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1月國內鋼價由降轉升 后市須關注三個問題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月份,受氣候和春節長假的影響,國內市場處于鋼材需求淡季。受市場預期上升的拉動,鋼材社會庫存重新開始增加,鋼材價格由降轉升,預計后期將呈波動上行的走勢。 1月份國內鋼價由降轉升…
1月份,受氣候和春節長假的影響,國內市場處于鋼材需求淡季。受市場預期上升的拉動,鋼材社會庫存重新開始增加,鋼材價格由降轉升,預計后期將呈波動上行的走勢。
1月份國內鋼價由降轉升
1月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7.89點,環比上升2.58點,升幅為2.45%,在連續兩個月下降后出現回升;同比下降11.27點,降幅為9.46%。
長材和板材價格指數均有所上升。1月末,CSPI長材指數為109.47點,環比上升2.77點,升幅為2.60%;板材指數為108.41點,環比上升2.67點,升幅為2.53%。與去年同期相比,長材指數下降14.97點,降幅為12.03%;板材指數下降7.29點,降幅為6.30%。
長材價格由降轉升,板材價格繼續上升。1月末,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中,高線、螺紋鋼和角鋼等長材價格均由降轉升,環比分別上升75元/噸、82元/噸和88元/噸;中厚板、熱軋卷板、冷軋薄板和鍍鋅板等板材價格繼續上升,且升幅有所加大,環比分別上升181元/噸、118元/噸、117元/噸和51元/噸;熱軋無縫管價格環比上升63元/噸。
鋼材價格呈現波動上行走勢。1月份,國內鋼材價格總體呈現上升的走勢。從各周情況看,前三周逐周上行,第四周小幅回落。進入2月份,鋼價繼續呈上升走勢,截至2月第二周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已升至109.75點,是自去年7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經濟回升和成本高企支撐鋼材價格
1月份是鋼材需求淡季,國內市場供需兩端均呈低位運行態勢。受春節后市場預期上升的拉動,鋼價呈現小幅回升的走勢。
制造業保持增長,市場預期有所增強。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現“有質量的經濟增長”的要求,2013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為“穩增長”和“調結構”并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去年12月份發布的《經濟藍皮書》預測,隨著“穩增長”各項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漸顯現,我國宏觀政策還有較大的調控空間,預計2013年我國經濟將實現平穩、溫和的增長,GDP增速將在8.2%左右,高于去年7.8%的增長水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4%,雖然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但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在50%以上。其中,新訂單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分別升至51.6%和50.1%,環比分別上升0.4個和2.8個百分點,表明需求基礎逐漸鞏固,市場信心有所增強。從總體上看,盡管國內鋼材市場正處于需求的淡季,但受后市預期上升影響,鋼材價格將呈上升走勢。
鋼鐵生產保持較高水平,市場仍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據鋼協旬報統計,1月份,全國粗鋼產量約為5934萬噸;平均日產粗鋼191.4萬噸,環比增加5.4萬噸,增幅為2.9%。另據中國海關統計,1月份,我國出口鋼材492萬噸,環比增加7萬噸;進口鋼材110萬噸,環比增加6萬噸;進口鋼坯4萬噸,環比增加1萬噸;材坯合計折合粗鋼凈出口402萬噸,與2012年12月份持平。按上述數據計算,1月份,我國日均粗鋼供給量為178.4萬噸,環比增加5.4萬噸,環比上升3.1%。目前,國內市場正處于鋼材需求淡季,但粗鋼生產仍保持較高水平。在鋼鐵總量繼續供大于求的局面下,鋼材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原燃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對鋼價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受市場預期和中間商炒作的影響,進口鐵礦石價格呈現快速上漲的態勢,同時帶動國產鐵精粉、煉焦煤、冶金焦和廢鋼價格逐月上漲。1月末,上述原燃材料價格環比分別上漲5.91美元/噸(海關到岸價)、14元/噸、25元/噸、66元/噸和71元/噸,漲幅分別為5.18%、1.41%、1.85%、4.14%和2.60%。原燃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對鋼價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國際鋼價繼續回升
1月末,CRU國際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78.7點,環比上升3.7點,升幅為2.1%,連續第三個月回升;同比下降13.4點,降幅為7.0%。
