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商如何從五大環節中獲利
來源:中國冶金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鐵產能過剩,壓縮了鋼材貿易的盈利空間。對于鋼貿商來說,在鋼材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都應尋求利潤點,以實現每筆鋼材利潤的最大化,從而在動態中拓展鋼材經營的盈利空間,保證鋼貿企業在不斷…
鋼鐵產能過剩,壓縮了鋼材貿易的盈利空間。對于鋼貿商來說,在鋼材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都應尋求利潤點,以實現每筆鋼材利潤的最大化,從而在動態中拓展鋼材經營的盈利空間,保證鋼貿企業在不斷發展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從采購、銷售、直撥、庫存、加工這五個環節看,鋼貿商的盈利方式都有哪些?
采購:現金結算還是票據結算保證金采購還是資金全額采購
鋼材采購是鋼材貿易中的最初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在鋼材采購中商家都想尋求最低的價格,但在目前的鋼材市場中,鋼材價格的透明程度已經非常高。鋼材傳統采購模式須要轉變,現代采購模式將反映鋼貿商對鋼材市場各種信息的整合,以及在此基礎上對鋼材價格走勢的預期判斷。鋼貿商在此環節中應注意結算方法和支付方法。
鋼材采購結算是使用現金,還是用票據?這主要取決于市場資金的流動狀況。如果使用票據,首先應考慮票現套利(此種模式是鋼貿商在鋼材市場中創立的,它是利用貨幣市場的銀行承兌、現金與現貨鋼材的不同轉換獲取利差的一種模式)。如果使用現金結算應考慮是否有價格的折扣、發貨時間,以及在鋼材采購過程中,其它相關手續的履行時間。
鋼材采購是保證金采購,還是資金全額采購反映了鋼貿商對市場的價格判斷。一般保證金采購都是在鋼材價格低迷時采用的,這時銷售方極力想把鋼材庫存轉換成現金。如果鋼貿商對鋼材價格的未來上行走勢判斷準確,就可采用保證金方式定購鋼材。這樣既采購到鋼材,又能降低采購成本,若未來鋼材價格上行還可以獲得雙重利潤。
銷售:不同銷售模式的合理運用
目前,我國鋼材市場依舊處于傳統銷售與現代銷售模式的轉換期,有針對性地運用好不同的銷售模式,也會給企業帶來利潤。
訂單預銷模式。此模式是傳統銷售模式較高級的一種模式,先有銷售定單,再選擇采購渠道,是穩定的獲利方式。但在當前鋼材價格一路下滑中,此模式的運用也加劇了鋼材市場價格的波動。目前,鋼貿商為回避鋼材價格下跌的風險,一般采用有定貨再采購,不做鋼材庫存,操作形成“短、平、快”。其中,“短”是從銷售到采購的周期,可能就一天時間;“平”是利潤只有十幾元,有時甚至幾元錢;“快”是能當時發貨的決不拖延一分鐘。這種銷售模式回避了鋼貿銷售中的風險,能夠穩定獲利。
協議結算銷售模式。此模式利用當前鋼材廠商協議中的結算規則,如果鋼材價格一路下跌,鋼貿商會采用上半月平于或低于鋼廠出廠價格快速銷售,下半月利用市場的低迷降低價格銷售,繼而拉低全月平均價格,月末按鋼廠結算價后補獲利。這種操作模式需要鋼貿商對鋼材市場的后期波動、價格走勢有明確的預期,需要其具備較強的市場預測能力。
集成營銷模式。這種模式早就流行于國際市場,但在國內只有少數鋼貿企業在嘗試,收益不菲。不過,這種營銷模式對鋼貿商各方面的要求較高,從企業規模、市場認知度、操作流程的完善和人員素質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這種大物流形式還須結合我國鋼鐵行業的特點,設計不同領域、多角度的銜接流程,包括鋼材上中下游、相關資本市場、貨幣市場等。
直撥:減少入庫、降低物流費用
鋼材直撥包括了鋼材采購與銷售兩大環節,一般是采用就廠、就庫直接撥付的方式,它減少了鋼材商品再入庫的過程,降低了商品的物流費用,加速了資金周轉。
庫存:根據價格走勢和下游需求及時調整
隨著鋼材產能過剩,鋼貿商做鋼材庫存的意愿不斷下降。但作為鋼貿商,為保證對下游的正常銷售,必須建立正常周轉庫存。庫存的規模與企業鋼材商品銷售渠道的長短、鋼材商品的結構等有直接關系。這就要求鋼貿商根據市場價格走勢和變化以及下游的需求及時調整庫存。另一個做庫存的依據是,當價格跌破鋼材生產成本較深時,鋼貿商應果斷建立鋼材庫存,等待鋼材價格的回升。
加工:銷售升級的首選之路
鋼材加工已成為鋼材貿易盈利的一個方向。做好鋼材加工,應成為鋼貿商鋼材銷售升級的首選,但須根據本區域下游終端消費需求確定鋼材加工規模、加工深度、加工種類等,同時還要結合鋼材市場價格變化情況采取不同的加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