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投資成鋼鐵強心劑 焦炭業或迎新生機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好消息總是不期而至 7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要按照統籌規劃、多元投資、市場運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優先建設中西部和貧困地…
好消息總是不期而至
7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布,要按照統籌規劃、多元投資、市場運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開放鐵路建設市場,優先建設中西部和貧困地區的鐵路及相關設施。按照此前計劃,2013年鐵路投資計劃為6500億元,鐵路總公司人士透露,如果新的中央政策盡快落實到位,或得到中西部省份快速分解,鐵路投資仍有可能繼續增加。
對沉寂已久的鋼鐵和基建市場而言,毫無疑問這是一針強心劑。現實中,圍繞鋼鐵等基礎要素市場提供上游產業服務的焦炭等行業而言,很多企業已經死在黎明之前。
7月中旬,在內蒙古千里山工業園區和蒙西工業園、寧夏紅果子工業園、濱河工業園等焦化基地發現,除了部分焦炭企業為了維持“同門”旗下的鋼鐵企業正常需求外,大多數焦化企業紛紛停產以求自保。
庫存壓死了駱駝
高高的煙囪已經停止冒煙,空氣中也不再有刺鼻的焦炭氣味,要不是熟知當地情況的韓先生介紹,很難想象這偌大的寧夏紅果子工業園區內布局了眾多的焦炭企業。
而兩個月前這里卻是濃煙籠罩,基本上看不到天空。
對于集體停產,韓先生透露,可能是由于該地區長期污染嚴重,近期為了躲避環保部門的檢查,而采取的短期性停產。
然而,寧夏申銀特鋼附近的某焦炭廠張老板卻表示,停產的真正原因是焦炭企業現在已經集體陷入虧損,為了求生只能關閉。“下游鋼廠鋼鐵賣不出去,作為上游的焦炭行業也隨之減產,致使焦炭企業的庫存不斷地增大,為了不使焦炭企業出現價格戰,維持原有的價格體系,所以只能選擇停產。”張老板稱。
寧夏焦炭企業的集體停產并不是個例。在內蒙古烏海的千里山工業園區和蒙西工業園區,同樣看到大量的焦化企業也已停產。
仍在維持生產的企業,減產也是他們的無奈之舉。在內蒙古德晟焦化廠,記者了解到,這里目前仍然在維持生產,但是負荷已明顯減少。“去年開始廠子就在不斷地裁人,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生產工人被辭退。”主廠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既然虧損,為什么還要生產呢?對此,該工作人員表示,這主要是為了維系在鄂爾多斯(6.23,-0.11,-1.74%)蒙西工業園區的“同門”企業——德晟金屬制品廠的生產運行。該工作人員還透露,德晟金屬制品廠現在主要生產的是粗鋼,并且已經出現虧損,所以一旦德晟金屬制品廠停產,德晟焦化有可能也會選擇停產。
事實上,寧夏、內蒙古焦炭企業當下窘迫早有苗頭。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焦炭產量總計4.28億噸,占到世界焦炭總產量的60%以上。
市場主流價格降幅達到100元~250元/噸左右,焦化企業虧損幅度已經達到150元~250元/噸。焦化企業已全面進入虧損期。
受累于鋼鐵需求
焦炭主要用于高爐煉鐵和用于銅、鉛、鋅、鈦、銻、汞等有色金屬的鼓風爐冶煉,起還原劑、發熱劑和料柱骨架作用。其中有超過80%的焦炭產能需要鋼鐵行業來消化。焦炭行業的窘迫正是鋼鐵行業萎靡造成的“副作用”之一。
今年1~6月,全國累計粗鋼產量為38987萬噸,同比增長7.4%;全國鋼材產量51696萬噸,同比增長10.2%。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估算,目前鋼鐵過剩產能已經超過了兩億噸。
承壓過剩產能的鋼鐵企業齊齊陷入虧損。前5個月主要鋼鐵企業的平均銷售利潤率僅為0.19%。“鋼鐵的價格現在確實已經臨近虧損面,對于鋼鐵上游的產品已造成了壓力。今年上半年陜西省的煤炭行業整體遇冷,尤其焦煤的產能受累鋼鐵需求十分明顯。”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張曉光7月24日表示。
同日發布的上半年陜西省的各項經濟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陜西省GDP增速同比增長11%,較2013年第一季度的11.2%和2012年的12.9%相比,持續回落。上半年陜西的發電量比同期下降了2%。用電需求減少,煤炭無用武之地,煤價一路走低,受拖累的能源行業自然也拖了經濟增速的“后腿”。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業低迷:虧損企業常年不倒 下一篇:8月鋼市將以弱跌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