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紋鋼迎來歷史性交易機會
來源: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新交所礦石掉期交易的價差結構基本上是前高后低,預計大商所礦石開出后的結構也會是前高后低(我國礦石進口依存度近70%,礦石合約設置以進口礦為主),所以新加坡的礦石價差結構就是國內礦石…
新交所礦石掉期交易的價差結構基本上是前高后低,預計大商所礦石開出后的結構也會是前高后低(我國礦石進口依存度近70%,礦石合約設置以進口礦為主),所以新加坡的礦石價差結構就是國內礦石價差結構的鏡子。而我國國內的螺紋鋼期貨的價差結構大部分是前低后高,用遠期的礦石價格計算,螺紋鋼有較大的生產利潤,這與鋼鐵行業的實際生存境況相反,也給市場提供了較大的交易機會。
中國粗鋼產能嚴重過剩,鋼廠虧多盈少,生存維艱,螺紋鋼的生產盈利狀況也愈加惡化。根據螺紋鋼的行業平均狀況計算,大多數情況下螺紋鋼的噸鋼生產利潤都是負的,尤其是近2-3年以來,螺紋鋼噸鋼利潤一旦出現200元以上,則是絕好的拋空機會。
根據即時的新加坡掉期交易的數據測算的盤面利潤統計,由于螺紋主力是1401合約和1405合約,而礦石推出的首個合約是1403合約,所以測算數據以這3個月為主。統計顯示,遠期存在較大的套利空間,也就是說即便是最后接礦石生產螺紋鋼再交割也存在較大的套利空間。
從基本面來看,1405合約也絕對虛高:其一,遠期礦石價格會下跌,鋼材生產成本只有更低;其二,5月為消費淡季,一季度過后,往往會出現年度價格低點。而1405合約出現虛高的價格可能是由于市場習慣的力量,部分交易者忽略了礦石期貨推出后對螺紋鋼價格的“錨定作用”,而對市場變化的忽略,往往會創造較大的市場交易機會。
從價差結構上可以看到,如果買入礦石并同時賣出螺紋鋼做生產套利對沖,則即便市場不發生任何變化,每個月的移倉收益為6300元(其中礦石的移倉收益為1200元,螺紋鋼移倉收益5100元。以1手鐵礦石、5手螺紋鋼計算),而保證金為3.2萬元左右,算出月度移倉收益率為19%。
根據計算,由于一手礦石期貨是100噸,而一手螺紋鋼是10噸,生產一噸螺紋鋼需要1.63噸左右礦石,基本上應該是買1手鐵礦石,拋出5手螺紋鋼。按照螺紋鋼12%保證金,礦石保證金11%來計算,套利收益率約為31%,如果降低杠桿,也能達到20%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