長材和板材價格均繼續上漲,長材漲幅高于板材。1月末,CRU長材指數為200.5點,環比上升5.9點,升幅為3.0%;板材指數為167.9點,環比上升2.7點,升幅為1.6%,比長材指數漲幅低1.4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長材指數下降17.3點,降幅為7.9%;板材指數下降11.5點,降幅為6.4%。
北美鋼價小幅下降,歐洲和亞洲鋼價繼續上升。
北美市場1月末,CRU北美鋼材價格指數為170.1點,環比下降1.0點,降幅為0.7%。1月份,美國的非農失業率小幅升至7.9%,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消費者信心指數(密歇根大學)為73.9點,環比上升0.9點;制造業PMI為53.1%,環比上升2.9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和存貨指數分別為53.3%和51.0%,均回到50%以上,環比分別上升3.6個和8.0個百分點。1月末,美國粗鋼產能利用率為75.4%,比2012年12月末提高1.5個百分點。此外,1月份,美國成品鋼進口申請許可量初步統計比去年12月份增長31%,其中進口量較多的品種有電鍍鋅鋼帶和薄板,以及熱軋和熱浸鍍鋅鋼帶等。1月份,美國中西部鋼廠的長材出廠價格繼續上升,但漲幅有所減小;板材價格除中厚板繼續上升外,薄鋼板價格由升轉降。
歐洲市場1月末,CRU歐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72.0點,環比上升2.6點,升幅為1.5%,連續第二個月回升。1月份,受德國制造業形勢好轉的影響,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上升;制造業PMI升至47.9%,環比上升1.8個百分點。在歐元區主要國家中,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制造業PMI分別為49.8%、47.8%和46.1%,環比分別回升1.8個、1.1個和1.5個百分點;英國制造業PMI為50.8%,連續兩個月擴張。隨著歐洲制造業的形勢好轉,鋼材需求有所增長。1月份,德國市場主要品種鋼材價格均繼續上升,但升幅比2012年12月份有所減小。
亞洲市場1月末,CRU亞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87.5點,環比上升7.1點,升幅為3.9%,連續第三個月回升。1月份,日本制造業PMI升至47.7%,環比上升2.7個百分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產出指數分別升至44.2%和48.1%,環比分別上升0.9個和3.7個百分點,雖然仍低于50%,但均呈回升的走勢;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制造業PMI分別升至49.9%和51.5%,環比分別上升0.2個和0.9個百分點;印度制造業PMI為53.2%,繼續在50%以上運行;中國大陸的制造業PMI為50.4%,連續第四個月保持在50%以上。1月份,遠東市場主要鋼材品種價格均繼續上升。
后期鋼價將呈波動上行態勢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今年經濟有望延續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回升態勢,鋼材需求將保持增長。同時,受進口鐵礦石、煤炭等原燃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鋼材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動力,但將受到鋼鐵產能過剩、市場供大于求的抑制,呈波動運行態勢。
我國經濟持續回暖,鋼鐵需求將保持增長。受“穩增長”政策措施的影響,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建設,城鎮化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從投資情況看,民生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和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污染治理和資源環境保護、產業結構升級、保障房建設等方面的投資有望進一步加快。從消費情況看,居民收入增長、分配制度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將對消費增長產生重大推動力,從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加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PPI(生產者物價指數)環比上升0.2%,環比走勢由跌轉升。另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1月份,我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7.5%,比去年12月份上升了3.3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環比上升。上述數據表明,在經濟持續回暖的大背景下,市場需求呈上升趨勢,鋼鐵需求將保持增長。
