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鋼企盈利“北降南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全聯冶金商會企業交流會8月15日在山西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民營鋼鐵產鋼2億噸,占全國的51.5%,同比增長9%,比全行業高1.6個點,其中88家民營骨干鋼鐵企業產鋼1.43億噸,占全部民營鋼鐵…
全聯冶金商會企業交流會8月15日在山西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民營鋼鐵產鋼2億噸,占全國的51.5%,同比增長9%,比全行業高1.6個點,其中88家民營骨干鋼鐵企業產鋼1.43億噸,占全部民營鋼鐵的71.2%,同比增長8.5%,增幅高于全行業1.1個百分點。88家民營骨干鋼鐵企業上半年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12.43億元,銷售利潤率0.31%,比86家重點大中型企業高0.18個點。
冶金商會名譽會長趙喜子在分析原因時表示,民營鋼鐵利潤大幅下滑,除鋼材價格等共性因素外,還有就是銀行對鋼鐵行業收緊銀根,民營鋼鐵貸款更加困難,融資成本繼續攀高,此外環保成本也再不斷增加。
他還表示,北方地區的鋼鐵企業普遍由盈變虧,拖了后腿。上半年“三北”(華北、東北、西北)地區鋼產量明顯大于其消費量,而南方地區產量明顯小于其消費量,表現為南北地區材鋼比出現明顯差異。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天津、四川、山東、陜西8省“材鋼比”高達1.5比1以上,其中廣東、浙江、福建、天津四省材鋼比高達2.3比1,而“三北”地區的材鋼比大大下降,如河北,過去材鋼比一直很高,而今年上半年只有1.1比1。由于“三北”地區鋼材大量南運,受運輸半徑影響,北方企業邊際效益被吃掉,普遍虧損,而南方企業在鋼材深加工上下功夫,保持一定效益,甚至增效,出現“北降南升”現象。
中陽鋼鐵董事長袁玉珠談到發展經驗時表示,高科技的信息化平臺和高附加值的產品是促進中鋼的可持續發展空間所在。同時中鋼還不斷提高資源就地轉化,延伸工藝流程,對現有的產品進行深化加工,發揮最大限度的資源優勢,將生產成本降到最佳地步。在ERP信息化建設全面完成之后,創新經營模式,設立法人治理,股份經營的運行架構等。
東方特鋼有限公司總經理曹玉兵認為,“精品發展”是實施產品結構調整,走轉型升級之路,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永續發展重要途徑之一。東方特鋼就是要圍繞主業做強特鋼,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優化升級,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提升,努力增強企業整體素質,以精品化、專業化、特色化確立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
關于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和轉型升級的看法,中國鋼鐵產業網宋雷表示,中國鋼鐵產業已經由成長期步入成熟期。產能絕對過剩是成熟期一總行業的基本特征。一個成熟的產業具有產能儲備和釋放的巨大能力,由于鋼鐵總供給能力永遠大于總需求能力,鋼鐵產業自然產生絕對過剩,這種基本格局不會因一段時間鋼材產品的供不應求局面而改變。
他認為,服務型鋼鐵離不開三點: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和物聯網金融。電子商務起到了聚合產業要素的作用,物聯網金融解決的將是產業金融嚴重落后的問題。未來五年將是電子商務的爆發期。鋼鐵互聯網金融將來會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證券、銀行、理睬、保險、期貨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來融合。對于鋼鐵企業的服務業來講,鋼鐵交易需要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鋼鐵支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