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鋼現明顯回調 鋼材短期或淪為“雞肋”行情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傳統的“金九銀十”到來,滬鋼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出現了一波明顯的回調。預計短期滬鋼漲跌空間有限,或淪為“雞肋”行情。 粗鋼產量小幅回升 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我國粗鋼產量…
傳統的“金九銀十”到來,滬鋼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出現了一波明顯的回調。預計短期滬鋼漲跌空間有限,或淪為“雞肋”行情。
粗鋼產量小幅回升
統計局數據顯示,1—8月份我國粗鋼產量為52184萬噸,同比增長7.8%。其中,8月份日均粗鋼產量為213.81萬噸,環比7月份回升1.24%,粗鋼產量結束連續三個月的下降趨勢,重新小幅回升。目前,鋼鐵行業在70%的高負債壓力下,真正實施減產的可能性并不大。各項經濟數據回暖,勢必刺激鋼廠增產的沖動。不過,近期原料價格回升幅度超過成品材,壓縮了鋼廠的利潤空間,加上政府加大環保監管也將抑制產能釋放,預計后期粗鋼供應總體保持高位平穩態勢。
庫存止降回升
近些年政府投資增長持續保持高位,平滑了需求的周期性波動,使得傳統的淡旺季分化越來越不明顯。需求前期已表現出“淡季不淡”,后期需求想再繼續增加的難度很大。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2120億元,同比增長19.3%,增速比1—7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落,或許是傳統“金九銀十”行情難寄厚望的一個信號。本周社會庫存結束連續25周的下降態勢,增加0.2%,至1444萬噸。事實上,由于鋼貿商“蓄水池”功能減弱,鋼廠普遍加大直供比例,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源在市場上的流通,鋼廠庫存水平依然較高,節前下游消極備貨,或反映了資源并不像市場感覺的那樣緊張。
原料支撐弱化
進入9月份后,相比國內礦的堅挺,更具金融屬性的普氏指數已從142美元/噸跌至133美元/噸。從資源平衡角度來看,全球粗鋼的增量基本來自中國,今年中國國內粗鋼產量有望增產5500萬噸左右,對應礦石需求增量約8500萬噸。根據我們的調研統計,今年四大礦山產量合計有望增加6000萬噸,加上國內鐵精粉增產2000萬噸,礦石供需大體平衡。不過,考慮到四大礦山供應增量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且今年人民幣對澳元、巴西里爾等主要礦石進口國貨幣大幅升值,預計后期礦價仍有小幅下行的空間。
綜上所述,預期的轉差令滬鋼對現貨的升水大幅縮窄。目前,滬鋼已處于相對低位,出現恐慌性殺跌的可能性不大。但近月合約一直存在貼水較多問題,在現貨市場仍顯疲軟的情況下,考慮到螺紋鋼1401合約有望在10月下旬移倉換月,勢必會影響多頭信心。預計滬鋼短期漲跌空間有限,或淪為“雞肋”行情。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國內鋼鐵企業面臨資金環保兩大挑戰 下一篇:鋼價調整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