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2月初信貸井噴 央行強調防范通脹風險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業內人士昨日透露,今年2月前三日,四大行信貸投放已經接近2000億元左右,呈井噴式增長。對此,業內專家分析指銀行開年沖刺信貸是慣例,很可能前松后緊。而央行在其官網上發布的去年四季度貨…
業內人士昨日透露,今年2月前三日,四大行信貸投放已經接近2000億元左右,呈井噴式增長。對此,業內專家分析指銀行開年沖刺信貸是慣例,很可能前松后緊。而央行在其官網上發布的去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出對通脹的擔憂,預計“偏松”的格局難以出現。
對于四大行2月初信貸井噴,年初銀行加大信貸投放量屬正常,與往年情況一致。若按照“3322”的投放比列,銀行年初都會放出占全年投放量30%的信貸。此外,春節市場貨幣需求較大也是今年2月初信貸擴大的主要原因。
國內銀行主要是依賴于利差的盈利模式。銀行一季度放出的信貸帶來的是全年的利差收益,所以銀行都在年初搶放信貸規模。同時,目前銀行還普遍面臨利率市場化壓力,未來銀行利差收益可能會放窄。如果今年年初銀行信貸規模較往年有顯著增長,則可能因為銀行搶在年初做大信貸規模,最大化利差收益。
有報道稱,有關銀行已因近期新增貸款超額投放而被央行“約談”,雖然相關銀行否認被“約談”,但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內信貸環境很難出現偏松格局,很可能是前松后緊。而昨晚央行報告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央行在貨幣政策的運用上還將是穩健、審慎為主。
央行在報告中強調,中國經濟發展還面臨著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緩慢,主要經濟體寬松貨幣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加大。國內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夠穩固,部分領域投資沖動持續較強與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相對不足并存,結構不平衡問題仍比較突出,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當前物價對需求擴張仍比較敏感,需要特別關注預期變化可能對未來物價產生的影響。在經濟轉軌發展階段,金融宏觀調控需要始終強調防范通脹風險。
對于四大行2月初信貸井噴,年初銀行加大信貸投放量屬正常,與往年情況一致。若按照“3322”的投放比列,銀行年初都會放出占全年投放量30%的信貸。此外,春節市場貨幣需求較大也是今年2月初信貸擴大的主要原因。
國內銀行主要是依賴于利差的盈利模式。銀行一季度放出的信貸帶來的是全年的利差收益,所以銀行都在年初搶放信貸規模。同時,目前銀行還普遍面臨利率市場化壓力,未來銀行利差收益可能會放窄。如果今年年初銀行信貸規模較往年有顯著增長,則可能因為銀行搶在年初做大信貸規模,最大化利差收益。
有報道稱,有關銀行已因近期新增貸款超額投放而被央行“約談”,雖然相關銀行否認被“約談”,但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內信貸環境很難出現偏松格局,很可能是前松后緊。而昨晚央行報告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央行在貨幣政策的運用上還將是穩健、審慎為主。
央行在報告中強調,中國經濟發展還面臨著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緩慢,主要經濟體寬松貨幣政策的負面溢出效應加大。國內經濟企穩的基礎還不夠穩固,部分領域投資沖動持續較強與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相對不足并存,結構不平衡問題仍比較突出,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當前物價對需求擴張仍比較敏感,需要特別關注預期變化可能對未來物價產生的影響。在經濟轉軌發展階段,金融宏觀調控需要始終強調防范通脹風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2013年:鋼貿曙光或將重現 下一篇:重慶鋼鐵避ST命運 20億補貼遭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