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復產推升供應 滬鋼12月再陷弱勢格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轉眼間又步入2012年最后一個月,對于12月份鋼材價格行情走勢,個人認為鋼廠復產熱情回升,供應過剩壓力將壓過下游需求增加,弱勢整理將成為主基調。 一、鋼材價格走勢 1、國際鋼材價格…
轉眼間又步入2012年最后一個月,對于12月份鋼材價格行情走勢,個人認為鋼廠復產熱情回升,供應過剩壓力將壓過下游需求增加,弱勢整理將成為主基調。
一、鋼材價格走勢
1、國際鋼材價格走勢
11月份全球鋼材指數停止漲勢,小幅回落。數據顯示,截止11月26日全球鋼材基準價格指數為116.33,較上月跌0.63%。美國市場價格堅挺,但感恩節期間采購放緩,美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12.09,較上月跌1.36%;歐洲鋼廠普遍提價,但需求沒有明顯改善,歐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04.64,較上月跌3.72%;亞洲市場略有好轉,但后市展望不太樂觀,數據顯示亞洲價格指數為122.81,較上月漲0.84%。分品種方面,板材價格指數為106.3,較上月漲0.3%;長材價格指數為129.07,較上月跌1.9%。
2、國內鋼材價格走勢
國內鋼價在經歷連續兩個月的反彈后,RB1305合約受鋼廠復產熱情提升打壓于11月中旬重新走弱。截止11月28日RB1305合約報收3525,較上月底跌109元/噸,跌幅為3%。現貨市場方面,北方建材依然領跌,但在需求明顯下降的影響下已難搶得太多訂單,可謂殺跌收效甚微,上海8mmQ235高線報價3520元/噸,較上月跌40元/噸;20mmHRB400螺紋鋼為3560元/噸,較上月跌170元/噸。
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內11月份鋼材綜合指數為135.7,較上月跌0.48%,與去年同期相比跌13.94%;長材指數為151.4,較上月跌2.66%,與去年同期相比跌16.62%。
二、經濟環境
1、國際經濟形勢歐盟峰會一如預期無果而終,美國“崖”前博弈
歐盟各國領導人在11月22至23日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會議,商討歐盟未來七年間的預算事宜。然而,此前英國及其北歐盟友所提出的強化歐盟預算減支的措施,卻遭到了歐盟多數其他國家的反對,會談也因此陷入僵局。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在會談料定無果的情況下宣布為期兩天的會議提前結束。歐盟2014-20年的七年預算案將會在明年年初的下一次會議上重新得到討論。歐洲下一階段的關注重心將回到希臘及西班牙等國的受援前景上。
另外,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公布,奧巴馬繼任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市場自然把焦點轉向美國“財政懸崖”。美國兩黨在“財政懸崖”的解決方法上存在較大分歧,一直無法達成協議。市場擔憂,美國或無法再短期內解決該問題,一旦美國明年跌下“懸崖”,其經濟或將再度步入衰退。與此同時,歐盟長期預算計劃也因歐盟成員國意見不統一而無法達成協議,英國希望削減預算支出規模,而歐盟受困成員國則不同意該建議,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市場仍在觀望其態勢。
2、我國經濟形勢
PMI利好數據短暫提振,表面平靜難掩矛盾重重
22日匯豐銀行發布的報告對市場略有提振。報告顯示,11月中國制造業PMI大幅回升,初值達50.4,時隔13個月以來首次重返50榮枯分界線以上,并創下13個月以來的最高。當月中國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為51.3,同樣創下13個月以來最高。分項來看,11月制造業新訂單擴張減速,新出口訂單轉向擴張;就業萎縮減速;積壓工作萎縮減速;出廠價格轉向下降,投入價格加速上漲;采購庫存轉向擴張,成品庫存萎縮減速;采購數量加速擴張,供應商供貨時間拖延加劇,以上種種表明經濟復蘇的動能在年末有所增強。不過,目前市場并非就是風平浪靜,供需矛盾還在加劇,而全球經濟也依舊低迷,且目前正處一年之中的小淡季,近期市場要想走出一波亮麗的行情,還是需要各方面條件的有效配合。
三、鋼鐵市場
1、鐵礦石
