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市弱勢運行局面難以扭轉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粗鋼產量的居高不下,或令市場苦盼的“銀四”行情再次落空。最新數據顯示,4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212.4萬噸,環比增長2.5%,增幅進一步放大。與此同時,鋼材市場在需求不濟以及宏觀面…
粗鋼產量的居高不下,或令市場苦盼的“銀四”行情再次落空。最新數據顯示,4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212.4萬噸,環比增長2.5%,增幅進一步放大。與此同時,鋼材市場在需求不濟以及宏觀面偏空氛圍的帶動下,價格接連下挫,而成交亦是稀疏可見,短期來看,市場弱勢運行的局面或將難以扭轉。
粗鋼產量繼續上升
18日上午,中鋼協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上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為169.7萬噸,環比增長1.3%。預估全國粗鋼日均產量為212.4萬噸,環比增長2.5%,增幅較3月下旬的0.4%進一步放大。而此前鋼企僅在3月中旬有過一次小幅減產,不過這并沒有讓市場供應情況出現改觀,200萬噸以上的粗鋼日均產量始終是鋼材市場揮之不去的“陰影”。
3月份以來,霧霾天氣引發的“環保核查風暴”一度令業內對鋼鐵業減產有所期盼,如今看來,政策的效應可能會面臨打折。據悉,國有的大型鋼企由于環保設備到位而受到的影響較小,相反,一些民營或者小型鋼企則可能因為設備不達標而遭到關停或者減產,不過相對全國整體的鋼鐵生產量,這樣的影響實屬微弱。
為了規范鋼鐵產能,本月11日,工信部下達通知,今年計劃淘汰鋼鐵落后產能1044萬噸。相比于去年1780萬噸的任務量,今年的目標降幅比較明顯,這也是考慮到過去這幾年來鋼鐵落后產能已經淘汰不少的因素。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鋼企為了保持市場份額,紛紛在淘汰門檻上打起了擦邊球,據了解,政策明令淘汰400立方米以下高爐和30噸以下電爐、轉爐,所以鋼企就通過拆小建大甚至瞞報產能等手段做文章,致使全國鋼鐵產量不降反增,行業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
鋼材市場“銀四”恐成泡影
一邊是鋼廠在不斷的加碼生產,一邊卻又是接連下調出廠價,這樣的惡性循環不僅使鋼廠生存舉步維艱,同時也可能使得鋼材市場遲來的“銀四”行情成為泡影。
本月11日,素有鋼廠調價“風向標”的寶鋼,對5月份主要板材品種價格開出平盤,同時對部分穩定的訂貨商給予100-200元/噸不等的“暗補”優惠,而此前寶鋼曾連續5個月漲價,此番調價政策的改變或許也意味著上一輪鋼廠漲價周期基本結束,新一輪降價潮正在開啟。對于鋼材市場而言,鋼廠的降價進一步削弱了成本的支撐,不過短期內還難以真正體現出來,尤其是目前市場上流通較多的是3月份的高價資源,而當時正處于鋼廠出廠價持續上調的周期當中。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全國鋼材綜合交易價格為3891.3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跌0.33%,并且也是連續5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達到1.07%。鋼價的連續下跌仿佛又讓市場對清明節后這波漲勢建立起來的信心又重歸“泡影”,鋼市需求不及預期、宏觀環境偏弱等等是市場難以回避的話題。
去庫存的緩慢一直被市場所詬病。雖然如今鋼材社會庫存環比已經連降四周,不過和去年同期相比,總體降幅較弱,并且熱軋品種庫存甚至仍在接連上升,這也從側面表明了鋼材下游吸納的能力較弱,累及鋼市去庫存的力度。同時,社會庫存的飽和以及鋼廠的加碼生產也直接導致了鋼廠庫存仍在“水漲船高”,中鋼協今日同期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重點鋼廠鋼材庫存總量為1373萬噸,僅次于3月中旬,預計后期隨著這部分庫存的投放,鋼材市場面臨的供應壓力將再次放大。
宏觀方面也同樣不容樂觀。國際市場來看,受到經濟恢復不及預期以及機構的悲觀論調渲染,以黃金、原油、銅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接連下挫,而期螺的走勢自然難以幸免,本周以來累計跌幅達到4.9%。國內方面,3月份用電量、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顯示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經濟回升力度較弱,而這也間接影響了人們對于后期鋼材市場的判斷。雖然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提出了促銷費、穩投資的戰略,不過短期內還難以對市場形成直接受力,后期還將視具體措施出臺的情況而定。
由此也就不難看出,無論是供需還是金融市場的表現,短期對于鋼材市場的影響皆趨于“負面”,并且仍有在不斷惡化的可能。而從往年的歷史數據來看,5、6月份粗鋼產量皆會處于一個相對高點的位置,而今年似乎也并不會例外,這樣一來,屆時鋼材下游需求的釋放力度將會變得尤為關鍵,這也將決定后期鋼材市場的進展方向。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4月上旬,重點企業粗鋼日均產量169.73萬噸,旬環比增長1.28%,全國預估粗鋼日均產量212.39萬噸,旬環比增長2.51%,創出中鋼協統計以來的新高。4月上旬末,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量為1373.34萬噸,較上旬末增加2.78萬噸,庫存增量不大。
鐵礦石價格依然堅挺。據統計顯示,截至本報告期(4月9日-4月15日),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沿海25港)為7053萬噸,較上期減少245萬噸,環比下降3.36%。中國進口品位63.5%的鐵礦石價格指數為141,上漲5個單位;58%品位的鐵礦石價格指數為124,同樣上漲5個單位。商務部上周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周鐵礦石價格上漲0.9%。
業內人士表示,一度走弱的進口礦市場近期走強,在階段性筑底完成以后出現試探性上漲,整體走勢較為堅挺,市場成交不溫不火。受產量、庫存、原料價格高企等多重因素影響,鋼廠的采購策略一直較為保守,但日漸走高的粗鋼產量迅速消耗原料庫存,后期加大鐵礦石采購恐是必然行為,受此影響,進口礦價格或反彈,短期內原料市場走勢或繼續穩中波動。
在產量增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鋼價轉向下跌。據統計顯示,4月3日至16日全國五大品種鋼材價格呈下降趨勢。
分析師認為,一方面是終端需求沒有大的改觀,在成交不暢的情況下,商家對后市的信心正在喪失,轉而追求出貨,降價情況明顯增多;另一方面,前幾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明顯低于市場預期,成為鋼價突然加速下跌的主要外部因素。
對于鋼市的后期走勢,分析師預計,由于全國范圍內將相繼進入雨季,將嚴重影響到戶外工程的施工進度,從而在根本上減少鋼材消化能力,再加上國際國內經濟走勢不容樂觀,IMF再次下調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經濟增速預期,影響到金融市場及大宗商品市場信心,因此,4月下半月的鋼材價格走勢依舊不容樂觀,整體可能呈震蕩趨弱格局,其中板材將明顯弱于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