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公布化解產能過剩指導意見 或有利于鋼鐵企業盈利恢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主要事件:今日國務院公布化解產能過剩指導意見。主要涵蓋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同時指導其他產能過剩行業化解工作。意見主要包括:1、充分認識化解…
主要事件:今日國務院公布化解產能過剩指導意見。主要涵蓋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同時指導其他產能過剩行業化解工作。意見主要包括:1、充分認識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3、主要任務;4、分業施策;5、政策措施;6、實施保障共六方面內容;
行業盈利恢復的兩種方式:決定市場參與者盈虧變化主要是兩個方面——行業產能 利用率和具體企業在加工成本曲線中所處的相對位置。前者主要著眼于周期性需求變化,而后者主要是企業在行業中中長期成本地位。企業是無法改變行業周期的, 但可以在了解周期的基礎上優化自己的市場地位。因此企業盈利的好轉,有兩種可能性,一方面是階段性行業周期轉變下產能利用率的上升,另一方面是成本曲線中 相對位置的位移;
政策導向:1、調整產能結構,嚴格限制新產能進入,同時通過能耗環保手段壓縮 現有產能。目前國內鋼鐵節能減排管理有待完善,成熟的節能減排技術有待進一步系統優化。高爐、轉爐煤氣干法除塵普及率較低。燒結脫硫尚未普及,綠色低碳工 藝技術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近期京津冀地區環境污染壓力加大,若后期政府部門通過能耗環保指標對現有產能進行實質性裁剪,可能將對目前成本相對較低的民營 鋼企造成打擊。2、擴大國內外需求,推廣鋼結構在建設領域的應用,提高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建設領域鋼結構使用比例,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高發地區推廣輕鋼結構 集成房屋等抗震型建筑;推動建材下鄉,穩步擴大鋼材、水泥、鋁型材、 平板玻璃等市場需求。制修訂相關標準規范,提高建筑用鋼、混凝土以及玻璃等產品使用標準,帶動產品升級換代。推動節能、節材和輕量化,促進高品質鋼材、鋁 材的應用,滿足先進制造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加快培育海洋工程裝備、海上工程設施市場;投資策略:本次政策核心在于供給端調整,若得到貫徹實 施,將有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通過供給結構與需求端雙向調整,同時行業內整合后競爭壓力緩和,可以進一步提升行業產能利用率及伴隨的行業盈平。當然這一切 的前置條件必須是政策執行力度,我們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密切跟蹤。從近期一系列政策出臺的情況來看,本次可能“被環保”鋼鐵企業大部分集中在環渤海地區。如 果當地產能利用率下降,將有利于非區域內鋼鐵企業盈利恢復,同時當地產能大部分以棒線材為主,可以關注如方大特鋼、三鋼閩光等建材鋼企業。當然非當地行業整體利用率的上升,也將惠及板材類企業,如ST 鞍鋼等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螺紋鋼迎來歷史性交易機會 下一篇:鐵礦石期貨上市為鋼企添避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