11月份國內鋼材市場轉弱,鐵礦石市場終于改變此前一味堅挺的格局,增加了一些價格調整的彈性。在國產礦市場,河北地區鐵精粉價格小幅下跌,每噸跌幅為20元左右,鋼廠采購不積極,后市的價格估計還會穩中有跌。進口礦價也是小幅下跌,63.5%品位印度粉礦的報價在每噸120美元左右,較月內高點同樣有所回落,巴西礦和澳礦的現貨招標資源涌出較多,但鋼廠多持觀望態度,詢盤不積極,市場成交略顯冷清。
相對穩定下來的“供強需弱”的鋼市格局,正在讓市場承壓。鋼廠也處在兩難之間,既想“維穩”托市,又不得不降價促銷。總體而言,市場的持貨成本未來仍有走低的空間,這會進一步削弱對鋼價的支撐力。陰跌走低仍將是鋼市的一個階段性特征。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0月份進口鐵礦石5643萬噸,比上個月減少858萬噸,同比增長13%,增速較9月上升5.7個百分點。10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104.9美元/噸,較9月下降11美元/噸;1-10月累計進口60712萬噸,同比增長8.9%;前10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132.3美元/噸,下跌20.8%。
2、焦炭
11月份國內焦炭現貨價格繼續上揚,主流上漲幅度50-100元/噸,個別地區出現補漲行為,幅度相對較大。據市場了解,經過近兩個月的補庫過程,鋼廠方面焦炭庫存量已稍有回升。此外,隨著十八大的結束,煤礦方面逐步恢復生產,市場煉焦煤供應稍有緩解,加之近期鋼材市場陰跌不斷,致使現如今焦炭價格上漲后勁不足。目前山西地區焦炭價格小幅上揚,河北地區焦炭主消費地焦炭采購價格小漲,華東及西南地區部分焦炭資源大幅補漲,港口地區在出貨量增加的情況下價格上漲35-55元/噸,目前市場整體產銷平衡,焦化企業焦炭庫存繼續保持低位,鋼廠采購積極性稍有減弱。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0月中國出口焦炭5萬噸,環比下降54.55%,同比下降50%;1-10月中國出口焦炭90萬噸,同比減少70.67%。
國內焦炭出口量在2012年一直處于低位徘徊,而焦炭出口均價在400-500美元/噸。出口量價的處于較穩定波動狀態,可見焦炭市場出口達到一定瓶頸期。近幾年,中國焦炭出口量下降后,發展中國家焦炭出口數量大增,而國際焦炭價格優勢顯現,后期中國焦炭出口短期難言利好。
3、海運指數
11月海運市場溫和上漲,中小型船舶回暖帶動市場走高,但較去年同期相比仍處于較弱水準。截止至27日,BDI指數報收于1097點,月環比上漲97點或9.7%。海岬型船震蕩運行,BCI指數單邊下滑。由于鋼廠補庫采購集中造成了鐵礦石運量上升迅速,澳洲鐵礦石發貨量更是達到了近3個月來的高位,但近期發貨量有明顯下滑,一方面由于進口礦市場偏弱運行,供需雙方膠著觀望致使進口活動放緩,另一方面港口壓港情況履現,對運價上行平添阻力。目前,巴西至中國海運費下跌0.189美元/噸,報收于22.096美元/噸;澳洲西岸至中國海運費報收于8.741美元/噸。巴拿馬型船領漲市場,兩大洋地區運價齊齊走高。雖然步入雨季后太平洋地區鎳礦船運活動驟減,但由于國內煤炭庫存不斷下滑再次帶動了煤炭進口活動。目前太平洋地區平均日租金8526美元/天,環比上漲881美元/天;大西洋地區平均日租金8477美元/天,環比上漲2250美元/天。超靈便型船小幅回暖,太平洋地區煤炭船運活動活躍,支撐市場上行,但由于船舶運力龐大,船東爭相低價攬貨致使運費無太大變動;大西洋地區也因南美地區谷物與食糖貨盤增多影響保持上漲態勢。
4、鋼材產量
世界鋼鐵協會發布報告顯示,2012年10月全球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3%,產量為1.261億噸。與9月的1.236億噸相比,增長2%。1-10月,全球粗鋼累計為12.77億噸,同比增長0.7%,WSA的數據來自全球62國家提供的信息,10月,這些國家的鋼產能利用率為76.5%,9月為77.7%,下降1.4%。
而國內方面,自9月份以來鋼材價格反彈正在刺激鋼廠恢復生產,粗鋼產量環比增加主要在于鋼價在9月大幅反彈,鋼廠生產經營狀況好轉。螺紋鋼、熱卷等基礎品種噸鋼毛利能達到300元左右,刺激了鋼廠的生產積極性。10月上旬148座高爐有效容積開工率回升至92%左右。數據顯示,2012年10月國內粗鋼產量回升到5910萬噸,占全球10月份粗鋼產量47%。
