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行業高成本、低效益局面短期難扭轉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在2013天津管材行業形勢研討會上,中國鋼結構協會鋼管分會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鐘錫弟表示,今年進入第三季度后,國內需求有所回升,但由于產能釋放較快,供大于求的矛盾難以緩解…
日前,在2013天津管材行業形勢研討會上,中國鋼結構協會鋼管分會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鐘錫弟表示,今年進入第三季度后,國內需求有所回升,但由于產能釋放較快,供大于求的矛盾難以緩解。鋼管市場的運行情況與整個鋼鐵市場的形勢一樣難言樂觀,整個鋼管行業將仍處于高成本、低盈利的狀態,因此鋼管企業將仍面臨微利或虧損的經營形勢。
鐘錫弟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一段時間內,鋼管市場仍將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他同時強調,當前我國鋼管行業機遇和風險共存,必須認清形勢、堅定信心,轉方式、調結構,焊接鋼管的產品結構調整應該以適應管線管向高性能、高鋼級、大壁厚和高尺寸精度發展的要求為目標;無縫管的產品結構調整要以適應更高層次的高性能油井管和經濟型油井管的開發需求為目標。
鋼管供應不減出口短期難有改善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份,我國鋼管產量累計為4606萬噸,同比增長9.23%,較去年增速下降2.44個百分點。其中,焊管產量累計為2813萬噸,同比增長9.2%,較去年增長率下降5.2個百分點;無縫管產量累計為1793.2萬噸,同比增長10.8%,較去年的增長率增長3.5個百分點,這兩個品種分別較粗鋼累計增長率高出2.1個百分點和3.7個百分點。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鋼管出口量銳減,經過調整恢復后,近來我國鋼管出口呈現緩慢性回升態勢。雖然,目前鋼管出口保持增加,但是出口均價卻在小幅下跌,呈現量升價降的態勢,鋼管進口量繼續小幅下降。今年初以來,我國焊管出口量維持在每月25萬噸~35萬噸之間,無縫管出口量在每月40萬噸~45萬噸徘徊。
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月~7月份,我國出口鋼管538.41萬噸,同比增長5.05%,占國內鋼材出口比例的15.03%,所占比例較大。其中,我國無縫管累計出口305.5萬噸,同比增長3%,而出口額同比下降3.63%;焊管累計出口232.91萬噸,同比增長3.12%,出口額同比僅僅增長1.87%。
從出口地區看,我國鋼企減少了對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鋼管出口。中亞、東南亞、中東等鋼管出口地區的鋼管貿易已逐漸成熟,并且隨著俄羅斯和我國在天然氣方面等項目的深入合作,俄羅斯成為我國鋼管特別是無縫管產品的主要輸出地。業內分析人士稱,全球經濟仍在緩慢復蘇,而在近來鋼管貿易摩擦不斷加劇的情況下,我國鋼管出口狀況在未來2年~3年內難有明顯的改善。
需求將是決定鋼管市場的命脈
業內專家認為,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后期鋼管市場的走勢,除了受成本等因素影響外,供需關系仍是決定其走勢最重要的因素。
鐘錫弟指出,今后我國推進城鎮化建設,是拉動鋼管市場需求的最大“亮點”。當前,政府推進城鎮化建設和能源市場方面的用管需求依舊旺盛。相關資料顯示,從今年國內鋼管終端需求所占的比例來看,最大的占比是房地產,對鋼管的需求量為1720萬噸左右;機械行業需求占比為15.41%,用量大概是1190萬噸左右;石油天然氣的用管需求占比為13.88%,所用的鋼管量預計為1080萬噸。
業內有分析認為,未來2年~3年,我國鋼管需求預計還將呈現增長態勢,鋼管產量增幅控制在10%左右將是供需關系達到相對平衡的理想區間;預計2013年,我國鋼管市場需求量約為7800萬噸左右,增速僅為3%,其中無縫管需求量約在2900萬噸,焊管需求量約為4900萬噸;出口量總量為920萬噸,出口增速約為4%,其中無縫管出口總量為540萬噸,焊管出口總量為38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