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中國鋼材市場預測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上半年中國鋼材價格震蕩下行。由于三大壓力的存在,下半年鋼材市場行情仍將弱勢運行,并有可能再探新低,但其繼續跌幅有限。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會達到7.5億噸,由此形成鐵礦石等上游…
今年上半年中國鋼材價格震蕩下行。由于三大壓力的存在,下半年鋼材市場行情仍將弱勢運行,并有可能再探新低,但其繼續跌幅有限。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會達到7.5億噸,由此形成鐵礦石等上游原料需求較為旺盛的局面。
一、三大壓力使得下半年鋼材市場弱勢運行
今年上半年,國內鋼材市場行情震蕩下行。到5月末,全國鋼材價格指數(蘭格鋼鐵網市場監測數據)比年初下降8.36%,上海螺紋鋼主力合約價格已經擊穿3500元/噸關口。受其影響,企業實現利潤急劇萎縮,虧損增加,并對股市行情形成很大拖累。
預計下半年中國鋼材行情還將以弱勢運行為主,而且不排除再探新低可能。下半年鋼材市場行情壓力,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一是國內經濟持續減速壓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GDP增速僅7.7%,弱于預期,連續幾個季度處于回落之中。如果考慮到出口數字存在部分“熱錢水分”,實際經濟增速可能更低。進入二季度后,中國需求不足局面未能改善,甚至還有惡化趨勢。 從境外需求來看,5月外貿出口增速急劇回落至1%,距離負增長僅一步之遙,顯示了剔除虛假貿易水分后的嚴峻狀況。今年6月匯豐銀行中國出口訂單指數滑落至47.1,創下10個月以來最低水平。預計受到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以及上半年人民幣大幅升值影響,全年外貿出口不容樂觀。從國內需求來看,今年1-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20.4%, 延續了今年以來的下滑態勢。出口與投資疲弱直接拖累了工業生產,5月全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比4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更能反映趨勢狀況的6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降至48.3,繼續向下滑落,創下9個月來新低。與此同時,全國用電量與煤炭產銷量也不理想,前5個月火力發電增幅僅為2.1%,均表明今后中國經濟還會進一步減速。為此,境外權威組織和機構紛紛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預計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將會低于一季度數值。如果宏觀調控不做調整,任其發展,全年經濟增速有可能低于7.5%的預定目標,2014年經濟增速則會更低。經濟增速的持續回落,導致消費需求更為疲弱。
二是市場信心缺失壓力。許多時候,市場信心比黃金還重要。由于主要經濟數據不理想,以及價格行情的震蕩下行,致使國際投行集體唱空中國,國內投資者、消費者、生產者對于前景亦很悲觀,市場信心嚴重缺失。受其影響,鋼鐵全產業鏈的方方面面均不景氣。竭力去庫存化行為,將社會庫存(鋼鐵企業產成品庫存除外)壓至最低水平,由此形成市場很大壓力。在此基礎上,投機資本看空、做空氛圍濃厚,進一步加劇價格下滑。
三是美聯儲退出QE去金融化壓力。近期市場傳言美聯儲將要退出貨幣寬松(QE),逐步縮減購債規模。雖然美聯儲是否退出QE,以及究竟何時退出,還具有很大不確定性,但其退出預期已經對鋼材及爐料市場產生了很大壓力。這是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在實體經濟需求疲軟情況之下,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依然強勁反彈,高位運行,就在于世界各國競相釋放流動性,其中美聯儲4次QE向市場注入的流動性就達到2.3萬億美元,由此產生對于未來嚴重通貨膨脹的極大恐懼,以及隨之而來的大宗商品囤積與投機需求,即所謂金融性需求膨脹。如果美聯儲真的決定近幾個月內退出QE,勢必產生去金融化效應,擠壓大宗商品金融屬性溢價。受其影響,短時期內全球石油、礦石、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都會出現一輪下跌行情,從而產生鋼材行情壓力。
二、下半年鋼材價格繼續跌落空間有限
雖然下半年中國鋼材行情仍將弱勢運行,并有可能再探新低,但因為多種因素影響,其繼續跌落空間有限。除個別情況外,多數鋼材品種在現有價位基礎上跌幅一般不會超過10%。有人認為今后螺紋鋼跌破3000元/噸,鐵礦石暴跌5成以上等,進入所謂漫漫熊市,基本都沒有可能。在一些支撐鋼材價格跌落空間的因素中,有兩個方面應當引起關注。