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11月上旬重點大中型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63.77萬噸,旬環比增長7.78%,預估,11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95.67萬噸,旬環比增長1.61%。鋼價上漲背景下,鋼廠通過擴大產量來爭取扭虧的意愿強烈,符合市場預期,另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此前鋼廠迫于行情壓力進行減產,8月粗鋼日產量一度回落至189萬噸,為3月份以來的最低值,9月、10月粗鋼日均產量便已回升至190萬噸以上。產能增量明顯,而傳統淡季,終端需求萎縮,老生常談的供需矛盾仍壓制后期行情發展。
5、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庫存
進入12月鋼材社會庫存有增加的潛在威脅,但是,部分鋼廠的復產熱情依然十分“高漲”,鋼市的供需矛盾或將再次顯現。據監測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鋼廠高爐檢修計劃影響產量30萬噸,而建筑鋼材的計劃檢修影響產量不足5萬噸,通過數據可以看到,高爐或者建材的檢修情況明顯比之前要少,從總量上來看,減產檢修呈現減少的趨勢。數據顯示,至11月23日全國主要城市螺紋鋼庫存為488.6萬噸,較上月降1.37萬噸,降幅為0.2%;線材庫存為118.76萬噸,較上月增5.09萬噸,增幅為4%。
6、進出口
據海關統計,10月份我國鋼材進出口雙雙回落。數據顯示,10月份出口鋼材484萬噸,較9月份減少3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6.7%。1-10月累計出口4578萬噸,同比增長11.8%,較1-9月上升1.6個百分點。10月份我國進口鋼材103萬噸,較9月份減少1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4.2%。1-10月累計進口1155萬噸,同比下降12.2%。
低價優勢延續,10月鋼材出口雖小幅下降但同比增速擴大:從歷史上看,除2009年和2006年外,歷年10月鋼材出口均有所下降,這可能與國慶假期有關。10月鋼材出口雖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但在國際經濟形勢并不明朗的大背景下,短期外需難以出現明顯恢復,綜合考慮10月國外鋼價下跌削弱了國內鋼材的低價優勢,高位出口或難以持續。
7、季節性因素分析
據統計螺紋鋼期貨上市至今數據,RB指數在2009年、2010年、2011年12月份均出現上漲,漲幅分別為6.37%、3.95%、2.79%。雖然12月份正處鋼材市場需求淡季,但往年貿易商囤貨看好后市行情,亦使螺紋鋼期價伴隨庫存增加而上行。但今年鋼市受供應嚴重過剩影響期價恐難延續前幾年的上漲格局。
四、相關行業
1、房地產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前10月房地產市場運行數據。10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4.56,比上月提高0.17點。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環比回落0.25,走低至94.39,沖破7月份低值,創下自統計國房景氣指數以來的新低。
從主要指標的漲幅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持平、景氣指數反彈,而銷售量和房企資金狀況持續向好。開發商的投資熱情仍在底部徘徊,前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762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5.4%,增速與前9月持平。其中,住宅投資39704億元,增長10.8%,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9%。
10月房企拿地驟減,但市場氛圍依舊活躍。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765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0%,降幅比1~9月份擴大1.5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5762億元,下降11.8%,降幅擴大0.8個百分點。
10月份樓市成交量略有縮減,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787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降幅比1~9月份縮小2.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2%。
