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釜底抽薪”去過剩產能
來源:經濟參考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水泥、鋼鐵、平板玻璃、電解鋁等四大行業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形勢嚴峻。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說:“針對今年國內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恢復過快的現狀,各地要警惕非高技術…
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水泥、鋼鐵、平板玻璃、電解鋁等四大行業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形勢嚴峻。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說:“針對今年國內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恢復過快的現狀,各地要警惕非高技術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
記者獲悉,多個部委近階段將完善“組合政策”,加強銀行審貸管理、實施差別電價、能源消耗總量限制、問責制、新老產能掛鉤等對企業投資和生產的約束作用,抑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
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苗長興表示“有關行業產能過剩擴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行業對地方G D P、稅收和就業的貢獻度很高,各地均將其列入支柱產業。被調研企業都著重提出,地方政府在推進本地企業產能擴張、阻礙本地企業退出或被兼并中起到關鍵作用。這使得中央歷次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無法落地,相反還加速了地方產能的擴張。”
據透露,央行和銀監會將嚴格審核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的融資申請,對產能過剩、落后產能以及節能減排控制行業,合理上收授信權限,特別是涉及擴大產能的融資,授信權限應一律上收到總行。對不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規定和國家明確要求淘汰的落后產能的違規在建項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對違規已經建成的項目,不得新增任何流動資金貸款,已經發放的貸款,采取妥善措施保全銀行債權安全。
針對今年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發改委、工信部等也將完善部際協調機制,采取“組合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進度。一是繼續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等資源產品價格關系,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按程序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二是有關部門已經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度,以形成能源消費總量倒逼機制,抑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下一步將加快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到地方政府的機制,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建立能源消費總量預測預警機制,對能源消費增長過快的地區及時實行預警調控。三是將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完成情況和措施落實情況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和國有企業業績管理,實行問責制。四是要求各地方新上項目和淘汰項目的產能要嚴格掛鉤,在產能總量等量置換的基礎上,推行減量置換,確保新上項目產能小于或等于淘汰項目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