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政策紅利期鋼反彈“曇花一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擴大流動性規模的“外敷良藥”僅能在供應端起到稀釋產能過剩的作用,重啟政策扶持的“內服沖劑”卻能有效刺激需求端回升,消化積壓庫存。依靠“外敷內用”的方子可以緩解產業鏈供需矛盾,…
擴大流動性規模的“外敷良藥”僅能在供應端起到稀釋產能過剩的作用,重啟政策扶持的“內服沖劑”卻能有效刺激需求端回升,消化積壓庫存。依靠“外敷內用”的方子可以緩解產業鏈供需矛盾,鋼價中期反轉行情才能真正到來。
歐元區經濟再度走弱及美聯儲萌生縮小寬松規模之意奠定了近期美元強勢格局,國內工業品盡皆告別反彈重歸弱勢狀態。周二螺紋鋼主力1310合約承接跌勢繼續下探,并創出今年春節以來新低。在缺失政策紅利扶持的環境下,又面臨流動性寬松預期搖擺不定,產能過剩弊病,滬鋼仍將延續振蕩探底格局。
流動性峰值初顯,政策紅利缺失
隨著美國經濟穩步增長,就業市場日趨復蘇,債市和股市齊漲的繁榮景象開始令投資者擔憂美聯儲收緊刺激政策為時不遠。上周五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重提退出量化寬松建議無疑給市場帶來陣陣寒意,流動性峰值初顯,寬松規模逐漸進入收縮期導致商品市場做多熱情銳減。
與此同時,本周一公布的國內經濟數據均不樂觀,與此前4月官方PMI環比回落、PPI連續14個月負增長的表現較為吻合,驗證了國內經濟弱復蘇態勢愈發明顯。其中素有鋼市“風向標”之稱的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不及預期,今年前4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20.6%,比前3個月回落0.3個百分點,嚴重弱化了政府支出推動鋼價回升的良好預期。此外,市場盼望的城鎮化會議也因政府高層對規劃草案不滿意而一推再推,想象空間日趨模糊誘發資金關注度逐漸減弱,并最終導致鋼價走強有心無力。
鋼廠供應無節制,庫存高企令人憂
與往年相比,今年國內鋼市去庫存節奏過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策扶持預期減弱,終端需求較差,另一方面是鋼廠無節制地生產。據中鋼協最新數據,全國4月下旬粗鋼日均產量為212.87萬噸,兩個月內第三次刷新歷史高點。鋼市嚴重供大于求的現象給社會庫存造成巨大壓力。截至5月10日當周,全國主要城市螺紋鋼庫存為914.3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5.49%。“兩高一低”的處境令鋼材期現價差不斷拉大,也迫使國內多數鋼廠調低鋼價。其中寶鋼在結束連續5個月的平盤暗補策略后,不得不宣布下調6月主要鋼材產品售價。除非鋼廠能大幅減產,否則,國內鋼價難言見底。
去產能非易事,產業鏈弊端難消除
截至5月3日,唐山鋼廠高爐開工率為97.42%,周環比增長0.65%,直逼今年2月1日創下的歷史新高98.65%。鋼企之所以減產意愿不強,是因為對資金鏈斷裂心存擔憂。目前鋼鐵行業資金鏈緊繃,許多鋼廠背負著大量銀行貸款,而掌握生殺大權的銀行一旦發現哪家鋼廠高爐關閉,就會對該廠盈利能力產生質疑,進而影響其后續貸款審批和發放,這勢必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整個資金鏈斷裂,最終令企業陷入破產絕境。對于鋼廠而言,目前保證資金鏈不斷是首要任務,利潤并不是最重要的。在生死溫飽尚難保全的情況下,產業轉型升級更是力不從心,去產能和去庫存艱難是產業鏈病痛的根本原因。未來鋼市供需不平衡仍將惡化,鋼價難以獲得持續上漲動力。
擴大流動性規模的“外敷良藥”僅能在供應端起到稀釋產能過剩的作用,重啟政策扶持的“內服沖劑”卻能有效刺激需求端回升,消化積壓庫存。依靠“外敷內用”的方子可以緩解產業鏈供需矛盾,鋼價中期反轉行情才能真正到來。因此,在缺失政策扶持紅利的環境下,國內鋼企難以走出困境,期鋼反彈僅“曇花一現”,未來仍將延續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