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當前 供高低需格局依然存在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的上半年不聲不響的已經成為過去時,時間也已來到盛夏的7月半;總結上半年鋼材市場的得失,發現幾乎是一面倒的觀點“高產量、低需求”;事實真是如此嗎?筆者認為不可盡信,也許是市場…
2013年的上半年不聲不響的已經成為過去時,時間也已來到盛夏的7月半;總結上半年鋼材市場的得失,發現幾乎是一面倒的觀點“高產量、低需求”;事實真是如此嗎?筆者認為不可盡信,也許是市場過于偏執,持續的高產量是沒錯,但國內鋼材社會庫存連續十七周下降的事實,也在告訴我們另外一個真相,今年上半年的鋼材需求釋放還是很有力度的,否則在日均粗鋼產量始終維持在215萬噸以上高位的情況下,那么多的鋼材又消化到哪里去了?
粗鋼產量始高位難下
自2013年2月份開始,在新城鎮化建設、加大基建投資等諸多利好政策影響下,國內鋼材市場對今年的用鋼需求預期抱有極大的希望,國內鋼廠紛紛加大生產力度,直至7月份,國內鋼廠粗鋼產量始終維持在200萬噸以上相對高位,特別是進入5月份后,日均粗鋼產量更是快速上升至215萬噸以上超高水平,最高時突破220萬噸的歷史新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份我國粗鋼產量為38987萬噸,同比增長7.4%,累計日產量為215.4萬噸;上半年鋼材產量為5.17億噸,同比增加10.2%。與此同時,1~6月,我國重點鋼企內部鋼材庫存維持在1000~1400萬噸之間;相對于超高的鋼材產量,較低鋼廠內部庫存反應鋼企的整體訂單情況并不差。
5月后鋼材需求釋放加速連續十七周去庫存
我國今年以來的鋼材產量明顯回升,一方面是由于新增產能的正式投產使然,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因為今年以來,特別是5月份以后,下游需求釋放加快所致。
據庫存統計顯示,截止到2013年7月12日,全國重點城市主要社會庫存降至1614.65萬噸,為連續第十七周實現鋼材庫存下降。在超高的日均粗鋼產量壓力下,我國鋼材社會庫存由最高時的超過2200萬噸水平下降至接近1600萬噸,降幅達到600萬噸,反應鋼材消耗能力不斷增強,一方面是今年以來我國的鋼材出口形勢明顯好于去年同期;另外一個方面,雖然今年的鋼材需求釋放因為全國“兩會”及新一屆政府換屆而有所延遲,但實際需求釋放時較為穩定的。
鋼企盈利能力由弱轉強
在春節過后的幾個月時間里,我國主要鋼企整體處于虧損當中,因為下游需求預期暫時性落空,供求矛盾嚴重以及原材料成本壓力較大,導致我國的鋼企出現虧損面不斷放大的跡象。重點鋼企虧損面甚至一度接近50%;進入6月份后,隨著鋼價的止跌反彈,我國鋼企盈利能力逐步回升。據中鋼協數據統計,今年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49萬億元,同比增長0.74%;實現利潤28.37億元,同比增長33.99%。綜合上半年上市鋼企半年報資料可知,截至7月14日,34家鋼鐵企業中17家已發布201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4家預報業績略增,3家扭虧,3家預減,1家是首虧,6家為續虧。與去年同期相比,行業呈現虧損減緩的態勢。
經濟增速需保“下限”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盡管自5月下旬以來的鋼廠減產預期最終落空,進入6月份以來,中鋼協統計的粗鋼旬報顯示我國粗鋼日均產量維持在215萬噸以上高位,并且呈現逐旬度增加的趨勢;鋼企在全國性的環保重拳之下“陰奉陽違”,產量不減反增;但進入6月份以后,下跌長達數月的鋼材市場止跌反彈行情明顯增多,下游需求釋放也有加快跡象,進入7月份后,鋼材市場已經連續兩周實現“價量齊漲”,市場拉漲熱情在淡季中十分火熱;而去庫存化也得以延續。
從剛剛公布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來看,雖然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但經濟增速進一步走弱,GDP增速大有突破下限的趨勢,這卻是中央不能忍受的;李克強等高層針對此暗示下半年要出臺“溫和”的經濟刺激政策,加快推進新城鎮化建設、繼續加快鐵路建設等大型項目的推進。據統計顯示,6月份以來,全國重大項目密集開工的達到50%;同時市場人士分析認為,上半年因為房控政策、新一屆政府換屆選舉等因素造成的商品房開發,已審核通過的一系列大型項目有望在下半年加速推進,這一系列的動作,預示著對鋼材的剛性需求釋放在即。
總的來說,在經濟持續走弱的情況下,上半年用鋼需求在后兩個月始終維持穩中增長的趨勢,說明國內剛性需求較去年有所增加;而下半年在國家溫和經濟刺激計劃及重大工程項目密集開工的情況下,這種剛性需求也會隨之大增;另外加上國家對環保治理的決心在不斷加大,對嚴重過剩、落后產能的首次明確態度,下半年的鋼材供求關系有望得到進一步緩和。因此,我們認為,下半年下游需求基本面會加速釋放,而鋼材價格在此基礎上,有較大的反彈動力,整體形勢或好于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