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國鋼價反彈力度疲弱的背后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本周二,國內鋼材市場出現大面積的止跌反彈行情,但從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成交再次遇阻,向高價位靠攏的資源出貨量明顯下滑。分析認為,本次鋼價反彈,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試探性行為,一方…
本周二,國內鋼材市場出現大面積的止跌反彈行情,但從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成交再次遇阻,向高價位靠攏的資源出貨量明顯下滑。分析認為,本次鋼價反彈,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試探性行為,一方面是對此前兩周鋼材價格的超跌后修正性整理需要,另一個方面則是宏觀面利好消息刺激所致;然而時間來到6月份,在傳統的鋼材銷售淡季中,又有國家強調的不出臺經濟刺激計劃為大背景,加上上游鋼廠限產也才剛剛出現苗頭,鋼材市場走勢就此出現階段性反彈行情的可能性不大,近期在各方博弈中,價格震蕩反復調整是大概率事件。
6月4日(周二)國內主要城市鋼材價格反彈明顯,主流鋼廠線螺報價試探性上漲20元/噸左右,部分小廠螺紋鋼資源更是快速回升至3100元/噸,較上周末大漲近200元/噸;與此同時,熱軋板卷等部分板材報價也是大幅反彈70元/噸上下。據市場實時監測顯示,25mm三級螺紋鋼均價3471元,漲9元;6.5mm高線均價3465元,跌2元;5.5mm熱軋均價3446元,漲2元;1.0mm冷板均價4565元,跌27元;20mm中厚板均價3564元,跌8元;1.0mm鍍鋅均價4719元,跌5元;0.47mm彩涂均價5444元,持平;2.5*145帶鋼含稅3190元,漲30元;3.75mm焊管均價3650元,跌23元;108*4.5mm無縫管均價4355元,跌5元;25#工字鋼均價3806元,跌14元;25#槽鋼均價3590元,跌9元;5#角鋼均價3637元,跌10元;200*200H型鋼均價3610元,跌10元。轉眼之間,長期處于下跌通道中的鋼材市場幾乎在一夜之間就突現反彈活力。
比較怪異的是,上周末時分,國內主流鋼廠才剛剛大幅下調了最新一期的出廠價,其中沙鋼對6月份熱軋卷、中厚板出廠價分別下調300元、200元/噸,對6月上旬高線、螺紋鋼、盤螺等建筑鋼材出廠價分別下調200~250元/噸,其余主要長材生產企業均對新一期線螺價格大幅下調170~270元/噸不止。在此之前,寶鋼、武鋼、鞍鋼等主要板材企業,對6月份冷熱軋等板材出廠價大幅下調100~200元/噸不止,預計本月上旬末開始,寶鋼等主流鋼廠對7月份板材出廠價以繼續大幅下調為主。盡管鋼廠持續大幅度下調鋼價,但現貨鋼價與鋼廠價依舊存在150元/噸左右的倒掛,F貨市場在鋼廠全面下調出廠價之際對鋼價進行全面的試探性反彈;顯示超跌回升意圖強烈。
但是,當前鋼材市場所面臨的整體環境,并找不到足夠的能支撐鋼材價格就是進入反彈行情的理由。
首先來看供求因素方面。盡管最近統計資料顯示,包括燕鋼在內的多家鋼廠限產檢修的情況有所增多,但鋼廠限產才剛剛出現苗頭,實質上影響產量至少得在6月下旬或七月份。當前上游鋼廠產量依舊高位,加上數據顯示鋼廠內部庫存增加,鋼廠新一期調價政策讓利于市場,其主要是為了去庫存,近期向現貨市場的發貨量明顯增加;在供應壓力仍高的同時,下游需求釋放降速也較為明顯,上周鋼市去庫存環比降低;隨著全國范圍的高溫多雨延續,建筑鋼材需求減弱的跡象明顯。板材需求也因5月制造業依舊低于枯榮線繼續疲軟,盡管新訂單指數低位回升,但夏季作為制造業生產淡季,難以拉動需求實質性釋放。
其次來看成本因素方面。5月份以來,進口鐵礦石,鋼坯等原材料市場走跌明顯,進口礦跌至110美元上下,鋼坯跌破3000元以下,對現貨鋼價的支撐力度進一步減弱。加上近期國內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持續回升,供應壓力大增下,原材料市場短期反彈的難度較大。