2、汽車行業
10月汽車產銷同比增長1.1%、5.3%,前10個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速3.6%,終端剛性需求較穩定。10月汽車產銷分別為158.7萬輛、160.6萬輛,同比增長1.1%、5.3%。前10個月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速為3.6%,增速仍延續小幅增長態勢。從終端情況來看,由于臨近年底,各車企分別加大市場推廣及促銷力度,力沖全年銷售目標。從目前銷售情況來看,首次購車及二次購車等剛性需求仍較穩定,預計今年后兩月仍將保持低速的增長。
從增長速度講,所有的環比都在下降,這種情況與往年的基本走向相同,也符合了金九銀十的基本含義。10月,汽車銷售環比增長為負的0.7個百分點,汽車生產環比增長則為負的4.5個百分點。
不過,10月的同比增長速度都呈現正面,除了MPV市場出現大幅下降以外,其它市場都在增長。其中,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銷同比下降19.22%和7.05%,超乎預期。這對于意欲進入MPV市場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五、小結與展望
轉眼間又步入2012年最后一個月,而對于12月份鋼材價格的走勢,市場看法不一,有人覺得近兩個月在基建的拉動下,年內需求還會有一定的放量,但又有人認為這些基本面還并不足以支撐鋼價走強。而從目前的鋼市行情來看,整體局面趨于弱勢,暫時并未出現鋼價走強的跡象。個人認為鋼廠復產熱情回升,供應過剩壓力將壓過下游需求增加,弱勢整理將成為主基調。
下游需求方面,近期基建投資方面倒是比較可觀的。據了解,鐵道部最近將全國鐵路基建投資由年初計劃的4060億元追加至5160億元;與此同時,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也由年初的5160億元增加至6300億元。同時,多名鐵路系統人士也證實,明年鐵道部暫定全國鐵路的基本建設投資計劃為5300億元,額度略高于今年年初的投資規模。鐵道部一些列的動向似乎給了商家較大的信心,部分商家認為,鑒于四季度的固定資產投資顯著增長,鋼鐵市場需求可能會比前三季度有所回升。
而在房地產方面,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報告顯示,10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35個,比上月增加了4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是房價的代表性指標,而環比數據更能反映價格變動的最新情況。根據報告,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17個,比上月減少7個;環比持平的城市有18個,比上月增加了3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5%。從同比數據看,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56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12個(漲幅均未超過1.5%)。在沉寂了這么長時間之后,商品房房價在年尾出現了上漲,這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場信心。
鋼廠產量方面。11月中旬中鋼協召開的第三次鋼鐵行業運行發布會上透露,今年鋼鐵行業的產能可能突破10億噸,目前鋼鐵行業的過剩已經遠遠超出了合理的競爭格局,對上游原材料的議價能力弱,成本無法通過價格傳導至下游,但即使是這樣的惡性競爭局面,截止到10月底,全國粗鋼的日均產量依然維持在193萬噸的高位,全行業產能利用率為70%,這在今年處于經濟中上游的行業中,也算較高水平。產能過剩帶來盲目擴產令市場供求嚴重不平衡,9月至今鋼價反彈,按粗略估計,噸鋼利潤已經提高到200元的水平,鋼廠盈利空間升至年內高點,迅速復產,加上地方政府對鋼鐵行業的保護扶持,整個行業的去產能任重道遠。但高產能造成的供應嚴重過剩是鋼價疲軟的最關鍵因素,具體表現為庫存和價格同步反向變動,庫存難跌,鋼價難漲。
