達70%和80.9%,合金板帶同比小幅增加6.3%。很顯然,合金類長板材是出口增量主力軍,眾多合金產品享有出口退稅則是其得以增加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建筑業還是工業,2012年表現均不理想,處于集體“啞火”狀態。首先房地產投資在調控大背景下不斷放緩,9月末增速降至15.1%,基礎建設投資在進入下半年后有所好轉,但全年投資增速降至20%左右,為近年較低水平。與建筑業相比,工業更為慘淡,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僅10%左右,機械行業中工程機械增速大幅下滑。與前兩年相比,2012年用鋼行業明顯缺乏亮點,導致整體需求處于偏弱格局,成為抑制今年鋼鐵行業運行的關鍵因素。
2012年,國內經濟增速持續下滑,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低至7.4%,為近幾年低點。主要用鋼行業也因此集體“啞火”,基礎建設與房地產投資增速同步放緩,機械、汽車及家電等制造業景氣度大幅下滑,其中家電行業出現久違負增長。與此同時,我國鋼鐵產能產量繼續增長,同時鋼材流通市場內的聯保等問題浮出水面,華東一帶倉庫、貿易商數據銳減,直接擊跨整個行業信心。
縱觀全年鋼市運行,價格以下跌為主旋律,且跌幅超出年初預期,各品種平均價格較2011年普遍回落10%~15%。從主要品種來看,長材表現整體偏強,板材產品中冷軋板持續弱勢運行。而作為連接原料與成品材之間的紐帶性產品,鋼坯表現極為搶眼,不僅成為市場風向標,而且波動幅度大、頻率快。鋼廠庫存居高難下
與往年一樣,國內鋼材社會庫存在年初快速上升,并在2月末達到1900萬噸,創下歷史最高記錄,之后進入去庫存階段。截至10月末,5大品種庫存總量為1243萬噸,較年內高點下降34.5%,且明顯低于2010年及2011年同期,與2009年同期的1202萬噸相近。可以看出,與前兩年相比,今年流通市場去庫存力度較大,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并非有效需求強勁,而是由于鋼材流通市場中的聯保互保、重要質押等問題暴發。一些地區不少貿易商退出市場,仍在經營商家也更趨謹慎,多采取低庫存策略。
而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鋼鐵行業實現利潤820億元,同比下降53.4%。與此同時,由于體制等因素,我國鋼鐵產能過剩越控越大,據統計,目前我國粗鋼產能超過9億噸,產量微幅增長。
進入2012年,國內粗鋼產量在預期中快速增長,并在4月份刷新歷史記錄。日產量達到201.9萬噸,之后贏利狀況不斷惡化而下降,直到9月份再度出現反彈。截至9月末,全國粗鋼累計產量為5.42億噸,同比增長1.7%,其中重點企業產量為4.42億噸,同比下降1.5%。很顯然,今年粗鋼產量增量主要來自非重點鋼鐵企業,這與近兩年新增產能集中于中小型鋼廠以及民營鋼廠整體盈利狀況較好密不可分。從當前生產情況來看,粗鋼產量在10月延續回升態勢,年末則將受季節影響小幅下降,全年粗鋼產量預計為7.1億噸,較2011年的6.83億噸增加3.95%。
今年鋼材出口略好于年初預期,1~9月份累計出口量為4094萬噸,同比增長10.2%。鋼材在國際經濟形勢普遍欠理想的背景下,鋼材出口增長10%實屬不易,好于年初預期。預計全年鋼材出口量將突破5000萬噸至5200萬噸,較2011年增加6.3%左右。
鋼材出口增長點主要來自管材以及合金類產品,其中無縫管和焊管前9個月累計出口量分別增長11.8%和11.2%,合金棒線材和型材增幅則分別高達70%和80.9%,合金板帶同比小幅增加6.3%。很顯然,合金類長板材是出口增量主力軍,眾多合金產品享有出口退稅則是其得以增加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建筑業還是工業,2012年表現均不理想,處于集體“啞火”狀態。首先房地產投資在調控大背景下不斷放緩,9月末增速降至15.1%,基礎建設投資在進入下半年后有所好轉,但全年投資增速降至20%左右,為近年較低水平。與建筑業相比,工業更為慘淡,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僅10%左右,機械行業中工程機械增速大幅下滑。與前兩年相比,2012年用鋼行業明顯缺乏亮點,導致整體需求處于偏弱格局,成為抑制今年鋼鐵行業運行的關鍵因素。
2012年,國內經濟增速持續下滑,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低至7.4%,為近幾年低點。主要用鋼行業也因此集體“啞火”,基礎建設與房地產投資增速同步放緩,機械、汽車及家電等制造業景氣度大幅下滑,其中家電行業出現久違負增長。與此同時,我國鋼鐵產能產量繼續增長,同時鋼材流通市場內的聯保等問題浮出水面,華東一帶倉庫、貿易商數據銳減,直接擊跨整個行業信心。
縱觀全年鋼市運行,價格以下跌為主旋律,且跌幅超出年初預期,各品種平均價格較2011年普遍回落10%~15%。從主要品種來看,長材表現整體偏強,板材產品中冷軋板持續弱勢運行。而作為連接原料與成品材之間的紐帶性產品,鋼坯表現極為搶眼,不僅成為市場風向標,而且波動幅度大、頻率快。鋼廠庫存居高難下
與往年一樣,國內鋼材社會庫存在年初快速上升,并在2月末達到1900萬噸,創下歷史最高記錄,之后進入去庫存階段。截至10月末,5大品種庫存總量為1243萬噸,較年內高點下降34.5%,且明顯低于2010年及2011年同期,與2009年同期的1202萬噸相近。可以看出,與前兩年相比,今年流通市場去庫存力度較大,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并非有效需求強勁,而是由于鋼材流通市場中的聯保互保、重要質押等問題暴發。一些地區不少貿易商退出市場,仍在經營商家也更趨謹慎,多采取低庫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