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擴產依舊 年末產能將達10.5億噸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自2011年中國鋼鐵業步入“寒冬”期后,鋼鐵產業鏈上下游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中國政府2013年工作報告將今年中國GDP增長目標定為7.5%,由“超高速增長”轉變為“高速增長”,進而調整經濟結…
自2011年中國鋼鐵業步入“寒冬”期后,鋼鐵產業鏈上下游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中國政府2013年工作報告將今年中國GDP增長目標定為7.5%,由“超高速增長”轉變為“高速增長”,進而調整經濟結構,這也就意味著國內鋼鐵業消費增長將有所下滑,但是,這并未打擊到鋼企的生產熱情。進入2013年來,中國鋼鐵業鋼鐵產量屢創新高,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粗鋼產量32524.5萬噸,同比增長8%,增速同比加快5.8個百分點,據測算,全國日粗鋼產量215.39萬噸,創歷史新高。
鋼鐵產量的高速增長除產能利用率的提高外,還與我國近兩年產能的大幅增長密不可分。據相關網站統計,2013年我國預計新增高爐52座(部分在建項目今年建完,或無法在今年投產),總容積79177M3,設計總產能7650萬噸。2012年底,相關網站統計全國鋼鐵總產能約為9.7億噸左右,減去2013年淘汰落后產能780萬噸的目標,至本年度末,全國粗鋼總產能有望達到10.5億噸左右。下面我們將上半年各地區新增產能情況做出簡要解析。
2013年上半年,全國共建成投產高爐25座,總容積37047M3,設計總產能3740萬噸,其中一季度投產高爐12座,總容積19967M3,投產1970萬噸,二季度投產高爐13座,總容積17080M3,設計總產能1770萬噸。
分地區統計來看,上半年西部地區新增產能增加明顯,共有5座高爐投產,設計總產能580萬噸,總容積5220M3;其次為華北地區新增8座高爐,共1170萬噸;中南地區安鋼由于建成后去年未投產,今年年初正點火投產,增加了區內比重。鋼鐵業連續兩年的持續的萎靡不振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鋼廠的投資熱情。以新疆地區為例,“十二五”之初,區內共十多個新增“援疆”鋼鐵項目,總設計產能近4000萬噸,然而隨著鋼鐵行業的持續惡化,投資方心態轉悲,大部分項目二三期工程緩建停建,若業內無轉機,這些項目將無限期停滯下去,屆時全疆鋼鐵總產能或僅為2800-3000萬噸,除去原有1200萬噸產能,新項目產能較設計之初縮水一半以上。
分項目配套軋材類型來看,上半年新增產能配套軋材類型仍以長材(棒線居多)為主,占全部產能的56%,配套板帶材的企業中僅三家為熱卷軋機,其它均為帶鋼。兩個企業目前由于鐵水不足,長材、板帶材產量均受限,尚未知曉后期新增鐵水量如何供給,這部分產能占比8%。另外上半年新增產能中有唐山地區一家企業后期主要生產鋼坯,當地鋼坯供應量將增加10萬噸/月。
分企業類型來看,2013年上半年新增產能的鋼廠仍以民營企業為主,所增產能占比達70%,國企占比僅為30%,并且,國營企業中僅一家企業為新增項目,其它前期或多或少有小高爐淘汰,屬置換產能行列。我們認為,民營企業近年在行業已現頹勢的情況下依舊擴充產能,最主要原因還是由于國家政策刺激所造成的。從2010年政府頒布規定,決定淘汰100萬噸以下的普鋼生產企業開始,各廠為防止被“洗出”鋼鐵圈外,全然不顧產業供大于求的事實,開始了激烈的擴能競賽。
綜上所述,上半年全國鋼廠擴產依舊,但多為前期籌備,今年以后除已知的寶鋼湛江、武鋼防城港、山鋼日照板材項目外,大型鋼鐵項目將陸續減少。另外,上半年新增設備因投產時機不好,生產未能滿負荷,不過仍給下半年的市場施加了壓力。初步判斷,隨著近期加強的環保檢查,鋼廠下半年生產量并不一定會持續走高,樂觀預估下半年日均實際產量在213萬噸左右,全年產鋼量7.8億噸,高于年初各機構預估的7.5億噸產量,3000萬噸增量將使供需矛盾更加突顯。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產能高企 鋼價大幅反彈壓力很大 下一篇:鋼價下調:大中型鋼企的利潤逐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