鋼材庫存由降轉升,市場預期有所上升。1月末,全國26個主要鋼材市場5種鋼材(中板、冷軋薄板、熱軋薄板、線材和螺紋鋼)社會庫存量為1354萬噸,比2012年12月末增加166萬噸,增幅為13.93%,是連續10個月環比下降以來的首次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鋼材庫存減少了221萬噸,降幅為14.01%(見表9)。鋼材庫存由降轉升,顯示出市場預期有所上升,市場信心逐步增強。
新增貸款大幅增長,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據央行統計,1月份,全社會融資規模達到2.5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1.56萬億元;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5.9%,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分別高2.1個和3.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增長15.3%,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分別高8.8個和12.1個百分點;流通中現金(M0)余額同比增長4.4%;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4%,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均高0.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3340億元,環比多增6157億元。今年前2個月是鋼材需求淡季,新增貸款大幅增長,將使后期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
后市須關注的三個問題
一是鋼鐵生產水平偏高,市場仍呈供大于求的局面。據鋼協旬報統計,1月份,會員鋼鐵企業的粗鋼日產量為161.23萬噸,環比增加5.43萬噸,增幅為3.5%。按此推算,1月份,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91.42萬噸,環比增加5.44萬噸,增幅為2.9%。由于鋼鐵生產水平偏高,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難以扭轉,鋼價持續回升的壓力較大。
二是國際鋼鐵貿易摩擦頻發,鋼材出口難度進一步加大。去年。我國出口鋼材5573萬噸,占全部鋼材產量的8.3%,對緩解國內市場的供需矛盾發揮了較大作用。進入2013年以來,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分別就我國出口的無縫鋼管和熱軋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隨著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事件增多,今年,我國鋼鐵產品的出口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三是鋼材社會庫存快速增加,對鋼材市場形成壓力。受市場預期上升的影響,鋼材社會庫存呈快速增長的態勢。截至2月初,全國26個城市5種鋼材的社會庫存量比去年末增加了228萬噸,其中螺紋鋼和線材庫存增加了193萬噸。鋼材社會庫存的快速增加,將對后期鋼材市場形成壓力
1月份國內鋼價由降轉升
1月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7.89點,環比上升2.58點,升幅為2.45%,在連續兩個月下降后出現回升;同比下降11.27點,降幅為9.46%。
長材和板材價格指數均有所上升。1月末,CSPI長材指數為109.47點,環比上升2.77點,升幅為2.60%;板材指數為108.41點,環比上升2.67點,升幅為2.53%。與去年同期相比,長材指數下降14.97點,降幅為12.03%;板材指數下降7.29點,降幅為6.30%。
長材價格由降轉升,板材價格繼續上升。1月末,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的八大鋼材品種中,高線、螺紋鋼和角鋼等長材價格均由降轉升,環比分別上升75元/噸、82元/噸和88元/噸;中厚板、熱軋卷板、冷軋薄板和鍍鋅板等板材價格繼續上升,且升幅有所加大,環比分別上升181元/噸、118元/噸、117元/噸和51元/噸;熱軋無縫管價格環比上升63元/噸。
鋼材價格呈現波動上行走勢。1月份,國內鋼材價格總體呈現上升的走勢。從各周情況看,前三周逐周上行,第四周小幅回落。進入2月份,鋼價繼續呈上升走勢,截至2月第二周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已升至109.75點,是自去年7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經濟回升和成本高企支撐鋼材價格
1月份是鋼材需求淡季,國內市場供需兩端均呈低位運行態勢。受春節后市場預期上升的拉動,鋼價呈現小幅回升的走勢。
制造業保持增長,市場預期有所增強。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實現“有質量的經濟增長”的要求,2013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為“穩增長”和“調結構”并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去年12月份發布的《經濟藍皮書》預測,隨著“穩增長”各項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漸顯現,我國宏觀政策還有較大的調控空間,預計2013年我國經濟將實現平穩、溫和的增長,GDP增速將在8.2%左右,高于去年7.8%的增長水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4%,雖然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但已經連續4個月保持在50%以上。其中,新訂單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分別升至51.6%和50.1%,環比分別上升0.4個和2.8個百分點,表明需求基礎逐漸鞏固,市場信心有所增強。從總體上看,盡管國內鋼材市場正處于需求的淡季,但受后市預期上升影響,鋼材價格將呈上升走勢。
