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鋼材市場搬遷晉寧提檔升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做了近十年生意的四川人老吳是云南鋼材市場里的一個大戶,這幾天,他和妻子正忙著清點貨物,隨后他將舉家搬到位于晉寧青山物流園內的新市場。“雖然做生意最怕的就是搬遷,積累下來的客戶資源…
做了近十年生意的四川人老吳是云南鋼材市場里的一個大戶,這幾天,他和妻子正忙著清點貨物,隨后他將舉家搬到位于晉寧青山物流園內的新市場。“雖然做生意最怕的就是搬遷,積累下來的客戶資源難免會流失一些,但困難是暫時的,長遠來看,新市場大有作為。”老吳信心滿滿地說。
按照昆明統一安排和部署,自8月30日零時起,叁斗鋼材交易市場、浩宏鋼材批發市場、云南省鋼材市場等7個鋼材現貨市場關閉搬遷至晉寧。云南鋼材市場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啟動搬遷工作。截至昨日,日存貨約為22萬噸的市場,已將上千噸鋼材遷至位于晉寧縣青山物流園內的云南新鋼綜合物流園。
擁堵成名的鋼材市場
與很多自發建設的鋼材市場不同,云南鋼材市場始建于1963年,前身是云南省金屬材料公司市場,多年的發展,云南鋼材市場已成為全市、乃至全省鋼材交易市場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年吞吐量達到300萬噸。但隨著城市空間擴展,市場周邊陸續建起了居民小區,同時,規劃滯后、布局散亂,土地利用率不高、市場設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經營業態粗放、經營方式陳舊、商品流通信息化水平低,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周邊交通不暢等問題都在制約著市場的發展。
眾所周知,交通是物流業發展的命脈。可提起交通,身為市場管理方的云南新港綜合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段云翔連連搖頭。到了鋼材運輸的旺季,他經常被急得到路上去疏導交通。居住在附近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每天拉鋼材的車一來,市場外面的街就堵車,害得我們上下班都不方便,搬遷后交通肯定能改善。”
在段云翔看來,推進商品交易市場外遷的另一大好處就是,把分散于主城區的商品交易市場,按照經營業態的不同,把同一業態的市場逐步外遷到新規劃建設的商貿物流中心,實現集聚發展,形成規模效應,更有利于市場做大做強。“省外商家看得也很清楚,集群才能讓采購成本、運輸成本等降低,讓人員土地資源得到整合,廣東在十多年前就提出產業集群的概念。”
新市場具備承接業務條件
搬遷所帶來的昆明主城市容市貌的變化顯而易見,然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原市場關閉后,市場內的經營商戶將何去何從?
據了解,今后全市的鋼材市場將主要集中分布在晉寧縣青山物流園、昆明南亞國際陸港物流園。與云南鋼材市場有合作關系的商戶共有400家,其中100家位于市場內,他們都將搬遷至位于青山物流園內的云南新鋼綜合物流園。
目前,新鋼綜合物流園已初步具備承接鋼材市場原有業務的初步條件,可為現有經營客戶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
段云翔介紹,云南新鋼綜合物流園為商戶提供一個占地160畝的自營自建鋼材超市,共有248套單戶200平方米的商鋪及貨場,為客戶提供自營自建租賃經營業務。同時,免費為每一位搬遷的老客戶及新客戶提供一間臨時辦公商鋪,至新鋼項目商鋪建成交付使用為止。其次,凡屬客戶通過汽車發貨至云南新鋼綜合物流有限公司倉庫內倉儲的鋼材,免費為客戶提供代收、代發業務,以減少客戶物流成本。另外,客戶存儲在原來鋼材市場內的鋼材搬遷到新市場的,公司不收取倉儲費。
搬遷后能做大生意
對很多商家來說,向晉寧遷移不僅只是擺脫交通物流的困局,更意味著市場擴大和經營高度的全新拓展。
作為昆明主城專業市場搬遷的最重要承接區域,晉寧憑借“一湖四片”規劃的區位優勢、發達的交通網線以及有力的政策導向,前景值得期待。隨著鋼鐵、建材、五金機電、汽配、工礦等產業的向東轉移,或將占據滇中城市群物流核心圈高地。
總投資約18億元的云南新鋼綜合物流園是2012—2013年省“三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和云南省工業跨越式發展千億元產業重大項目,占地達到1300畝,是云南鋼材市場的6.5倍,它是云南省內唯一一家完全自有兩條鐵路專用線與鐵路貨場的物流園區,也是未來泛亞鐵路東南沿線的起點,因自有鐵路專用線帶來的無可比擬、無法復制的巨大優勢,園區建設將產生“龍頭效應”。項目依托安晉高速和中誼村鐵路,以公鐵聯運和供應鏈集成服務為主,成為以昆明為中心、連接全國、輻射東南亞的大型鋼材和生產資料綜合物流園。
項目規劃建設糧食市場、普貨區、笨大貨區、公共貨場區、自營自建鋼材超市區、信息集合物流服務區、綜合服務大樓、物流公寓等10大核心功能區模塊。建成后每年將實現營業收入4.76億元,年入庫量530萬噸,年吞吐量1000萬噸,年社會物流總額350億元的經營規模,帶動就業5000人以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2013年9月鋼價走勢預判及預警 下一篇:礦價強勢地位依舊 后鋼價易漲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