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量為何“跳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沒有需求就沒有生產。今年一季度中國鋼鐵產量所以大幅跳增,主要緣由同期鋼材需求全面回暖。如果不發生世界經濟二次衰退,預計全年中國粗鋼產、需量(需求中含直接出口,下同)都將超過7.5億…
沒有需求就沒有生產。今年一季度中國鋼鐵產量所以大幅跳增,主要緣由同期鋼材需求全面回暖。如果不發生世界經濟二次衰退,預計全年中國粗鋼產、需量(需求中含直接出口,下同)都將超過7.5億噸,同比增長7%以上,可能不是微弱增長格局。
一、首季中國粗鋼產量大幅跳增
今年一季度,中國鋼鐵產量呈現強勁增長態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一季度累計,全國粗鋼產量1.92億噸,同比增長9.1%,再次逼近兩位數增長水平,比去年同期提速6.6個百分點;同期鋼材產量為2.46億噸,同比增長12.3%,提速5.8個百分點。
主要鋼材品種產量中,鋼筋同比增長12.1%,線材增長11.9%,中板下降6.4%,低于平均增長水平;焊接鋼管增長18.2%,中小型鋼增長21.5%,鐵道用鋼材增長28.1%,、特厚鋼板增長45.6%,保持較高增長水平;各類薄板、鍍層板、鋼帶等,同比增幅大體在10%左右。
據此測算,如果不出大的意外,2013年全年粗鋼產量將超過7.5億噸,向8億噸靠攏。如果全年中國粗鋼統計產量達到或超過7.5億噸,那么實際產量就不會少于8億噸,按照目前9.7億噸粗鋼產能測算,產能利用率在80%左右,處于合理水平,過剩狀況并不嚴重。
中國粗鋼產量的快速增長,意味著對于鐵礦石需求,尤其是進口高品位鐵礦石需求的大幅增加。受其影響,一季度中國鐵礦石進口量達到1.8億多噸,與此同時,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出現下降。到3月上旬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6654萬噸,已經降至2010年1月中旬以來的最低水平。
二、產量跳增主要緣由需求回暖
沒有需求就沒有生產。一季度中國粗鋼及鋼材產量所以大幅跳增,首要支持因素在于實體經濟需求回暖。今年一季度統計數據已經公布,總體來看喜憂參半,喜大于憂。雖然7.7%的GDP增速比去年四季度繼續回落,也低于先前預期,但高于今年7.5%的計劃目標,并比去年二、三季度水平提速,因而總體趨勢依然向好。同時,一些與鋼材消耗更為密切的經濟數據指標較為亮麗。
首先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高水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0.7%),增速與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全年加快0.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中,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2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9%),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比上年全年加快4.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21.1%,增速同比加快1.2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近10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保持較高水平,成為推動一季度鋼材需求回暖的重要因素。
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后勁來看,有兩大因素要引起關注:一是自2012年四季度以來,國家發改委陸續批復了總額數萬億元的投資項目,重點涉及到軌道交通、公路、機場等基建項目建設。隨著上述項目的陸續開工,其對于鋼材需求的刺激效應還會進一步顯現出來。二是“新國5條”對于住宅建設的推動作用。如果“新國5條”真能落實到位,增加一線城市普通住房供應,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規劃建設,勢必強化各方面的住房建設,增加鋼材總量需求。
其次是制造業繼續擴張。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雖然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回落0.5個百分點,但從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到今年3月份,已經連續6個月保持在50榮枯線以上,而中國3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為51.6,達到11個月來的新高。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保持擴張態勢,顯示企業信心較強,預計下一階段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將逐步回升。
主要耗鋼性制造業產品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增長均超10%,總體表現好于預期。其中3月份,產銷均超20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一季度累計,全國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3.5%,比去年同期提速13.5個百分點;工業鍋爐同比增長24.5,比去年同期提速21個百分點;金屬切削機床下降9%,民用鋼質船舶下降13.1%,都比去年同期減速。總體來看,制造業耗鋼情況要好于上年。
