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競爭加劇 鋼廠強勢侵占鋼貿商“飯碗”
來源:網絡|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幾年來,鋼鐵行業由盛轉衰,因為市場低迷,部分鋼貿商經營虧損;加上在大環境疲弱的情況下鋼鐵行業短期難以走出困境,不少鋼貿商狠心轉行,放棄經營了多年的鋼鐵生意。而在這過程當中,鋼廠…
近幾年來,鋼鐵行業由盛轉衰,因為市場低迷,部分鋼貿商經營虧損;加上在大環境疲弱的情況下鋼鐵行業短期難以走出困境,不少鋼貿商狠心轉行,放棄經營了多年的鋼鐵生意。而在這過程當中,鋼廠直供又扮演著什么角色呢?下面就將來探討一下:
在以前鋼材市場較好的年份,鋼廠一般通過代理分銷的渠道銷售鋼材,這些長期固定經銷特定鋼廠的代理商也因為有固定資源和客戶需求,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固定客戶群體。但隨著鋼鐵行業的不景氣,延續多年的上述廠商關系發生微妙變化。鋼鐵銷售疲軟,加上銀行信貸收緊,很多經銷商都在減少拿貨,而市場中間的流通環節受阻,鋼貿商的蓄水池作用進一步弱化,鋼廠只能想辦法將資源直接賣給終端。
由于鋼廠直供與傳統銷售模式比,好處多多,不僅更貼近客戶實際需要,還可以通過以銷定產的方式,有計劃的安排生產。嘗到甜頭之后的鋼廠,開始加速資源前置不斷上調直供比例。根據中鋼協2013年上半年鋼材情況統計數字顯示,在重點統計的鋼鐵企業中,直供鋼材銷售增幅最大:今年1月至6月份,直供在五項銷售渠道排序中位居第二,占比35.5%,直供的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最大,增長了11.5%,除長材、板帶材和管材外,其他鋼材的直供增幅最大,1月至6月份在銷售渠道中占比高達80%,與去年同期相比,直供占比增幅也是最大,提高了4.8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在流通領域、下游行業亦是如此,在銀行信貸控制下,流通領域蓄水池作用明顯下降;鋼廠直供使得采購商在物流、倉儲等方面的費用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因此下游行業對于供應商的選擇也有更多的考量。
從目前鋼市的狀況來看,供需矛盾非但沒有緩解,反而有加重的態勢。這主要來自于供應壓力的上升。粗鋼方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下旬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215.2萬噸,增量0.85萬噸,旬環比上漲0.42%。其中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78.8萬噸,增量0.85萬噸,旬環比上漲0.48%,再創新紀錄。粗鋼始終維持高水平生產,給市場帶來明顯的供應壓力。而鋼材社會庫存自8月下旬就出現了止降趨升的勢頭,充分體現了供強需弱的市場現狀。
在此情形之下,以鞍鋼為例:今年1~8月,鞍鋼集團與上年同期同口徑相比減虧51.93億元,公司通過與戰略客戶定期互訪,與下游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與中油天寶等9家企業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與一汽集團聯合實驗室掛牌,與中國船級社(CCS)簽定戰略協議。新開發客戶80 多家,累計直供訂貨比例達到69%,比上年提高4%,直接拓寬銷售渠道,開拓了市場。
當然,鋼廠直供也并未所向披靡,因為鋼廠銷售直供大多是自己建渠道,成本需求較大,而且還有面對下游企業不同的結算方式、物流方式以及終端對產品要求的多樣性等諸多難題,因此直供要想完全取代經銷商的地位,難度很大。
但鋼廠直供比例的不斷增加,確實讓貿易商的生存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常言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鋼廠如此青睞直供,就鋼鐵流通的市場形勢看,中小鋼貿企業被洗牌的命運或將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