綜合以上分析,從近期公布的宏觀數據可以看出鐵路基建項目成為9月中旬以來提振投資增速的主要推動力,尤其是鐵路基建投資增速再次回到2010年的高點,鐵路投資大幅增加確實對鋼價形成一定支撐,但信心的提振無法造就趨勢性反轉,市場更看重鋼材供應過剩格局的改變,因此從當前統計數據顯示粗鋼產量高企,鋼廠復產熱情提升將致使鋼價陷入弱勢整理。操作上建議,1305合約可于3600-3450區間偏空操作。
一、鋼材價格走勢
1、國際鋼材價格走勢
11月份全球鋼材指數停止漲勢,小幅回落。數據顯示,截止11月26日全球鋼材基準價格指數為116.33,較上月跌0.63%。美國市場價格堅挺,但感恩節期間采購放緩,美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12.09,較上月跌1.36%;歐洲鋼廠普遍提價,但需求沒有明顯改善,歐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04.64,較上月跌3.72%;亞洲市場略有好轉,但后市展望不太樂觀,數據顯示亞洲價格指數為122.81,較上月漲0.84%。分品種方面,板材價格指數為106.3,較上月漲0.3%;長材價格指數為129.07,較上月跌1.9%。
2、國內鋼材價格走勢
國內鋼價在經歷連續兩個月的反彈后,RB1305合約受鋼廠復產熱情提升打壓于11月中旬重新走弱。截止11月28日RB1305合約報收3525,較上月底跌109元/噸,跌幅為3%。現貨市場方面,北方建材依然領跌,但在需求明顯下降的影響下已難搶得太多訂單,可謂殺跌收效甚微,上海8mmQ235高線報價3520元/噸,較上月跌40元/噸;20mmHRB400螺紋鋼為3560元/噸,較上月跌170元/噸。
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內11月份鋼材綜合指數為135.7,較上月跌0.48%,與去年同期相比跌13.94%;長材指數為151.4,較上月跌2.66%,與去年同期相比跌16.62%。
二、經濟環境
1、國際經濟形勢歐盟峰會一如預期無果而終,美國“崖”前博弈
歐盟各國領導人在11月22至23日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會議,商討歐盟未來七年間的預算事宜。然而,此前英國及其北歐盟友所提出的強化歐盟預算減支的措施,卻遭到了歐盟多數其他國家的反對,會談也因此陷入僵局。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在會談料定無果的情況下宣布為期兩天的會議提前結束。歐盟2014-20年的七年預算案將會在明年年初的下一次會議上重新得到討論。歐洲下一階段的關注重心將回到希臘及西班牙等國的受援前景上。
另外,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公布,奧巴馬繼任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市場自然把焦點轉向美國“財政懸崖”。美國兩黨在“財政懸崖”的解決方法上存在較大分歧,一直無法達成協議。市場擔憂,美國或無法再短期內解決該問題,一旦美國明年跌下“懸崖”,其經濟或將再度步入衰退。與此同時,歐盟長期預算計劃也因歐盟成員國意見不統一而無法達成協議,英國希望削減預算支出規模,而歐盟受困成員國則不同意該建議,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市場仍在觀望其態勢。
2、我國經濟形勢
PMI利好數據短暫提振,表面平靜難掩矛盾重重
22日匯豐銀行發布的報告對市場略有提振。報告顯示,11月中國制造業PMI大幅回升,初值達50.4,時隔13個月以來首次重返50榮枯分界線以上,并創下13個月以來的最高。當月中國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為51.3,同樣創下13個月以來最高。分項來看,11月制造業新訂單擴張減速,新出口訂單轉向擴張;就業萎縮減速;積壓工作萎縮減速;出廠價格轉向下降,投入價格加速上漲;采購庫存轉向擴張,成品庫存萎縮減速;采購數量加速擴張,供應商供貨時間拖延加劇,以上種種表明經濟復蘇的動能在年末有所增強。不過,目前市場并非就是風平浪靜,供需矛盾還在加劇,而全球經濟也依舊低迷,且目前正處一年之中的小淡季,近期市場要想走出一波亮麗的行情,還是需要各方面條件的有效配合。
三、鋼鐵市場
1、鐵礦石
11月份國內鋼材市場轉弱,鐵礦石市場終于改變此前一味堅挺的格局,增加了一些價格調整的彈性。在國產礦市場,河北地區鐵精粉價格小幅下跌,每噸跌幅為20元左右,鋼廠采購不積極,后市的價格估計還會穩中有跌。進口礦價也是小幅下跌,63.5%品位印度粉礦的報價在每噸120美元左右,較月內高點同樣有所回落,巴西礦和澳礦的現貨招標資源涌出較多,但鋼廠多持觀望態度,詢盤不積極,市場成交略顯冷清。