一是有可能出臺新的穩增長舉措。宏觀經濟增速下滑不止,開始逼近7.5%的計劃目標,由此引發消費需求疲弱,企業利潤下降,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增多,政府財政狀況惡化,失業率上升等更多問題。這決不是決策部門所樂見。如果二季度經濟增速繼續下滑,明顯低于一季度水平,預計有關部門就會出臺新的穩增長措施,確保實現全年經濟增長預定目標。在一些穩增長措施中,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或者金融機構降息,都有可能成為重要選項。鑒于固定資產投資仍是現階段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雖然一般不會再次出臺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基本建設,但卻會有選擇地加快一些領域投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譬如加強一線城市保障房與普通住宅建設,增加環保項目投資,以及其他欠賬較多的民生方面投資等。
二是抄底資金蜂擁而來。為了“救市”及償還巨額債務,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各國政府,主要是發達國家央行,釋放了太多流動性,其中美聯儲連續4次QE,印鈔量達到2.3萬億美元;到今年4月份,中國PM2亦超過百萬億元;歐元區、日本央行同樣釋放了巨量流動性。所有這些資金并沒有消失,而是散布于市場各個角落,等待最佳入市時機。隨著鋼材價格持續跌落,逼近邊際成本,基本擠干水分,使得抄底有利可圖,投機資金便會蜂擁而來,成為價格繼續跌落的最大支撐。6月中旬,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大幅跳漲4%至962點,升至近半年來最高點,連續9個交易日暴漲。據分析,此輪行情與抄底熱情有很大關系,預計一段時期內BDI走勢仍能保持強勁。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買漲不買落”與去庫存化影響,現在國內企業原材料庫存普遍偏低,有些甚至零庫存生產;以及一些投資者“漫漫熊市”思維,一味低價位拋空,其實都蘊藏著極大風險。從來沒有一直跌落的商品,如果年內境外大量“熱錢”獲利后集體外逃,引發人民幣迅速貶值,急劇拉高中國進口成本,一夜之間行情反轉,上述企業與投資者勢必遭遇嚴重損失。
三、 全年粗鋼產量達到或超過7.5億噸
今年中國鋼材市場弱勢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鋼鐵產能的大量釋放。據統計,今年今年前5個月累計,全國粗鋼統計產量為32525萬噸,同比增長8%。如果不出現大的意外,預計全年統計產量將達到或超過7.5億噸,比上年增長7%左右。如果考慮到一些企業瞞產情況,全年實際粗鋼產量不會低于8億噸。
下半年中國鋼材產量釋放的最大牽制因素,是部分鋼鐵企業生產成本高出成本,出現虧損。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全國大中型鋼廠銷售利潤率才0.05%。如果下半年鋼材價格繼續跌落,勢必會有更多鋼鐵企業虧損,或者是虧損進一步增加,難以為繼,從而產生倒逼機制,迫使部分鋼鐵企業減產,甚至停產。
前不久,國務院召開會議,部署防治大氣污染10條措施,要求提前1年完成淘汰落后鋼鐵產能任務。如果上述措施真的能夠落實,對于抑制鋼材產能更多釋放,促進供求平衡,推動價格回升,將具有重要意義。
四、鐵礦石等原料需求有增無減
全國粗鋼產能的大量釋放,在增大市場壓力的同時,也使得鐵礦石等原材料需求有增無減。應該說,雖然今年鋼材下游需求較為疲弱,但上游原料需求卻是旺盛。否則,8億噸左右的粗鋼產量從何而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上半年鐵礦石進口量保持較高水平。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累計,全國鐵礦石進口量達到3.2億噸,同比增長4.7%,其中5月份增速回升至7.7%。據此分析,如果下半年鋼鐵產量增長勢頭不發生大的逆轉,全年鐵礦石進口量將會達到7.7億噸,高出上年水平。
由此可見,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走低,其主要因素并非沒有需求,而在于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疲弱、美元匯率上升,以及人民幣大幅升值等多項因素的共同影響。如果今后美國實體經濟,尤其是住房建筑業、汽車制造業和其它耐用消費品復蘇勢頭獲得鞏固,顯著增加鋼鐵需求,并由于“熱錢”撤出引發人民幣相應貶值,勢必刺激中國進口鐵礦石國內銷售價格的走高。如果屆時引起一些低庫存、零庫存企業競相恐慌性補庫,鐵礦石價格的再次大幅上漲并非沒有可能。對此,有關方面應當有所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