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億治理大氣 鋼鐵項目或沒戲了
來源:新華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去年底開始,首都大氣就被蒙上“霧霾”陰影,京津冀地區成為霧霾治理的重點區域,而北京作為首都,無疑是重中之重。最近,一場被官方稱為“力度最大”的治理大氣污染行動,在北京開展。 …
從去年底開始,首都大氣就被蒙上“霧霾”陰影,京津冀地區成為霧霾治理的重點區域,而北京作為首都,無疑是重中之重。最近,一場被官方稱為“力度最大”的治理大氣污染行動,在北京開展。 據新京報的報道,繼北京發布《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后,昨天,北京8個委辦局相關負責人首次共同舉辦發布會,解讀新5年計劃。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在發布會上透露,預計未來5年北京治理大氣全社會將投入資金近萬億元,其中政府投入將超千億元,約2000億-3000億元。
近日,北京發布《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方力昨天表示,該計劃是北京自1988年開展大規模防治大氣污染以來,制定最全面、最系統、力度最大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該計劃以PM2.5為主要的防治目標,規定到2017年,北京空氣中的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降至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談及治理空氣的資金投入,方力昨天透露,為完成計劃中規定的84項量化任務,北京將動員全社會之力,在未來5年治理大氣的過程中,全社會預計投入資金近萬億元,其中政府要投入千億元以上,約為2000億-3000億元。
據介紹,此前,環保部跟京津冀地區各市領導已簽訂責任書。方力表示,關于區域聯防聯控,其實每個省市把自己的責任書都落實了,就是最好的聯防聯控。
此外,北京市發改委能源處處長高新宇介紹,為填補減少燃煤造成的能源缺口,北京將分期建成多個天然氣長輸管線供氣工程;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建成后,北京不再新建電廠,未來外調電比例超過70%。
不再審批鋼鐵水泥項目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已決定“撥快”國家下達的“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時間表。
據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按照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能源局日前聯合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要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嚴格產業和環境準入,通過實施六項重點任務,以切實改善空氣質量。
《實施細則》提出,5年以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空氣質量明顯好轉,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之后,再過5年或更長時間,這一地區將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得以全面改善。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是我國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在環保部發布的8月份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公告中,空氣質量較差的前10位城市中,除西安外,其余都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該地區,電力、鋼鐵、水泥、有色等企業是最主要的排放源。
根據《實施細則》,今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不得審批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
根據《實施細則》確定的目標,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5%左右,山西省、山東省下降20%,內蒙古自治區下降10%。
北京“眾矢之的”
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北京是重中之重,也是“眾矢之的”。
在9月23日下午召開的“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介紹,根據去年市環保局公布的監測數據,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約占全市排放總量的58%和40%,機動車排放形成的PM2.5約占PM2.5來源的22%。
容軍說,北京市將確保2017年新能源車和清潔能源車的應用達到20萬輛以上。同時會進一步完善本市和外埠車輛的限行政策,研究排污擁堵費等政策,確保2017年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25%以上。
按照北京市交通委的計劃,今后幾年,北京公交出行比例要繼續保持每年1到2個百分點的提升,到2017年,從目前的44%提高到52%。
據北京市交通委的測算,當路網的平均行駛速度從每小時25公里下降到20公里的時候,機動車各類污染物排放量平均會增加19%~20%左右。容軍稱,這說明治污和治堵密不可分。
北京汽車搖號指標將減少
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北京市交通委委員容軍表示,到2017年北京市的清潔能源汽車將達到20萬輛以上,市內機動車數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此外,還將繼續研究本市、外埠車輛的限行、排污費等措施。
要想完成預定目標,未來北京每月的搖號指標將大幅減少,多位業內專家表示,新能源汽車將是政府環保投入的重要領域之一。
北京市環保局2012年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約占全市排放總量的58%、40%,機動車排放形成的PM2.5約占PM2.5來源的22%。
容軍指出,交通委將堅定不移控制機動車發展的總量,保證在2017年底將機動車總量控制在600萬輛。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先良表示,以北京現有的機動車基數來看,控制在600萬輛以內的目標壓力較大,關鍵在于政府是否采取強力措施。
針對未來5年在機動車總量上的控制目標,北京市交通委稱,市交通委、市發改委、市環保局等單位正在按照這一目標,制定今后幾年北京新增小客車配置指標的數量,并與有關部門共同研究示范推廣新能源小客車的政策措施。11月底將公布具體實施方案,2014年起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完成2017年600萬輛的控制目標,以2012年底北京市的機動車保有量為基數,未來5年每年新增的機動車總量將要控制在16萬輛以內,具體分配到每月,新增機動車的數量將限定在1.3萬輛左右,與現在北京平均每月超過2萬的機動車搖號指標相比,仍舊存在巨大的反差。
據王先良介紹,政府如果只是對新增機動車牌照進行更加嚴格的限制,而對舊車淘汰之后的牌照問題沒有相關規定,這樣導致的結果是一些家庭擁有多輛機動車仍可以參加搖號,一些家庭因為搖不到車號而被失去擁有機動車的權利。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移動源污染控制研究室副研究員岳欣認為,大幅限制搖號的問題現在已經存在,如果進一步限制搖號數量,未來問題將會更突出。
新能源汽車或迎來利好
今年7月,環保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就曾表示,針對被稱為史上“最嚴格”大氣治理計劃,將投入1.7萬億元。
在此次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方力表示,未來5年為治理北京空氣污染,全社會需要投入的資金估計可能近萬億。“具體到政府,估計政府要投入千億以上,大概兩千億、三千億。”
對于未來在環保領域的重點投入方向,王先良說,“從控制城市空氣污染上,新能源汽車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支持和發展方向。”根據未來5年規劃,預計2017年底,北京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應用規模力爭達到20萬輛。
王先良認為,在新能源汽車推廣上,政府要有成套的考慮方案,新能源汽車的價格能否被公眾接受,政府更重要的是營造出政策實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