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商融資壓力仍持續 4月下旬或有轉機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盡管滬大額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和滬大額商業承兌匯票貼現率處于低位,但銀行方面的政策給市場增加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一方面,近日銀監會下發《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
盡管滬大額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和滬大額商業承兌匯票貼現率處于低位,但銀行方面的政策給市場增加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一方面,近日銀監會下發《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或會受到影響,房地產融資和地方融資都可能受到一定沖擊;另一方面,關于鋼貿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持續發酵,部分地區銀監局發布通知要求對鋼貿企業加強資金風險管理。鋼貿商方面面臨的融資壓力將會持續,后期市場資金面或將有所趨緊。
粗鋼供給量位于高位
2月中旬以來,粗鋼日產量邁入200萬噸/天大關,3月上旬,粗鋼日產量達208.46萬噸/天,創下新高。從歷史規律上看,一般粗鋼產量在5、6月份會達到高點,隨后由于檢修等原因會出現下降。如果歷史重演,那么粗鋼日產量還有一定的上行空間。面臨盈利狀況惡化以及高企的企業庫存,自3月中旬開始,鋼廠開始出現檢修減產的跡象,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06.37萬噸,環比3月上旬下滑1%。但目前看來,檢修的力度比較弱,而且減產勢頭延續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一旦需求放大,不排除供給應聲繼續走高的可能性。
去庫存壓力較大
對2008年迄今的五次螺紋鋼補庫情況進行比較發現:一是補庫時間長,二是社會庫存增量大。前四次補庫時間一般在3個月左右,而補庫量在340萬噸左右。而始于2012年11月,終于2013年3月中旬的螺紋鋼補庫,持續4個月,增量達600多萬噸,是歷年平均補庫量的近一倍。目前社會庫存已經連續兩周下降,但降幅有所放緩,需求釋放強度低于同期。而且從區域來看,庫存減少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而華南和華東地區庫存仍在增加。因此,盡管社會庫存已經出現下降趨勢,但力度有限,后期鋼材市場去庫存壓力比較大,對價格形成較大壓制。
需求釋放力度弱
3月以來,終端需求雖然有所復蘇,但程度低于同期水平。鋼市出現旺季不旺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國五條”的出臺,為市場增添了不確定性,而且在螺紋鋼現貨價格持續走弱的情況下,終端采購商基于“買漲不買跌”心態,普遍采取觀望態度,終端需求釋放力度有限。
總體而言,盡管滬鋼基本面出現改觀的跡象,但在供給量高企、去庫存壓力較大的背景下,緩慢釋放的需求難以對價格提供足夠的支撐。技術上,滬鋼在決定中期能否上漲的20日線遇阻回落,缺乏上漲動力,并跌破去年9月6日以來形成的反彈趨勢線,布林通道開口放大,短期或將維持弱勢。后期能否探底回升,關鍵取決于需求釋放力度。如果清明節后,供需矛盾有所緩和,4月中下旬市場或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