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鋼價走勢 市場“漲聲”四起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國主要鋼廠近期不斷發布上調價格的信息,據監測,僅1月5日當天全國有26家鋼廠發布調價信息,均為上漲。19家鋼廠對建筑鋼材價格進行調整,幅度在10-100元/噸。 1月7日,寶鋼股份發布…
全國主要鋼廠近期不斷發布上調價格的信息,據監測,僅1月5日當天全國有26家鋼廠發布調價信息,均為上漲。19家鋼廠對建筑鋼材價格進行調整,幅度在10-100元/噸。
1月7日,寶鋼股份發布“2013年2月份國內銷售價格調整信息”,熱軋、酸洗、普冷、熱鍍鋅、電鍍鋅、鍍鋁鋅、無取向電工鋼等板材產品價格上調80-160元/噸。此次價格漲幅較上一次調價明顯加大。
寶鋼有國內鋼廠“調價風向標”之稱。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13年1月第1周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上漲1.75點。
今年鋼價走勢如何發展,頗受市場關注。記者對此加以深入解析。
跌產能過剩重壓
價格受制于市場供求關系。對于鋼價走勢的分析預測,必須立足于鋼鐵業運行的基本面。深入分析去年鋼鐵業的運行情況,有助于把握好今年鋼鐵市場的脈動。
從鋼材需求方面來看,由于國內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鋼鐵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產業,自然受到一定影響。鋼鐵下游行業用鋼需求趨緩或下降。數據顯示,2012年1至9月,國內機械行業有35%的產品產量下降;船舶業工業產值增速趨緩,2012年1至11月,全國造船完工505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8.2%。
從供給角度來看,鋼鐵產量有所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至11月份,全國累計粗鋼產量為66012.4萬噸,同比增長2.93%。產量居高不下背后是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據工信部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國內鋼鐵過剩產能就超過1.6億噸。
對此,中鋼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鋼材產量的波動直接影響到鋼材價格的波動。從全年的運行情況看,產量控制好的時期,鋼材價格趨穩和有所反彈,但產量上升時價格大幅下滑。由于鐵礦石市場相對壟斷,鋼價下行時其價格下降時間不僅滯后而且降幅小于鋼價。當鋼價上升時,其價格上漲速度與鋼價同步,且漲幅高于鋼價,因此鋼鐵行業的利潤被大量蠶食,鋼產量增加不僅沒有帶來效益的增加,反而是增加了虧損。
因此,在當前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下,鋼鐵行業要努力控制鋼鐵產量,主動減產應該成為行業的共識和統一行動,要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低于制造成本不生產的經營原則。嚴格控制庫存和資金占用,促進供需回歸平衡和鋼材價格合理回升。
漲上升空間有限
從工業增加值走勢看,目前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3個月回升,基本可以確定國內宏觀經濟已經結束下跌周期。通常情況下,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3至4個月之后,鋼材現貨價格真正確立上漲趨勢。從下游需求看,2012年底以來,國內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正在回升,而商品房銷售面積又是領先指標,如果房地產銷售能持續回暖,必然會帶動房地產投資和建設。隨著2013年房地產市場的延續回暖,鋼材價格有望逐步回升。
2013年鋼鐵業仍將處于盈利困難期,但隨著鋼價的筑底回升以及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下行帶來的成本壓力緩解,預計2013年鋼鐵行業整體的盈利狀況將比2012年略有好轉,特別是具備成本競爭優勢和產品差異化優勢的鋼鐵企業將可能率先實現盈利并走出困境。
1月7日,寶鋼股份發布“2013年2月份國內銷售價格調整信息”,熱軋、酸洗、普冷、熱鍍鋅、電鍍鋅、鍍鋁鋅、無取向電工鋼等板材產品價格上調80-160元/噸。此次價格漲幅較上一次調價明顯加大。
寶鋼有國內鋼廠“調價風向標”之稱。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13年1月第1周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上漲1.75點。
今年鋼價走勢如何發展,頗受市場關注。記者對此加以深入解析。
跌產能過剩重壓
價格受制于市場供求關系。對于鋼價走勢的分析預測,必須立足于鋼鐵業運行的基本面。深入分析去年鋼鐵業的運行情況,有助于把握好今年鋼鐵市場的脈動。
從鋼材需求方面來看,由于國內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鋼鐵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性產業,自然受到一定影響。鋼鐵下游行業用鋼需求趨緩或下降。數據顯示,2012年1至9月,國內機械行業有35%的產品產量下降;船舶業工業產值增速趨緩,2012年1至11月,全國造船完工505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8.2%。
從供給角度來看,鋼鐵產量有所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至11月份,全國累計粗鋼產量為66012.4萬噸,同比增長2.93%。產量居高不下背后是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據工信部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國內鋼鐵過剩產能就超過1.6億噸。
對此,中鋼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鋼材產量的波動直接影響到鋼材價格的波動。從全年的運行情況看,產量控制好的時期,鋼材價格趨穩和有所反彈,但產量上升時價格大幅下滑。由于鐵礦石市場相對壟斷,鋼價下行時其價格下降時間不僅滯后而且降幅小于鋼價。當鋼價上升時,其價格上漲速度與鋼價同步,且漲幅高于鋼價,因此鋼鐵行業的利潤被大量蠶食,鋼產量增加不僅沒有帶來效益的增加,反而是增加了虧損。
因此,在當前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下,鋼鐵行業要努力控制鋼鐵產量,主動減產應該成為行業的共識和統一行動,要堅持沒有合同不生產、低于制造成本不生產的經營原則。嚴格控制庫存和資金占用,促進供需回歸平衡和鋼材價格合理回升。
漲上升空間有限
從工業增加值走勢看,目前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3個月回升,基本可以確定國內宏觀經濟已經結束下跌周期。通常情況下,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3至4個月之后,鋼材現貨價格真正確立上漲趨勢。從下游需求看,2012年底以來,國內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正在回升,而商品房銷售面積又是領先指標,如果房地產銷售能持續回暖,必然會帶動房地產投資和建設。隨著2013年房地產市場的延續回暖,鋼材價格有望逐步回升。
2013年鋼鐵業仍將處于盈利困難期,但隨著鋼價的筑底回升以及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下行帶來的成本壓力緩解,預計2013年鋼鐵行業整體的盈利狀況將比2012年略有好轉,特別是具備成本競爭優勢和產品差異化優勢的鋼鐵企業將可能率先實現盈利并走出困境。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如何認知中國鋼市屢次出現的供需悖論 下一篇:鋼價上漲勉強 趨向弱勢盤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