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鋼材市場難以撥云見日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毫無疑問,2012年是鋼鐵行業最近十幾年來最艱難的一年,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貿易企業,都面臨極大的壓力。臨近年末,業界對即將到來的2013年充滿期待,然而鋼鐵行業已步入調整周期,在經濟低速…
毫無疑問,2012年是鋼鐵行業最近十幾年來最艱難的一年,無論是生產企業還是貿易企業,都面臨極大的壓力。臨近年末,業界對即將到來的2013年充滿期待,然而鋼鐵行業已步入調整周期,在經濟低速增長的背景下,鋼鐵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來年鋼市恐怕仍難撥云見日。
宏觀經濟仍將低速運行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持續放緩,第三季度,GDP增速降至7.4%,為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新低。GDP增速持續放緩符合國家“十二五”經濟結構調整這一主調,也符合年初國家所設定的目標增速。
當前,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大而不強、國內消費動力不足等問題。我國經濟正面臨結構性和周期性調整兩大難題,未來7%~8%左右的GDP增速將成為常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也相繼下調今明兩年全球及我國經濟的增速預期。其中,貨幣基金組織將我國2013年的增速預期下調至8.2%,較年初時低0.6個百分點,世界銀行則下調我國2013年GDP增速至8.1%,此前預期為8.6%。
可以預見,2013年,我國經濟仍將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全年GDP增速預計在7.6%~8%之間。
用鋼需求難寄厚望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大批基建項目以保經濟“穩增長”,預計來年基建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空間有限,這或將成為未來支撐鋼材需求的主要動力。但是,另一耗鋼大戶房地產行業的前景就不那么樂觀了。這是因為,從中央來看,房地產調控的總基調不會有很大改變,即便近期土地購置面積下滑速度放緩,部分房企拿地也較積極,但仍難扭轉房地產投資低速增長的態勢。
與固定資產投資有政府做后盾相比,制造業相對遜色。包括機械、汽車、家電在內的制造業在經歷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后,不得不面臨產能過剩及行業調整的難題。繼造船業之后,家電行業也步入調整期,龍頭機械制造和汽車企業遭遇訂單、業績大幅下滑的難題。在經濟增速難以明顯回升的背景下,自身調整壓力較大的制造業在2013年將繼續低速增長,部分行業還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粗鋼產能逼近10億噸
基于對規模效應的追求、降低被兼并的風險等多種因素的考慮,近年來,我國鋼鐵新增產能十分可觀。據統計,今年計劃新增高爐53座,煉鐵產能約7000萬噸,當前粗鋼產能為9.3億噸;2013年,計劃新增煉鐵產能約4000萬噸,屆時我國粗鋼產能將達到9.7億噸,逼近10億噸大關。
考慮到整體經濟環境不佳、鋼市難以出現根本性好轉,以及鋼廠盈利困難等因素,產能釋放或將受到一定影響,預計2013年粗鋼產量在7.3億噸~7.4億噸,比2012年增加2%~3%。
礦石供應增加 價格繼續下行
今年以來,國內外鐵礦石產能產量穩步增長。1月~9月份,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達到9.7億噸,同比增長16.6%,預計全年有望達到15億噸左右。而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新增礦石產能超過4.5億噸,且多為大型礦山項目,加之屬于國家或地方政府鼓勵項目,產能將順利釋放。國外礦山方面,三大礦山中淡水河谷有近1億噸產能計劃于2013年建成投產,力拓計劃于2013年投產的產能則達到2億噸。
國內外鐵礦石產能穩步增長,礦山企業的利潤或將有所下降,但仍遠遠高于鋼鐵生產企業,鐵礦石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價格將處于下行通道。
作為鋼鐵生產的最主要原料,隨著鐵礦石價格的下滑,鋼材生產成本的剛性支撐力度將減弱。
綜合以上分析,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頑疾已到了非調整不可的階段,預計明年主要鋼材品種的年平均價格將進一步下移,主要品種降幅在5%左右,低點將低于今年,高點則與今年持平或略低,全年或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
宏觀經濟仍將低速運行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持續放緩,第三季度,GDP增速降至7.4%,為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新低。GDP增速持續放緩符合國家“十二五”經濟結構調整這一主調,也符合年初國家所設定的目標增速。
當前,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大而不強、國內消費動力不足等問題。我國經濟正面臨結構性和周期性調整兩大難題,未來7%~8%左右的GDP增速將成為常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也相繼下調今明兩年全球及我國經濟的增速預期。其中,貨幣基金組織將我國2013年的增速預期下調至8.2%,較年初時低0.6個百分點,世界銀行則下調我國2013年GDP增速至8.1%,此前預期為8.6%。
可以預見,2013年,我國經濟仍將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全年GDP增速預計在7.6%~8%之間。
用鋼需求難寄厚望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大批基建項目以保經濟“穩增長”,預計來年基建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空間有限,這或將成為未來支撐鋼材需求的主要動力。但是,另一耗鋼大戶房地產行業的前景就不那么樂觀了。這是因為,從中央來看,房地產調控的總基調不會有很大改變,即便近期土地購置面積下滑速度放緩,部分房企拿地也較積極,但仍難扭轉房地產投資低速增長的態勢。
與固定資產投資有政府做后盾相比,制造業相對遜色。包括機械、汽車、家電在內的制造業在經歷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后,不得不面臨產能過剩及行業調整的難題。繼造船業之后,家電行業也步入調整期,龍頭機械制造和汽車企業遭遇訂單、業績大幅下滑的難題。在經濟增速難以明顯回升的背景下,自身調整壓力較大的制造業在2013年將繼續低速增長,部分行業還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粗鋼產能逼近10億噸
基于對規模效應的追求、降低被兼并的風險等多種因素的考慮,近年來,我國鋼鐵新增產能十分可觀。據統計,今年計劃新增高爐53座,煉鐵產能約7000萬噸,當前粗鋼產能為9.3億噸;2013年,計劃新增煉鐵產能約4000萬噸,屆時我國粗鋼產能將達到9.7億噸,逼近10億噸大關。
考慮到整體經濟環境不佳、鋼市難以出現根本性好轉,以及鋼廠盈利困難等因素,產能釋放或將受到一定影響,預計2013年粗鋼產量在7.3億噸~7.4億噸,比2012年增加2%~3%。
礦石供應增加 價格繼續下行
今年以來,國內外鐵礦石產能產量穩步增長。1月~9月份,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達到9.7億噸,同比增長16.6%,預計全年有望達到15億噸左右。而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新增礦石產能超過4.5億噸,且多為大型礦山項目,加之屬于國家或地方政府鼓勵項目,產能將順利釋放。國外礦山方面,三大礦山中淡水河谷有近1億噸產能計劃于2013年建成投產,力拓計劃于2013年投產的產能則達到2億噸。
國內外鐵礦石產能穩步增長,礦山企業的利潤或將有所下降,但仍遠遠高于鋼鐵生產企業,鐵礦石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價格將處于下行通道。
作為鋼鐵生產的最主要原料,隨著鐵礦石價格的下滑,鋼材生產成本的剛性支撐力度將減弱。
綜合以上分析,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頑疾已到了非調整不可的階段,預計明年主要鋼材品種的年平均價格將進一步下移,主要品種降幅在5%左右,低點將低于今年,高點則與今年持平或略低,全年或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