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鋼鐵、港口博弈近尾聲 交通部擬放行淡水河谷大船來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圍繞巴西鐵礦石巨頭淡水河谷40萬噸超級礦船來華一事,淡水河谷與中國航運界、鋼鐵界、港口界等方面的博弈已持續多年。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沿海港口碼頭靠泊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讓…
圍繞巴西鐵礦石巨頭淡水河谷40萬噸超級礦船來華一事,淡水河谷與中國航運界、鋼鐵界、港口界等方面的博弈已持續多年。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沿海港口碼頭靠泊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讓淡水河谷籌謀已久的大船戰略看到“曙光”,也令航運界人士憂心忡忡。“《沿海港口碼頭靠泊安全管理辦法》規定的條款為淡水河谷40萬噸超級礦船進入中國掃清了法律障礙,如此一來,中國的航運業可能會遭受重擊。”某國內大型船東公司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中國是鐵礦石進口大國。在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和力拓這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巨頭中,巴西到中國的海運距離最長,海運費最高。為了降低成本,淡水河谷斥巨資建造35艘40萬噸級大船,并一直在爭取讓這些大船靠泊中國港口。
中國鋼鐵方面對淡水河谷大船的態度呈現分化,有些企業家認為,淡水河谷的大船來華能夠降低鐵礦石價格,形成更加有利的競爭局面。有些則認為,超大型礦船一旦進入中國港口,就等于礦業巨頭擁有了一個流動的鐵礦石現貨倉儲基地,迫使我國鋼鐵企業以“到岸價”的方式進行鐵礦石交易,我國鋼企將完全喪失礦價發言權,所謂降低的運輸成本也被礦業巨頭獲得。
中國航運界擔心,40萬噸級散貨船進入中國港口將直接危及中國的海運業,因為淡水河谷的大船要比20萬噸級的船舶節約成本25%到30%。中國船東協會副會長張守國表示,現在航運業十分低迷,巴西淡水河谷40萬噸級散貨船將會對中國的航運業和世界航運業帶來很大沖擊,航運市場的恢復更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