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能否為鋼市帶來一線生機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繼金九慘淡收場之后,銀十的鋼市也乏善可陳,眼看即將進入鋼材的淡季,市場期待的旺季行情遲遲難以出現。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1…
繼金九慘淡收場之后,銀十的鋼市也乏善可陳,眼看即將進入鋼材的淡季,市場期待的旺季行情遲遲難以出現。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將涉及土地改革等8個重點領域。
據透露,三中全會改革方案一個重要指導思想是,以改革釋放發展的紅利,讓市場成為增長的源泉。其總體方案將決定未來最少十年中國的發展命運,也有望為中國經濟迎來新一輪增長提供契機。三中全會的相關政策指引,對于資本市場以及國內鋼市的未來走向,也將形成重大影響,市場普遍對此充滿期待。
土地制度改革會刺激市場想象力
土地制度改革有望成為本輪改革的重頭戲,征地制度的改革不但惠及農民,也有望增加城市土地供應,帶動土地資源流轉速度。最先可能出現的城郊土地自由流轉會緩解一二線城市土地緊張的局面,盤活閑置土地無疑會增加市場對于基礎設施投資提速的預期。
產能淘汰將利好供給端
從宏觀層面來看,受益于出口改善、房地產建設活動持續復蘇以及工業部門補庫存,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8%。而9月信貸增長超出預期,則可能反映了在海外經濟存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政府支持內需的態度有所強化。不過,本屆政府改革態度明確,后期產能過剩行業尤其是鋼鐵產業的產能淘汰或將對供給端形成一定利好。
低庫存下拋盤風險不大,小幅補庫行情有可能
建筑鋼材去庫存已持續半年多。分析師認為2011年以來鋼價持續下跌,已使行業充分洗牌,資金實力不佳的貿易商已徹底退出市場,而存活下來的貿易商已非常謹慎,囤貨待漲的經營模式已經改變成快進快出。這使得中間庫存的蓄水池作用逐漸淡化,對價格的影響就是補庫拉漲的行情和恐慌拋盤的行情都難以出現。從短期看,華東、華北地區部分大貿易商和鋼企有增加庫存的意愿,雖然大的去庫存化過程延續,但不排除中間有階段性小幅補庫的可能。
綜上所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前的土地制度改革預期對于工業品價格有長期的正面刺激作用,中短期內鋼價可能由于小幅補庫需求而展開階段性反彈。雖然接下來的11月份建筑業施工將進入傳統淡季,尤其是北方地區隨著氣溫降低工地將逐步停工,鋼材消費強度將會出現減弱。不過,分析師認為今年以來預期的變化對鋼價以及需求的影響極為顯著,如果后期政策面有實質利好出臺,也不排除市場出現淡季不淡的局面。