第三來看宏觀因素方面。5月份中國制造業PMI數據出現中國官方數據和匯豐銀行數據繼續打架的對撞情況,這種情形在以往也出現過,主要是因為參考樣本差異,官方數據主要來自大中型國有企業,而匯豐銀行數據則來自于底層的中小民營企業,很顯然,中小民營企業更能快速的反應經濟市場的變化?傮w而言,國內經濟回暖動力不足,對鋼材需求繼續行程壓制,舊的刺激消費政策退出,中央強調短期不會有新的刺激政策出臺,整個宏觀層面多以利空為主。
第四來看市場心態因素方面。經濟面未見明顯好轉,外盤消息多以利空占據主導;鋼材市場在此前持續的超跌過程中,商家對后市的信心進一步喪失。盡管最近鋼價在突現的利好(官方5月份PMI小幅回升、全國主要城市土地成交價量均暴漲等)有強烈的反彈意愿;但很明顯,鋼材價格的反彈,市場成交并不買賬,導致漲價難以維持,商家心態方面多以疲軟為主,出貨依舊是當前最主要的選擇。
綜上所述,當前鋼材市場處于消費淡季,市場供求過剩矛盾未得到根本性緩解,鋼廠“以價換量”持續進一步壓低市場報價的可能性較大;上游鋼企限產剛剛開始短期難見效果,成本疲軟難以支撐,因此,我們認為,本次鋼價的全面反彈難以持續,后期鋼材價格總體將維持震蕩整理過程,鋼價繼續下跌,跌幅收窄。
過去的五月,是令人難過的五月,上游原料市場,鋼廠,鋼貿商,皆現萎靡。我國經濟持續偏弱運行,包括標普、美林銀行等眾多國際投行紛紛下調今年中國GDP增速。而屋漏逢偏多連夜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一再強調中國經濟靠刺激政策和政府直接投資空間已不大,令市場信心受挫。鋼鐵產能持續釋放,具有價格發現功能的期貨則連連跌破支撐位,鋼鐵產業鏈市場心態不斷惡化,價格加速下跌,部分品種擊穿去年低點。
隨著價格不斷下行,鋼廠盈利狀況進一步轉差,據中鋼協統計,1-4月份我國大中型鋼企實現利潤26.95億元,同比增長2.7倍,銷售利潤率0.23%。其中,4月份實現利潤1.53億元,銷售利潤率0.05%?鄢顿Y收益,4月份鋼鐵主業已明顯虧損。
與此同時,龐大的鋼鐵產能持續釋放,5月上中旬粗鋼日產量逼近220萬噸,數據同時顯示,5月中旬末,中鋼協會員企業的鋼材庫存為1368.05萬噸,旬環比增加59萬噸,雖較3月末的1483萬噸有所下降了7.8%,但降幅有限,且仍明顯高于上年同期的941萬噸,處于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令鋼廠承壓。
而目前鋼鐵行業正處于低需求、高產量、高庫存、低利潤的格局中,鋼廠去庫存壓力增倍,為保成本除降低原料采購價,為何不減產呢?其實鋼廠也是欲罷不能,首先,就是一個資金流轉的問題,繼續高產量生產,可以讓公司運營正常,獲得銀行的信任發放貸款,解決發放工資,還有公司運營其他需要的資金問題。
其次就是鋼廠對于減產、停產策略依然謹慎,如果行情不好就將高爐暫時停掉,那么,行情好時將高爐重新點火至少要花費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而且這個過程也是要經過一兩個月,對于鋼廠而言,只要每天正常經營的虧損額少于高爐停掉后重新點火導致的虧損額,他們就愿意抗著,繼續再生產。
最后就是穩定市場份額,不愿意失去原本屬于自己的客源。鋼廠之所以不愿首先減產、多選擇觀望,主要的原因是保護自己已經占有的市場份額。為了防止已有市場在有需求的時候能夠快速供貨,為保證現有市場占有率穩定,鋼廠有時寧愿通過一系列的訂貨、結算優惠政策補貼代理商,也不愿意輕易放棄市場。
不過隨著鋼價的持續走低,鋼廠調價也不得不一再下調,部分鋼廠累計降幅達到850元/噸,盈利狀隨之進一步惡化,重點大中型鋼廠4月份利潤僅1.53億元,因此,部分鋼廠也被迫選擇檢修,且較前期呈現增加態勢。據中國聯合鋼鐵網統計,截止5月31日,全國共有11座高爐已確定停爐或檢修,影響鐵水產量約110萬噸。軋線方面棒線材和熱軋產線檢修較多,其中有6條棒材線檢修,影響產量41萬噸,4條熱軋生產線檢修,影響產量58萬噸。與此同時,部分鋼廠則采取降低高爐利用系數等方式進行隱性減產。
當前鋼廠檢修動態與2012年7月末相似,即鋼廠由滿負荷生產轉向開始減產,未來檢修是否進一步擴大范圍仍需觀察。國內鋼材市場自2月中旬末以來已持續下跌3個月,現已進入6月,炎熱的季節來臨,鋼材需求處于淡季,鋼廠成材庫存消耗壓力仍然不減,短期若無重大利好消息出現,鋼價或許難以觸底,鋼廠未來之路依舊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