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優化發展模式 信息化助力鋼鐵業變強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鋼鐵企業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資產負債率接近70%,銷售利潤率只有0.13%,6月份出現全行業虧損。一串鮮活的數字告訴鋼鐵行業,迫切需要進行調整與變革。如何加速從鋼鐵制造大國到制造強…
今年鋼鐵企業的生存狀況令人堪憂,資產負債率接近70%,銷售利潤率只有0.13%,6月份出現全行業虧損。一串鮮活的數字告訴鋼鐵行業,迫切需要進行調整與變革。如何加速從鋼鐵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是鋼鐵行業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而信息化與鋼鐵工業的深度融合無疑能夠成為促進綜合競爭力提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力抓手。
實際上,隨著鋼鐵行業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兩化融合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升。鋼鐵行業堅持以企業為主體、行業協會有效推動、爭取國家政策支持的發展方針,堅持產銷一體、管控銜接、三流同步的鋼鐵企業特色,在打通產銷一體、冶金規范解析、冶鑄軋一體化計劃與作業排程、跨區域信息系統體系結構設計、關鍵技術突破等方面應用,取得重大進展,行業龍頭企業取得了顯著成績。
同時,裝備大型化和自動化控制能力顯著提升,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減排已納入正式信息化管控議程。網絡與信息安全有效地保障了企業控制級與管理網、公網的有效隔離控制,信息化正在推動鋼鐵行業由大變強的轉變。
推動發展模式優化
信息化已經改變了企業傳統以產定銷的生產組織模式,生產過程物流流轉效率顯著提升,MES系統應用改善了企業產銷模式,使得企業產銷一體、管控銜接、業財無縫應用能力顯著提升。信息化有效推動鋼鐵行業發展模式優化。
目前,企業主觀上也較重視信息化建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生產流程,基礎自動化控制系統、生產過程控制系統已基本普及。多數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已實現信息化,大型企業已基本實現了管控銜接,產銷一體,能源管控和環境監控系統的應用普及。這使鋼鐵行業信息化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信息化還有效支撐了企業重組與集團化經營!笆晃濉敝痢笆濉背,我國鋼鐵工業基本完成了裝備大型化和品種結構的初步調整,企業集團化經營迅速擴展,寶鋼、河北鋼鐵、山東鋼鐵、沙鋼等鋼鐵企業集團相繼組成,跨地區信息化應用對企業重組、集團化經營創造了有效的支撐條件,遠程視頻、跨地域協同辦公、多組織多法人跨地域的ERP系統業務應用,極大地規范了的市場規則,資金集中合理使用效率顯著提高,企業整體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技術創新應用能力大幅提升。
六大關鍵力促兩化深度融合
———積極探索利用信息技術支撐新產品研發。鋼鐵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用信息技術研發出新產品以滿足用戶的需要,是鋼鐵企業信息化探索的方向之一。鋼鐵行業企業產品研究開發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比較薄弱,原因較多,產品研究開發領域中新產品需求、設計輸出等管理流程有待進一步梳理、優化,研發領域的信息化建設目前處于探索階段等。因此產品研究開發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有待持續研究、推進。
———制造管理的關鍵在于融合跨工序、跨層級的管理與控制。鋼鐵行業企業制造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組織與協同,在控制成本的基礎上,制造出滿足用戶要求的高質量產品。制造管理的環節比較多,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準時、集中、快速完成用戶訂貨合同;生產主作業線保持連續均衡的一體化生產,確保物流暢通;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工序能力達到最佳組合,實現效益最大化。制造管理還涉及眾多業務部門,主要包括職能部門、生產部門兩大類。制造管理的關鍵在于融合跨工序、跨層級的管理與控制,實現企業管理要素參與現場生產控制。其中,鋼鐵行業制造執行管理系統是核心,管控銜接是難點。訂單優化排產、作業計劃編制的全局優化與動態調度是鋼鐵行業制造管理深化應用的薄弱環節。
———鋼鐵行業兩化融合對經營管理集約化的支撐作用明顯。鋼鐵行業的經營管理的集約化,主要體現為產供銷一體以及信息共享與數據分析等方面。產供銷一體反映了企業在面向市場、按客戶訂單組織生產方面的信息技術應用程度;業財無縫則反映了在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財務流程與業務流程的緊密結合;以BI和信息門戶為主要內涵的信息共享與數據分析,幫助管理人員及時、全面地掌握公司的生產經營和外部市場情況,提升對外部市場變化的快速應對能力。
———“十二五”期間,集團管控信息化需求更加迫切。近幾年來國內大型鋼鐵企業都在進行兼并重組,已經涌現出一批鋼鐵集團型企業,正面臨著決策、人力資源、財務、采購和銷售等業務和信息系統的適應性調整。集團型鋼鐵企業根據新一輪的發展需要,結合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編制集團企業信息化規劃,對現有業務需求和信息系統進行深入分析,對老系統作出準確定位,制定信息化實施路線。
———產業鏈集成與服務應優先發展客戶協同、產業鏈延伸服務、供應鏈價值分析。近年鋼鐵行業發展迅速,鋼鐵產能的急劇擴大,帶來鋼鐵產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中國的鋼鐵企業面對這樣的市場變化,已經意識到單純的產品生產制造已經遠不能適應市場需要,必須重視與上下游產業的銜接。開發資源渠道、完善銷售網絡、產品深加工、產品物流配送、客戶生產計劃銜接、客戶廠前庫管理、客戶整體供貨等,這些產業鏈上的集成與服務措施使得鋼鐵制造企業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適用的產品,更加周到的服務,在與下游企業合作共贏的環境中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也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產業鏈的集成與服務就是將上下游之間的信息鏈、需求鏈、物料鏈、資金鏈進行跨行業的有效溝通和協同運作,形成企業生態價值鏈,這樣的運作通常是跨地域、跨企業的,其信息化的支撐有別于原有的企業內部信息系統的建設,通常借助電子商務平臺和在上延伸的供應鏈協同平臺提供集成與服務。
———環境分析、節能降耗、廢棄物回收利用是環境經營的重點,也是兩化融合的關注點。鋼鐵行業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點,鋼鐵能源消耗量約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的15%。在鋼鐵產品的成本構成中,能源成本約占產品總成本的20%左右,在能源價格不斷走高,能源成本壓力持續增加的今天,能源轉換、使用和管理的經濟性對產品價格優勢,提高產品競爭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鋼鐵業是三廢排放的大戶,不但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大戶,廢水和固體廢棄物排放量也分別占到工業排放總量的14%和17%。隨著企業與城市的發展,環境保護的要求明顯提高,鋼鐵行業已成為整個工業節能減排中的重中之重,鋼鐵產業的相應變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