再有是出口貿易大幅增長。今年中國鋼材需求形勢特點之一,在于外需強于內需,包括直接出口與間接出口兩個方面。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值同比增長是13.4%,遠遠高于去年全年外貿6.2%的增長水平。主要商品出口中,1季度全國出口鋼材1443萬噸,同比增長18.8%。其中1月份出口492萬噸,同比增長31.9%;2月份出口424萬噸,同比增長25.7%;3月份出口528萬噸,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24%。從中國鋼材間接情況來看,前2個月全國出口機電產品1878.1億美元,同比增長20.1%,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7.5%。
預計受到世界經濟復蘇、國內促進出口政策效應釋放、企業信心增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2013年全年鋼材直接出口量有可能達到或接近5000萬噸,高出上年水平。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出口經理人指數連續第四個月環比在提升,為38.2,較2月份的調查提升了0.3,表明中國外貿出口的形勢有望繼續好轉。今年廣交會上,在總體形勢好于上年的大前提之下,不同外貿出口行業的反應并不完全一致,在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則較為悲觀的同時,其中耗鋼較多的機電行業普遍感受到了“春意”,機電產品出口景氣指數和信心指數均為向好。經機電商會測算,第113屆廣交會機電產品出口景氣指數為53.6,高于第112屆廣交會景氣指數的45.6,機電產品出口信心指數為61.9,高于景氣指數8.3個點,表明機電企業出口企穩回升,企業對未來出口較為樂觀。所有這些,均預示2013年中國間接鋼材出口形勢會好于上年。
最后是金融機構貸款顯著增加。今年一季度,全國銀行的中長期貸款投放也明顯增加,到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0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個和1.9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人民幣貸款增加2.7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6萬億元,同比多增515億元。新增貸款大幅上升,從一個側面表明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正在平穩增長,有利于鋼材市場升溫。
受到上述幾個方面的影響,初步測算,今年前3個月中國粗鋼需求(含直接出口與補充庫存,下同)同比增幅不低于7%,不是所謂微弱增長。據此測算,2013年全年同口徑粗鋼需求量將達到或超過7.5億噸,全年增幅有可能達到5%—8%,明顯超出先前一些機構2%左右預測值,完全不是什么微弱增長局面。
三、產量跳增對于市場價格形成很大壓制
雖然一季度中國粗鋼需求增長超出預期,出現全面回暖,但由于同期產量以更大力度跳增,超出了需求消化能力,對于去年四季度到春節前的價格回升形成很大壓制,致使一季度國內鋼材價格先揚后抑,總體水平低于去年同期。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主要市場鋼材價格指數(月末結點數據)同比下降10%左右,上海螺紋鋼主力合約價格也一度跌破3800元/噸關口。受其影響,中國鋼鐵企業利潤嚴重滑坡,甚至出現虧損。據有關資料,到3月中旬公布2012年報的20家鋼鐵企業合計虧損84億元,比較2011年94億元的利潤大幅下降。預計全年利潤形勢亦不容樂觀,能夠呈現低利局面已屬不易。
四、價格走低有利于遏制產能過剩
現階段中國鋼鐵產能過剩,供大于求,其實都是過去暴利“惹的禍”。曾幾何時,中國鋼材價格與鐵礦石價格輪動上漲,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上調價格。高價位之下,全國鋼鐵行業(重點大中型企業)一年實現利潤過千億元,年度利潤增幅5成左右,利潤率超過20%,在國內5大利潤行業中排名老二,占據整個工業利潤比重1成以上。有觀點戲稱當時鋼鐵企業就是一個“印鈔機”,完完全全一個暴利行業。受其影響,社會各方面投資大量向鋼鐵行業集中,粗鋼產能迅速膨脹,形成鋼材市場巨大壓力。因此,目前國內鋼材價格走低,鋼鐵企業利潤急劇滑坡,甚至出現大面積虧損,實際上有利于遏制各方面鋼鐵領域投資,有利于遏制鋼鐵產能過快膨脹,有利于鋼鐵企業兼并重組,這實際上是淘汰落后產能的殺手锏,符合長遠、健康發展方向,應該樂觀其成,而不要動輒予以補貼。據有關資料,滬深兩市35家鋼企,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別得到政府補助13.43億元和30.57億元,補貼增長幅度高達127.6%。這種做法背離產業政策,將會加劇產能過剩。
五、經濟繼續減速可能引發促增長措施
在一季度鋼材需求回暖的同時,國內外宏觀經濟也顯露復蘇勢頭不穩定跡象。這不僅表現為前面所提到的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意外放緩,還表現為一季度工業增加值數據也不理想,尤其是4月匯豐銀行中國PMI初值僅為50.5,比3月份終值回落1.1個百分點,而且低于預期,中國制造業減速勢必引發鋼材市場新的擔憂。與此同時,全球經濟的復蘇也不盡如意。為此境外機構相繼調低了中國、美國、歐元區的經濟增長數值。其中世界銀行對于中國GDP2013年增速下調至8.3%,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則由前期的8.4%預測值,下調至7.8%。如果年內中國GDP繼續減速,全球經濟復蘇再次出現大麻煩,勢必會對鋼材需求產生負面沖擊。受其影響,全國鋼材價格低迷、鋼鐵企業不佳盈利狀況,短時期內難以改觀。
由于國內外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下行風險依然存在,預計決策部門下階段有可能推出更有力的穩增長措施,譬如加大對國內投資與消費的刺激。在發達國家普遍實施極度寬松貨幣政策、境外“熱錢”大量涌入的情形下,如果宏觀經濟繼續減速,也不排除意外降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