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貿企業"屋漏偏逢連夜雨"
來源:網絡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國務院推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保部等單位又聯合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在“微利”模式下艱難運行的鋼鐵企業如何…
日前,國務院推出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保部等單位又聯合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在“微利”模式下艱難運行的鋼鐵企業如何應對這新一輪的環保“沖擊波”?這記重拳首先打在了十大空氣污染城市中占有七席的“環首都污染圈”河北,這個省份容納了全國1/4的鋼鐵產能,毫無疑問成為了這場環保風暴的中心。
然而,在分析師看來,這樣一項系統的環保工程,不應只讓企業來承擔,各項配套政策都要跟上……
硬性指標:瞄準河北上百家鋼企
“這次環保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硬性指標之多,落實難度之大,至少是我從業以來最嚴厲的一次。”河北某民營鋼鐵企業負責人高強(化名)對記者講到。
《細則》中強調,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細顆粒物(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5%左右。
《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則更為具體的提出了到2017年底,河北省鋼鐵產能削減6000萬噸。
《方案》還規定,首都周邊及大氣污染較重的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和定州、辛集細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33%,邢臺、邯鄲下降30%,秦皇島、滄州、衡水下降25%以上,承德、張家口下降20%以上。為此,“71家鋼鐵企業的120臺約18000平方米燒結機”要全部實施脫硫改造,“64家約18000萬噸鋼鐵” 現有除塵設施需要實施升級改造。
行動計劃中包括了總體目標和八項規定以及40條具體措施、6條監督、監管方式,并規定定期公布各省市空氣質量排名,這為地方政府的GDP欲望注入了最有力的“鎮靜劑”。在河北省的《方案》中也不難發現,從實施細則、監督方式、評比內容和獎懲規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控體系,從上至下 “一條龍”的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再不會落入“雷聲大、雨點小”的妥協模式中。
鋼企訴苦:環保成本不能都讓我們背
“屋漏偏逢連陰雨”是鋼鐵企業對環保新政的普遍評價。“我們企業的空氣污染指數一直控制在80以內,按空氣質量分級為2級,符合國家規定,《方案》發布后,要求我們將這一指數控制在50以內,”河北敬業集團環保部焦志平對記者講到,“我們積極響應環保,但是我們也很難,甚至可以說短期內無力承擔這巨大的資金問題,我們粗略估算了一下,要完成各項指標大約需要花費十幾個億。”
眾所周知,環保達標、節能減排都需要資金做后盾,而鋼鐵企業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如今,已經進入微利時代。據統計,2012年鋼鐵企業累計銷售利潤率僅為0.04%,幾乎零利潤。企業錢緊了,環保投資動力自然不足。
據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河北省鋼鐵企業噸鋼利潤僅85元,若啟用環保設備,每生產一噸鋼材需要增加100元以上環保設施運行成本。如此算來,如果一個銷售量在10萬噸/年的中型鋼鐵企業,一年的環保成本將達到上千萬元。
在高級研究員看來,“這樣一項系統的環保工程,不應只讓企業來承擔,各項配套政策都要跟上。例如,銀行能否發放環保工程專項貸款,行業協會能否組織聯合技術研發,政府部門能否為環保項目減免部分稅費,這些都是鋼企比較關心的話題”。
大勢所趨:只生產就賺錢的日子一去不返
“環保”是鋼鐵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國內外許多成功企業的事例也在揭示著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密不可分。依靠GDP掩蓋問題的發展模式終究會被民生訴求所淘汰,高污染的衍生成本甚至要遠遠高出所創造的利潤。因此,鋼鐵企業想要持續健康發展,就要從思想上轉變觀念,積極探索環保與利潤的雙贏之路。
環保之路,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我國的鋼鐵工業一直處于“大而不強”尷尬狀態,資源依賴型特征明顯,長期存在著資源依賴程度高、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差、技術含量低、知名品牌和領軍人物缺乏等問題。 “從單純靠資源、產能獲得利潤的模式向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模式轉變,這將是鋼鐵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王大勇秘書長講到。
王秘書長談到,“《方案》出臺后,107家企業主動找到協會,連同環保部門一起對企業的安全和環保設備進行了檢查,大家都在積極尋求加強環保管理和技術創新的方法路子。”
高耗能、高盈利、高污染的時代已經遠去,面對“微利”和“環保”的雙重壓力,鋼鐵企業步履維艱。但這也給予了鋼鐵行業資源整合、加快轉型的有利時機,對于優化競爭環境、遏制不良競爭和促進企業創新有著積極的催化作用。
正如張慶偉在9月8日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中所講,“加快鋼鐵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必須堅持需求牽引、創新驅動,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經濟效益,使鋼鐵業在轉型升級中提升競爭力。”以前那個抓好生產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鋼鐵企業也必須面臨由加工工廠向現代化企業的轉變,而環保只是這個轉變過程中的課題之一。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市:泥潭中待逆襲 下一篇:螺紋鋼期貨短期震蕩 現貨等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