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借高端裝備之船“出海”或更可行
來源:中國冶金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全球著名的財務咨詢機構德勤有限公司發布了題為《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拓展新階段》的最新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制造業的海外拓展已進入由裝備 制造業引領的新階段。2012年前3個…
日前,全球著名的財務咨詢機構德勤有限公司發布了題為《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拓展新階段》的最新行業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制造業的海外拓展已進入由裝備 制造業引領的新階段。2012年前3個季度,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海外并購交易的金額占據中國制造業海外并購交易總額的45%,海外并購已經成為全球金融危機 以來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式。中國裝備制造企業還關注全球化戰略目標,在海外打造完整的產供銷經營鏈,形成在海外的第二生產基地,以實現在短期 內搭建全球生產和銷售渠道的目標。在這個階段中,被并購企業的選擇地除了西歐、北美以外,開始出現波蘭、捷克等東歐國家的身影。
德勤中國制造業組聯席領導人楊瑩表示,中國制造業的出口曾主要以小商品和紡織制品為主,但是從2000年以來,機械以及運輸設備出口比重快速增長并大 幅超越紡織制品,到2011年底已經占據中國出口總額的47%。這見證了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與成熟,中國出口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的趨勢。
鋼鐵業面臨“借船出海”機遇
裝備制造業與鋼鐵行業密不可分。裝備制造業是我國用鋼量最大的下游重點用戶之一。海外并購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式,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 生產基地以及全球生產和銷售網絡的快速搭建,無疑會給鋼鐵企業“借船出海”參與國外市場的競爭帶來機遇,從中長期看,或將拉動對國內鋼鐵的銷售量。
2011年以來,全球經濟頹勢加劇,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鋼鐵市場的需求增長明顯減弱,加上國外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使以往靠直接 大量出口鋼材消化過剩產能的做法已不再可行。鋼鐵產能過剩的矛盾日益凸顯,使鋼材市場價格大幅度下滑。此外,因占資源量70%的鐵礦石市場被國際礦業三巨 頭控制,上游鐵礦石等原料價格依然居于高位,嚴重擠占了鋼鐵行業的利潤,導致中國的鋼鐵企業幾乎全部陷入瀕臨虧損的境地。
楊瑩認為,跟蹤高端裝備制造商“借船出海”,是鋼鐵企業“走出去”更可行的選擇。
可借完善高端裝備供應鏈之力“上船”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海外拓展已進入由裝備制造業引領的新階段,鋼鐵企業如何“借船出海”參與國外市場的競爭?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楊瑩認為,鑒于目前鋼鐵行業的原材料價格昂貴,甚至出現“面粉價格比面包貴”的尷尬局面。從成本上來看,用這么貴的原料,簡單地加工成粗鋼或普通的初 級鋼材產品直接出口,在戰略上是不可取的。因此,鋼鐵企業的出口更應該符合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的趨勢,鼓勵鋼鐵企業跟蹤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海外并購,“借船 出海”是鋼鐵企業“走出去”的更可行選擇。由于企業海外并購后,整合供應商、降低供應鏈交易成本是供應鏈優化的第一個環節,鋼鐵企業可以先從在供應鏈上與 高端裝備制造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做起。
德勤企業并購融資顧問華東地區領導人袁毓東表示,直接向海外出口鋼材,所涉及的關稅、貿易摩擦都很厲害,代價太大。可以通過為高端裝備制造商提供零部件的海外鋼材深加工入手,增強國內企業鋼材深加工業務能力,并逐步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材服務供應商。
