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身陷“囚徒困境” 癥結在于產能過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報道,中國鋼鐵業正陷入越虧損越生產的“囚徒困境”中,而隨著鋼材需求轉入消費淡季,鋼鐵業“洗牌元年”大幕或就此拉開。 中國螺紋鋼和長材價格已經跌至2009年初時的水平,加之以高…
據報道,中國鋼鐵業正陷入越虧損越生產的“囚徒困境”中,而隨著鋼材需求轉入消費淡季,鋼鐵業“洗牌元年”大幕或就此拉開。
中國螺紋鋼和長材價格已經跌至2009年初時的水平,加之以高企的成本,目前生產一噸螺紋鋼按照現金成本核算可能基本打平,但此前虧損額每噸最高一度達到200-300元,且目前亦不排除部分鋼廠仍在使用高價鐵礦石庫存而導致的成本上升。
“現在行業對產能過剩,產量過高都有共識,鋼廠也都這么認為,但落實到每一家鋼廠,誰都不愿意減產,就像囚徒困境一樣。”我的鋼鐵網信息總監徐向春稱。
中國鋼材價格低迷、產能過剩、負債重壓已經是壓在中國鋼鐵業身上的三座大山,然而,就在旺季不旺的鋼材消費即將轉入淡季之時,中鋼協測算的最新粗鋼日產量居然創紀錄新高。
此前,中國經營報報道稱,鋼鐵行業負債超三萬億,鋼鐵業遭遇五年來最艱難時期。
“大家都撐著呢,不行也得撐著,打腫臉充胖子也得撐著,否則死的更快。”一位鋼貿企業人士坦言。
實際上,今年鋼材消費旺季的需求狀況并不是很差,從環比數據和季節性的需求來看,鋼材消費是緩慢增加的,尤其是4-6月份,鋼材消費確實是不錯,這直接導致鋼材庫存的下降。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2013年5月,22個城市五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全部下降,其中線材、螺紋鋼庫存下降幅度較大。本月鋼材社會庫存1415.77萬噸,環比減少135.25萬噸,下降8.7%。
但徐向春強調,市場的癥結在于產能過剩,過剩的產能成為籠罩在鋼鐵業頭上的濃重陰霾,因需求刺激鋼廠加速生產,令本應下降更快的庫存放慢步伐,亦同步壓縮了鋼鐵企業本應獲得的利潤空間。
而考慮到可能出臺的城鎮化規劃可能提供的鋼材需求空間,鋼鐵業不排除出現淡季不淡的情況令鋼價出現反季節小幅反彈,但多數受訪行業人士和分析師都對未來1-2月的鋼材需求增長感到希望渺茫。
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城鎮化支出6.5萬億美元的計劃遭遇波折,因為高層領導人擔憂再一次的大規模支出可能推高地方債務并吹大地產泡沫。
大鋼廠紛紛下調鋼價令淡季氛圍愈加明顯。訂單滑落及需求持續不振,已迫使鋼企不得不下調產品出廠價格。國內板材行業風向標的三大鋼廠(寶鋼、武鋼和鞍鋼)均已對其6月份價格做出了下調,中國最大民營鋼企沙鋼對其產品價格繼續作出下調。
高負債或啟動“洗牌元年”
而在壓迫鋼鐵業的多重大山中,高負債率可能成為壓倒鋼鐵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估算,現在鋼鐵行業平均負債在67-68%,而這兩年擴張快的中小鋼企情況會更糟糕,有些企業負債高達80%,甚至有90%以上的。
“如果下半年需求沒有太大改觀,今年可能就會有企業撐不住,但不會是大規模的,應該還是個別企業。”徐向春坦言。
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現在鋼鐵行業是繃得比較緊的時期,鋼材價格仍在下跌通道中,而鋼企卻還在開足馬力生產,一旦需求無法跟上,就會令破產洗牌變成現實。
簡單假設下,一個500萬噸高爐的鋼廠,一個月生產40萬噸的粗鋼,如果一噸虧200元,那么一個月就要虧近億元,還不算成本和其他費用在其中,如果連續虧半年到一年,可能虧掉近10個億,而鋼企目前造血功能很弱,銀行很難提供貸款,政府也沒有補貼,資金鏈一旦斷裂就很可能導致破產。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企加快“走出去”或轉移一批過剩產能 下一篇:熱軋卷去庫存為何“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