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2012年制造業經濟總體增速放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文章,對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走勢進行了回顧。回顧提到,制造業經濟呈現總體增速放緩的跡象,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呈年初沖高、年中探底、年末回穩的走…
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文章,對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走勢進行了回顧。回顧提到,制造業經濟呈現總體增速放緩的跡象,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呈年初沖高、年中探底、年末回穩的走勢。
歐債危機持續了3年之久,2012年歐債問題仍是貫穿歐洲經濟形勢變化的主線,美國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乏力,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世界實體經濟受到了嚴重沖擊。在外部市場需求不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制造業經濟呈現總體增速放緩的跡象,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呈年初沖高、年中探底、年末回穩的走勢。
一、采購經理指數經濟意義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通過對企業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結果統計匯總、編制而成的指數,它涵蓋了企業采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由新訂單、生產、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主要原材料庫存5個分類擴散指數計算合成的綜合指數。每個分類指數計算采用擴散指數法,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數加上回答不變的百分數的一半。
(一)取值范圍
采購經理指數取值范圍在0至100%之間,50%為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高于50%,表示整體經濟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表示整體經濟處于收縮狀態。
(二)趨勢分析
采購經理指數從50%上升到100%,表明經濟活動中的擴張成分多于收縮成分,擴張成分在逐漸增加,收縮成分在逐漸減少;指數從上限100%下降到50%,說明經濟運行的擴張成分在減少,收縮成分在增加,但經濟仍然處在擴張區間;指數從50%下降,但大于0,表明經濟運行中收縮成分多于擴張成分,擴張成分在減少,收縮成分在增加,經濟處于收縮區間;指數從下限0上升到50%,雖然收縮成分多于擴張成分,但總體經濟中的擴張成分在不斷地增加,而收縮成分卻在逐漸減少,經濟運行向擴張方向運動,但經濟仍處在收縮區間。
采購經理調查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數據波動較大,現發布的所有PMI綜合指數和各分類指數均為經季節調整后的數據。
二、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走勢
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值低于歷史平均水平,僅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年均值,為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以來的次低點。過去一年,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整體呈現前高中低再回升的走勢,顯示出我國制造業經濟回升趨穩。
(一)采購經理指數探底回升
2012年制造業PMI均值為50.7%,低于歷史均值2.1個百分點,低于2007年的最高點4.3個百分點,僅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最低點0.6個百分點,從制造業PMI歷史數據看,我國制造業經濟整體上增速減緩。
2012年1、2月,制造業PMI在51%以下低位運行;3、4月,受天氣轉暖,春節后集中開工等因素推動,制造業PMI有所提升,但顯著低于歷史同期平均水平;4月沖高至年內高點53.3%后,5-7月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呈回落走勢,初現階段性頂部信號;8、9月,制造業PMI更是連續兩個月低于臨界點50%;10-12月,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開始顯現,制造業PMI又重新站到臨界點50%以上,但回升幅度不大。總體上講,在外部市場需求疲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 2012年中國制造業PMI走勢總體偏弱,但在宏觀調控政策持續發力下,第四季度制造業PMI均值升至50.5%,初步探明了制造業經濟階段性的底部。
歐債危機持續了3年之久,2012年歐債問題仍是貫穿歐洲經濟形勢變化的主線,美國和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乏力,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世界實體經濟受到了嚴重沖擊。在外部市場需求不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制造業經濟呈現總體增速放緩的跡象,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呈年初沖高、年中探底、年末回穩的走勢。
一、采購經理指數經濟意義
采購經理指數(PMI),是通過對企業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結果統計匯總、編制而成的指數,它涵蓋了企業采購、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是國際上通用的監測宏觀經濟走勢的先行性指數之一,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
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由新訂單、生產、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主要原材料庫存5個分類擴散指數計算合成的綜合指數。每個分類指數計算采用擴散指數法,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數加上回答不變的百分數的一半。
(一)取值范圍
采購經理指數取值范圍在0至100%之間,50%為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高于50%,表示整體經濟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表示整體經濟處于收縮狀態。
(二)趨勢分析
采購經理指數從50%上升到100%,表明經濟活動中的擴張成分多于收縮成分,擴張成分在逐漸增加,收縮成分在逐漸減少;指數從上限100%下降到50%,說明經濟運行的擴張成分在減少,收縮成分在增加,但經濟仍然處在擴張區間;指數從50%下降,但大于0,表明經濟運行中收縮成分多于擴張成分,擴張成分在減少,收縮成分在增加,經濟處于收縮區間;指數從下限0上升到50%,雖然收縮成分多于擴張成分,但總體經濟中的擴張成分在不斷地增加,而收縮成分卻在逐漸減少,經濟運行向擴張方向運動,但經濟仍處在收縮區間。
采購經理調查是一項月度調查,受季節因素影響,數據波動較大,現發布的所有PMI綜合指數和各分類指數均為經季節調整后的數據。
二、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走勢
2012年,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均值低于歷史平均水平,僅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年均值,為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以來的次低點。過去一年,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整體呈現前高中低再回升的走勢,顯示出我國制造業經濟回升趨穩。
(一)采購經理指數探底回升
2012年制造業PMI均值為50.7%,低于歷史均值2.1個百分點,低于2007年的最高點4.3個百分點,僅高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最低點0.6個百分點,從制造業PMI歷史數據看,我國制造業經濟整體上增速減緩。
2012年1、2月,制造業PMI在51%以下低位運行;3、4月,受天氣轉暖,春節后集中開工等因素推動,制造業PMI有所提升,但顯著低于歷史同期平均水平;4月沖高至年內高點53.3%后,5-7月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呈回落走勢,初現階段性頂部信號;8、9月,制造業PMI更是連續兩個月低于臨界點50%;10-12月,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開始顯現,制造業PMI又重新站到臨界點50%以上,但回升幅度不大。總體上講,在外部市場需求疲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 2012年中國制造業PMI走勢總體偏弱,但在宏觀調控政策持續發力下,第四季度制造業PMI均值升至50.5%,初步探明了制造業經濟階段性的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