今年9月底,武鋼獨家整體收購蒂森克虜伯公司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團,雙方已簽約,并報請雙方監管機構和相應監管部門,待批準后正式進行股權交割。激光拼 焊是通過激光技術將不同型號、不同厚度和不同涂層的鋼材進行焊接,特別是在汽車板上,拼焊板能使汽車車身更為輕便,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駕駛安全度。多年 來,中國鋼鐵企業受專利等因素限制,無法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嚴重依賴國外公司。武鋼并購的蒂森克虜伯公司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團是一家全球化公司,包括分布于 德國、瑞典、美國、墨西哥、意大利、土耳其和中國等7個國家的14家全球化生產銷售工廠。該激光拼焊集團還是激光拼焊板的發明制造商,掌握幾十項獨有核心 技術,占有全球市場份額的40%左右。袁毓東認為,若該項并購一旦交割成功,武鋼便將成功實現“借船出海”,由國內鋼鐵企業一躍成為全球布點的鋼鐵企業。
德勤中國制造業組聯席領導人楊瑩表示,中國制造業的出口曾主要以小商品和紡織制品為主,但是從2000年以來,機械以及運輸設備出口比重快速增長并大 幅超越紡織制品,到2011年底已經占據中國出口總額的47%。這見證了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與成熟,中國出口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的趨勢。
鋼鐵業面臨“借船出海”機遇
裝備制造業與鋼鐵行業密不可分。裝備制造業是我國用鋼量最大的下游重點用戶之一。海外并購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式,中國裝備制造業海外 生產基地以及全球生產和銷售網絡的快速搭建,無疑會給鋼鐵企業“借船出海”參與國外市場的競爭帶來機遇,從中長期看,或將拉動對國內鋼鐵的銷售量。
2011年以來,全球經濟頹勢加劇,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鋼鐵市場的需求增長明顯減弱,加上國外的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使以往靠直接 大量出口鋼材消化過剩產能的做法已不再可行。鋼鐵產能過剩的矛盾日益凸顯,使鋼材市場價格大幅度下滑。此外,因占資源量70%的鐵礦石市場被國際礦業三巨 頭控制,上游鐵礦石等原料價格依然居于高位,嚴重擠占了鋼鐵行業的利潤,導致中國的鋼鐵企業幾乎全部陷入瀕臨虧損的境地。
楊瑩認為,跟蹤高端裝備制造商“借船出海”,是鋼鐵企業“走出去”更可行的選擇。
可借完善高端裝備供應鏈之力“上船”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海外拓展已進入由裝備制造業引領的新階段,鋼鐵企業如何“借船出海”參與國外市場的競爭?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楊瑩認為,鑒于目前鋼鐵行業的原材料價格昂貴,甚至出現“面粉價格比面包貴”的尷尬局面。從成本上來看,用這么貴的原料,簡單地加工成粗鋼或普通的初 級鋼材產品直接出口,在戰略上是不可取的。因此,鋼鐵企業的出口更應該符合向高附加值產品轉移的趨勢,鼓勵鋼鐵企業跟蹤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海外并購,“借船 出海”是鋼鐵企業“走出去”的更可行選擇。由于企業海外并購后,整合供應商、降低供應鏈交易成本是供應鏈優化的第一個環節,鋼鐵企業可以先從在供應鏈上與 高端裝備制造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做起。
德勤企業并購融資顧問華東地區領導人袁毓東表示,直接向海外出口鋼材,所涉及的關稅、貿易摩擦都很厲害,代價太大。可以通過為高端裝備制造商提供零部件的海外鋼材深加工入手,增強國內企業鋼材深加工業務能力,并逐步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鋼材服務供應商。
今年9月底,武鋼獨家整體收購蒂森克虜伯公司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團,雙方已簽約,并報請雙方監管機構和相應監管部門,待批準后正式進行股權交割。激光拼 焊是通過激光技術將不同型號、不同厚度和不同涂層的鋼材進行焊接,特別是在汽車板上,拼焊板能使汽車車身更為輕便,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駕駛安全度。多年 來,中國鋼鐵企業受專利等因素限制,無法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嚴重依賴國外公司。武鋼并購的蒂森克虜伯公司旗下的激光拼焊集團是一家全球化公司,包括分布于 德國、瑞典、美國、墨西哥、意大利、土耳其和中國等7個國家的14家全球化生產銷售工廠。該激光拼焊集團還是激光拼焊板的發明制造商,掌握幾十項獨有核心 技術,占有全球市場份額的40%左右。袁毓東認為,若該項并購一旦交割成功,武鋼便將成功實現“借船出海”,由國內鋼鐵企業一躍成為全球布點的鋼鐵企業。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囧途,出口何在? 下一篇:鋼市“價漲量縮”矛盾難解 產能過剩仍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