相對穩定下來的“供強需弱”的鋼市格局,正在讓市場承壓。鋼廠也處在兩難之間,既想“維穩”托市,又不得不降價促銷。總體而言,市場的持貨成本未來仍有走低的空間,這會進一步削弱對鋼價的支撐力。陰跌走低仍將是鋼市的一個階段性特征。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0月份進口鐵礦石5643萬噸,比上個月減少858萬噸,同比增長13%,增速較9月上升5.7個百分點。10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104.9美元/噸,較9月下降11美元/噸;1-10月累計進口60712萬噸,同比增長8.9%;前10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132.3美元/噸,下跌20.8%。
2、焦炭
11月份國內焦炭現貨價格繼續上揚,主流上漲幅度50-100元/噸,個別地區出現補漲行為,幅度相對較大。據市場了解,經過近兩個月的補庫過程,鋼廠方面焦炭庫存量已稍有回升。此外,隨著十八大的結束,煤礦方面逐步恢復生產,市場煉焦煤供應稍有緩解,加之近期鋼材市場陰跌不斷,致使現如今焦炭價格上漲后勁不足。目前山西地區焦炭價格小幅上揚,河北地區焦炭主消費地焦炭采購價格小漲,華東及西南地區部分焦炭資源大幅補漲,港口地區在出貨量增加的情況下價格上漲35-55元/噸,目前市場整體產銷平衡,焦化企業焦炭庫存繼續保持低位,鋼廠采購積極性稍有減弱。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0月中國出口焦炭5萬噸,環比下降54.55%,同比下降50%;1-10月中國出口焦炭90萬噸,同比減少70.67%。
國內焦炭出口量在2012年一直處于低位徘徊,而焦炭出口均價在400-500美元/噸。出口量價的處于較穩定波動狀態,可見焦炭市場出口達到一定瓶頸期。近幾年,中國焦炭出口量下降后,發展中國家焦炭出口數量大增,而國際焦炭價格優勢顯現,后期中國焦炭出口短期難言利好。
3、海運指數
11月海運市場溫和上漲,中小型船舶回暖帶動市場走高,但較去年同期相比仍處于較弱水準。截止至27日,BDI指數報收于1097點,月環比上漲97點或9.7%。海岬型船震蕩運行,BCI指數單邊下滑。由于鋼廠補庫采購集中造成了鐵礦石運量上升迅速,澳洲鐵礦石發貨量更是達到了近3個月來的高位,但近期發貨量有明顯下滑,一方面由于進口礦市場偏弱運行,供需雙方膠著觀望致使進口活動放緩,另一方面港口壓港情況履現,對運價上行平添阻力。目前,巴西至中國海運費下跌0.189美元/噸,報收于22.096美元/噸;澳洲西岸至中國海運費報收于8.741美元/噸。巴拿馬型船領漲市場,兩大洋地區運價齊齊走高。雖然步入雨季后太平洋地區鎳礦船運活動驟減,但由于國內煤炭庫存不斷下滑再次帶動了煤炭進口活動。目前太平洋地區平均日租金8526美元/天,環比上漲881美元/天;大西洋地區平均日租金8477美元/天,環比上漲2250美元/天。超靈便型船小幅回暖,太平洋地區煤炭船運活動活躍,支撐市場上行,但由于船舶運力龐大,船東爭相低價攬貨致使運費無太大變動;大西洋地區也因南美地區谷物與食糖貨盤增多影響保持上漲態勢。
4、鋼材產量
世界鋼鐵協會發布報告顯示,2012年10月全球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3%,產量為1.261億噸。與9月的1.236億噸相比,增長2%。1-10月,全球粗鋼累計為12.77億噸,同比增長0.7%,WSA的數據來自全球62國家提供的信息,10月,這些國家的鋼產能利用率為76.5%,9月為77.7%,下降1.4%。
而國內方面,自9月份以來鋼材價格反彈正在刺激鋼廠恢復生產,粗鋼產量環比增加主要在于鋼價在9月大幅反彈,鋼廠生產經營狀況好轉。螺紋鋼、熱卷等基礎品種噸鋼毛利能達到300元左右,刺激了鋼廠的生產積極性。10月上旬148座高爐有效容積開工率回升至92%左右。數據顯示,2012年10月國內粗鋼產量回升到5910萬噸,占全球10月份粗鋼產量47%。
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11月上旬重點大中型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63.77萬噸,旬環比增長7.78%,預估,11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95.67萬噸,旬環比增長1.61%。鋼價上漲背景下,鋼廠通過擴大產量來爭取扭虧的意愿強烈,符合市場預期,另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此前鋼廠迫于行情壓力進行減產,8月粗鋼日產量一度回落至189萬噸,為3月份以來的最低值,9月、10月粗鋼日均產量便已回升至190萬噸以上。產能增量明顯,而傳統淡季,終端需求萎縮,老生常談的供需矛盾仍壓制后期行情發展。
