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地方債成攔路虎 鋼價難大漲
來源:網絡|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房地產、基建、機械、家電和汽車是鋼鐵行業下游消費的主力軍,2012年房地產、基建、機械、家電和汽車的用鋼需求量占比分別為,建筑52.8%,機械18.9%,汽車6.3%,造船2.4%。 作為鋼鐵業的主…
房地產、基建、機械、家電和汽車是鋼鐵行業下游消費的主力軍,2012年房地產、基建、機械、家電和汽車的用鋼需求量占比分別為,建筑52.8%,機械18.9%,汽車6.3%,造船2.4%。
作為鋼鐵業的主要下游,房地產行業的表現無疑代表著鋼市需求的強弱,但遺憾的是,今年的房地產行業卻難以令人滿意。特別是在下半年國家高層加大保投資、穩增長力度的前提下,房地產的表現甚至可以用:“大失所望”來形容。
據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8月份房地產投資為52120億元,同比增19.3%,增速比1-7月份降1.2個百分點;1-8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27840萬平,同比增4%,增速比1-7月份降4.4個百分點。
筆者認為,當前中國的地方債問題是導致房地產行業疲軟的主要原因。
為解決基礎設施、城市發展以及民生帶來的融資難題,地方政府一般通過建立城建公司、地方商業銀行和城投公司等來調動社會資金和銀行貸款,形成了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作中,抵押土地資產獲得貸款收入,是目前地方政府最常用的一種融資方法。
但是,隨著土地收入的減少,地方債問題日益凸顯。據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政府土地相關凈收入僅占財政總收入的20%,比2010年31.7%的峰值下降11.7個百分點。隨著土地財政大打折扣,近年來地方債的規模也在急劇極大,2004年地方債規模僅有0.4萬億,而到了2010、2012年則分別達到了11、15萬億,據渣打銀行測算,截至2013年上半年末中國地方政府債務估計在21.9萬億元,如果加上公司化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則債務總額最高或達24.4萬億元,比2010年翻了一倍還多。
巨額地方債務,尤其是今年還是地方政府集中還貸高峰,加上經濟增速降低、稅收政策調整等,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減少,其對于房地產的開發,特別是保障房的建設可謂是“有心無力”。
在房地產力有不逮的情況下,鋼鐵產量卻是有增無減。據中鋼協數據顯示2013年1-8月粗鋼產量52184萬噸,同比增7.8%,增速較2012年加快5.5個百分點。
雖然近期建材市場價格在期貨帶動下小幅拉漲,但長期來看,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將長期存在。并且中長期來看期鋼仍處下行通道,加之國家繼續穩中偏緊的貨幣政策、北方冬季淡季臨近,預計短期鋼價難有大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