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期貨合約設計貼近現貨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大商所本著體現為鋼鐵企業服務、反映市場主流礦石品質、指標體系簡單清晰、兼顧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并配合國家產業政策執行的原則,參照現貨貿易…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大商所本著體現為鋼鐵企業服務、反映市場主流礦石品質、指標體系簡單清晰、兼顧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并配合國家產業政策執行的原則,參照現貨貿易通行標準設置了鐵礦石期貨的基準交割品和質量標準。這一設計既符合我國主要進口粗粉的貿易特點,也考慮了國產礦的經濟利益以及內外礦供應平衡的問題,有利于保障鐵礦石期貨上市后平穩運行。
根據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合約草案,為增強期貨盤面價格指向性,大商所根據鐵礦石現貨貿易實際,將鐵礦石期貨的基準交割品定為鐵品位為62%的粉礦,鐵品位在60%以上的粉礦和精礦均可以替代交割,鐵品位、二氧化硅、氧化鋁、硫、磷含量等五個指標是主要升貼水指標,微量元素作為“限制性”指標。
這位負責人介紹,鐵礦石用途單一,98%作為鋼鐵生產原材料使用;1噸生鐵約需要1.6噸鐵礦石;再生鐵成本中占比達50%-60%。我國是全球鐵礦石消費“超級大國”,占比59%;2012年,我國生產生鐵6.54億噸,折合消耗成品礦10.5億噸,因此鐵礦石價格波動對整個產業經營發展影響很大,需要根據鐵礦石現貨市場實際,設計出科學合理的鐵礦石交割品質量標準體系,在突出現貨主流品級的同時盡可能將更多的現貨納入到交割體系中來,更好地服務企業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