5、國內建筑鋼材市場庫存
進入12月鋼材社會庫存有增加的潛在威脅,但是,部分鋼廠的復產熱情依然十分“高漲”,鋼市的供需矛盾或將再次顯現。據監測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鋼廠高爐檢修計劃影響產量30萬噸,而建筑鋼材的計劃檢修影響產量不足5萬噸,通過數據可以看到,高爐或者建材的檢修情況明顯比之前要少,從總量上來看,減產檢修呈現減少的趨勢。數據顯示,至11月23日全國主要城市螺紋鋼庫存為488.6萬噸,較上月降1.37萬噸,降幅為0.2%;線材庫存為118.76萬噸,較上月增5.09萬噸,增幅為4%。
6、進出口
據海關統計,10月份我國鋼材進出口雙雙回落。數據顯示,10月份出口鋼材484萬噸,較9月份減少3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6.7%。1-10月累計出口4578萬噸,同比增長11.8%,較1-9月上升1.6個百分點。10月份我國進口鋼材103萬噸,較9月份減少17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14.2%。1-10月累計進口1155萬噸,同比下降12.2%。
低價優勢延續,10月鋼材出口雖小幅下降但同比增速擴大:從歷史上看,除2009年和2006年外,歷年10月鋼材出口均有所下降,這可能與國慶假期有關。10月鋼材出口雖維持在相對較高水平,但在國際經濟形勢并不明朗的大背景下,短期外需難以出現明顯恢復,綜合考慮10月國外鋼價下跌削弱了國內鋼材的低價優勢,高位出口或難以持續。
7、季節性因素分析
據統計螺紋鋼期貨上市至今數據,RB指數在2009年、2010年、2011年12月份均出現上漲,漲幅分別為6.37%、3.95%、2.79%。雖然12月份正處鋼材市場需求淡季,但往年貿易商囤貨看好后市行情,亦使螺紋鋼期價伴隨庫存增加而上行。但今年鋼市受供應嚴重過剩影響期價恐難延續前幾年的上漲格局。
四、相關行業
1、房地產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前10月房地產市場運行數據。10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4.56,比上月提高0.17點。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環比回落0.25,走低至94.39,沖破7月份低值,創下自統計國房景氣指數以來的新低。
從主要指標的漲幅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持平、景氣指數反彈,而銷售量和房企資金狀況持續向好。開發商的投資熱情仍在底部徘徊,前10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762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5.4%,增速與前9月持平。其中,住宅投資39704億元,增長10.8%,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9%。
10月房企拿地驟減,但市場氛圍依舊活躍。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1~10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765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0%,降幅比1~9月份擴大1.5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5762億元,下降11.8%,降幅擴大0.8個百分點。
10月份樓市成交量略有縮減,1~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787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降幅比1~9月份縮小2.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2%。
2、汽車行業
