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金九銀十成色不足 政府補貼扮靚業績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86家重點鋼企盈利23億元,環比扭虧的同時,銷售利潤率上升至0.77%,創年內新高。據Wind統計,33家鋼鐵上市公司中期累計凈利潤38.1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26億…
中鋼協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86家重點鋼企盈利23億元,環比扭虧的同時,銷售利潤率上升至0.77%,創年內新高。據Wind統計,33家鋼鐵上市公司中期累計凈利潤38.1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26億元增長40%。
近三年來,政府對鋼鐵上市公司的補貼在成倍增長,這成為不少鋼企減虧甚至錄得盈利的手段之一。此外,今年前7個月,重點鋼鐵企業負債率達69.67%,同比升高1.54%。
分析師表示,需求放緩、產能過剩、利潤難以償還債務,是鋼鐵企業負債率攀高的重要原因。而對于鋼鐵“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業內人士看法相左。
政府補貼大幅增加
中鋼協統計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86家鋼鐵企業實現利潤49億元,同比增加46億元。借7月份鋼材價格反彈之際,86家重點統計鋼鐵企業扭虧為盈,當月實現利潤23億元,銷售收入利潤率0.77%,為今年以來最高。
但從總體上看,今年上半年中國鋼鐵業的經營形勢依然萎靡。中鋼協的統計顯示,上半年鋼鐵行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僅0.13%,處在工業最低水平,噸鋼利潤一度只有0.43元。
在總體低迷的背景下,不少上市鋼鐵公司中報卻顯露出好轉跡象。Wind統計顯示,33家鋼鐵上市公司中報累計凈利潤38.1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26億元增長40%。其中19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上漲,占比57.58%,11家虧損。雖然形勢依然不甚樂觀,但單從業績來看,已有些許回暖之意。
武鋼上半年盈利4.6億元,同比增長241%。鞍鋼上半年盈利7.02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19.76億元。馬鋼雖然虧損3.33億元,但同比減虧15.6億元。
鋼廠盈利增長和大幅減虧,有去年基數較低或原料價格下降的原因。但從中報中也可發現,政府補貼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業內人士表示,依靠政府輸血已成為不少鋼企減虧甚至錄得盈利的手段之一。
以武鋼股份為例,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443.98億元,同比下降2.01%;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61億元,同比增長241.32%。值得注意的是,武鋼股份上半年營業外收入為4639.7萬元,其中政府補貼共計4253.4萬元。
政府補貼修飾業績的現象并非孤例。今年上半年,除武鋼外,凌鋼股份、蕭杭鋼構等企業均獲得當地政府不同程度的補貼支持。
中報顯示,凌鋼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3.30億元,同比增長10.96%,實現凈利潤3692.73萬元,同比增長115.92%,扭虧為盈。而去年同期虧損2.32億元,扭虧法寶正是來自政府的補貼。凌鋼股份上半年共獲得地方政府3.8億元的巨額補貼。除此之外,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9萬元的杭蕭鋼構,同樣于今年上半年收到了一筆高達302萬元的政府補貼。
近三年來,鋼鐵行業凈利潤逐年下滑,鋼鐵企業收到政府財政補貼數額也在逐年增加。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35家鋼企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別收到政府補貼13.43億元、30.57億元、61.46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鋼鐵行業利潤率如此低,主要是很多本來就虧損的企業,在政府補貼支撐下,繼續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扭曲了整個市場秩序。個別企業不顧市場規律的死撐,讓整個行業跟著吞苦果。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現貨成交低迷 期鋼或持弱觀望 下一篇:我國利好政策對鋼市影響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