鋼鐵生產保持較高水平,市場仍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據鋼協旬報統計,1月份,全國粗鋼產量約為5934萬噸;平均日產粗鋼191.4萬噸,環比增加5.4萬噸,增幅為2.9%。另據中國海關統計,1月份,我國出口鋼材492萬噸,環比增加7萬噸;進口鋼材110萬噸,環比增加6萬噸;進口鋼坯4萬噸,環比增加1萬噸;材坯合計折合粗鋼凈出口402萬噸,與2012年12月份持平。按上述數據計算,1月份,我國日均粗鋼供給量為178.4萬噸,環比增加5.4萬噸,環比上升3.1%。目前,國內市場正處于鋼材需求淡季,但粗鋼生產仍保持較高水平。在鋼鐵總量繼續供大于求的局面下,鋼材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原燃材料價格持續上升,對鋼價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受市場預期和中間商炒作的影響,進口鐵礦石價格呈現快速上漲的態勢,同時帶動國產鐵精粉、煉焦煤、冶金焦和廢鋼價格逐月上漲。1月末,上述原燃材料價格環比分別上漲5.91美元/噸(海關到岸價)、14元/噸、25元/噸、66元/噸和71元/噸,漲幅分別為5.18%、1.41%、1.85%、4.14%和2.60%。原燃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對鋼價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國際鋼價繼續回升
1月末,CRU國際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78.7點,環比上升3.7點,升幅為2.1%,連續第三個月回升;同比下降13.4點,降幅為7.0%。
長材和板材價格均繼續上漲,長材漲幅高于板材。1月末,CRU長材指數為200.5點,環比上升5.9點,升幅為3.0%;板材指數為167.9點,環比上升2.7點,升幅為1.6%,比長材指數漲幅低1.4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長材指數下降17.3點,降幅為7.9%;板材指數下降11.5點,降幅為6.4%。
北美鋼價小幅下降,歐洲和亞洲鋼價繼續上升。
北美市場1月末,CRU北美鋼材價格指數為170.1點,環比下降1.0點,降幅為0.7%。1月份,美國的非農失業率小幅升至7.9%,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消費者信心指數(密歇根大學)為73.9點,環比上升0.9點;制造業PMI為53.1%,環比上升2.9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和存貨指數分別為53.3%和51.0%,均回到50%以上,環比分別上升3.6個和8.0個百分點。1月末,美國粗鋼產能利用率為75.4%,比2012年12月末提高1.5個百分點。此外,1月份,美國成品鋼進口申請許可量初步統計比去年12月份增長31%,其中進口量較多的品種有電鍍鋅鋼帶和薄板,以及熱軋和熱浸鍍鋅鋼帶等。1月份,美國中西部鋼廠的長材出廠價格繼續上升,但漲幅有所減小;板材價格除中厚板繼續上升外,薄鋼板價格由升轉降。
歐洲市場1月末,CRU歐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72.0點,環比上升2.6點,升幅為1.5%,連續第二個月回升。1月份,受德國制造業形勢好轉的影響,歐元區工業信心指數環比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上升;制造業PMI升至47.9%,環比上升1.8個百分點。在歐元區主要國家中,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制造業PMI分別為49.8%、47.8%和46.1%,環比分別回升1.8個、1.1個和1.5個百分點;英國制造業PMI為50.8%,連續兩個月擴張。隨著歐洲制造業的形勢好轉,鋼材需求有所增長。1月份,德國市場主要品種鋼材價格均繼續上升,但升幅比2012年12月份有所減小。
亞洲市場1月末,CRU亞洲鋼材價格指數為187.5點,環比上升7.1點,升幅為3.9%,連續第三個月回升。1月份,日本制造業PMI升至47.7%,環比上升2.7個百分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和產出指數分別升至44.2%和48.1%,環比分別上升0.9個和3.7個百分點,雖然仍低于50%,但均呈回升的走勢;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制造業PMI分別升至49.9%和51.5%,環比分別上升0.2個和0.9個百分點;印度制造業PMI為53.2%,繼續在50%以上運行;中國大陸的制造業PMI為50.4%,連續第四個月保持在50%以上。1月份,遠東市場主要鋼材品種價格均繼續上升。