10月汽車產銷同比增長1.1%、5.3%,前10個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速3.6%,終端剛性需求較穩定。10月汽車產銷分別為158.7萬輛、160.6萬輛,同比增長1.1%、5.3%。前10個月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速為3.6%,增速仍延續小幅增長態勢。從終端情況來看,由于臨近年底,各車企分別加大市場推廣及促銷力度,力沖全年銷售目標。從目前銷售情況來看,首次購車及二次購車等剛性需求仍較穩定,預計今年后兩月仍將保持低速的增長。
從增長速度講,所有的環比都在下降,這種情況與往年的基本走向相同,也符合了金九銀十的基本含義。10月,汽車銷售環比增長為負的0.7個百分點,汽車生產環比增長則為負的4.5個百分點。
不過,10月的同比增長速度都呈現正面,除了MPV市場出現大幅下降以外,其它市場都在增長。其中,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銷同比下降19.22%和7.05%,超乎預期。這對于意欲進入MPV市場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五、小結與展望
轉眼間又步入2012年最后一個月,而對于12月份鋼材價格的走勢,市場看法不一,有人覺得近兩個月在基建的拉動下,年內需求還會有一定的放量,但又有人認為這些基本面還并不足以支撐鋼價走強。而從目前的鋼市行情來看,整體局面趨于弱勢,暫時并未出現鋼價走強的跡象。個人認為鋼廠復產熱情回升,供應過剩壓力將壓過下游需求增加,弱勢整理將成為主基調。
下游需求方面,近期基建投資方面倒是比較可觀的。據了解,鐵道部最近將全國鐵路基建投資由年初計劃的4060億元追加至5160億元;與此同時,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計劃也由年初的5160億元增加至6300億元。同時,多名鐵路系統人士也證實,明年鐵道部暫定全國鐵路的基本建設投資計劃為5300億元,額度略高于今年年初的投資規模。鐵道部一些列的動向似乎給了商家較大的信心,部分商家認為,鑒于四季度的固定資產投資顯著增長,鋼鐵市場需求可能會比前三季度有所回升。
而在房地產方面,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報告顯示,10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35個,比上月增加了4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是房價的代表性指標,而環比數據更能反映價格變動的最新情況。根據報告,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17個,比上月減少7個;環比持平的城市有18個,比上月增加了3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5%。從同比數據看,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56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12個(漲幅均未超過1.5%)。在沉寂了這么長時間之后,商品房房價在年尾出現了上漲,這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場信心。
鋼廠產量方面。11月中旬中鋼協召開的第三次鋼鐵行業運行發布會上透露,今年鋼鐵行業的產能可能突破10億噸,目前鋼鐵行業的過剩已經遠遠超出了合理的競爭格局,對上游原材料的議價能力弱,成本無法通過價格傳導至下游,但即使是這樣的惡性競爭局面,截止到10月底,全國粗鋼的日均產量依然維持在193萬噸的高位,全行業產能利用率為70%,這在今年處于經濟中上游的行業中,也算較高水平。產能過剩帶來盲目擴產令市場供求嚴重不平衡,9月至今鋼價反彈,按粗略估計,噸鋼利潤已經提高到200元的水平,鋼廠盈利空間升至年內高點,迅速復產,加上地方政府對鋼鐵行業的保護扶持,整個行業的去產能任重道遠。但高產能造成的供應嚴重過剩是鋼價疲軟的最關鍵因素,具體表現為庫存和價格同步反向變動,庫存難跌,鋼價難漲。
綜合以上分析,從近期公布的宏觀數據可以看出鐵路基建項目成為9月中旬以來提振投資增速的主要推動力,尤其是鐵路基建投資增速再次回到2010年的高點,鐵路投資大幅增加確實對鋼價形成一定支撐,但信心的提振無法造就趨勢性反轉,市場更看重鋼材供應過剩格局的改變,因此從當前統計數據顯示粗鋼產量高企,鋼廠復產熱情提升將致使鋼價陷入弱勢整理。操作上建議,1305合約可于3600-3450區間偏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