后期鋼價將呈波動上行態勢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今年經濟有望延續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回升態勢,鋼材需求將保持增長。同時,受進口鐵礦石、煤炭等原燃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影響,鋼材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動力,但將受到鋼鐵產能過剩、市場供大于求的抑制,呈波動運行態勢。
我國經濟持續回暖,鋼鐵需求將保持增長。受“穩增長”政策措施的影響,去年第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建設,城鎮化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從投資情況看,民生工程、城市軌道交通和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污染治理和資源環境保護、產業結構升級、保障房建設等方面的投資有望進一步加快。從消費情況看,居民收入增長、分配制度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將對消費增長產生重大推動力,從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加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PPI(生產者物價指數)環比上升0.2%,環比走勢由跌轉升。另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1月份,我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7.5%,比去年12月份上升了3.3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環比上升。上述數據表明,在經濟持續回暖的大背景下,市場需求呈上升趨勢,鋼鐵需求將保持增長。
鋼材庫存由降轉升,市場預期有所上升。1月末,全國26個主要鋼材市場5種鋼材(中板、冷軋薄板、熱軋薄板、線材和螺紋鋼)社會庫存量為1354萬噸,比2012年12月末增加166萬噸,增幅為13.93%,是連續10個月環比下降以來的首次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鋼材庫存減少了221萬噸,降幅為14.01%(見表9)。鋼材庫存由降轉升,顯示出市場預期有所上升,市場信心逐步增強。
新增貸款大幅增長,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據央行統計,1月份,全社會融資規模達到2.5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1.56萬億元;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15.9%,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分別高2.1個和3.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同比增長15.3%,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分別高8.8個和12.1個百分點;流通中現金(M0)余額同比增長4.4%;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4%,比去年末和去年同期均高0.4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3340億元,環比多增6157億元。今年前2個月是鋼材需求淡季,新增貸款大幅增長,將使后期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
后市須關注的三個問題
一是鋼鐵生產水平偏高,市場仍呈供大于求的局面。據鋼協旬報統計,1月份,會員鋼鐵企業的粗鋼日產量為161.23萬噸,環比增加5.43萬噸,增幅為3.5%。按此推算,1月份,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191.42萬噸,環比增加5.44萬噸,增幅為2.9%。由于鋼鐵生產水平偏高,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難以扭轉,鋼價持續回升的壓力較大。
二是國際鋼鐵貿易摩擦頻發,鋼材出口難度進一步加大。去年。我國出口鋼材5573萬噸,占全部鋼材產量的8.3%,對緩解國內市場的供需矛盾發揮了較大作用。進入2013年以來,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分別就我國出口的無縫鋼管和熱軋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隨著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事件增多,今年,我國鋼鐵產品的出口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三是鋼材社會庫存快速增加,對鋼材市場形成壓力。受市場預期上升的影響,鋼材社會庫存呈快速增長的態勢。截至2月初,全國26個城市5種鋼材的社會庫存量比去年末增加了228萬噸,其中螺紋鋼和線材庫存增加了193萬噸。鋼材社會庫存的快速增加,將對后期鋼材市場形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